网上看病被骗,大学生发出江湖“追杀令”

来源 :人生与伴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ch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上购物、网上订餐、网上秒杀……如今网上看病也逐渐成为时髦。许多人身体出现不舒服时,不是去医院,而是在网上搜索信息或通过网上在线的“医生”来判断病情。“有病问网络”已经成为很多人的选择。某健康门户网站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83.2%的网民有网络问诊经历,其中34.2%的网民会向一些健康网站咨询“头痛脑热等小病痛”,33.1%的网民热衷于从网上获取保健知识……福州市大学生孙天哲因为网上看病被骗,愤怒之下将医生杀害。
   难言之隐,孤僻大学生饱尝男性疾病之苦
   孙天哲今年23岁,福州市长乐人。他从小喜欢读书,从小学到初中,成绩名列前茅。
   2011年秋天,孙天哲读大四。有一天晚上,他在学校上厕所时,突然有走错门的女同学进来了。他马上就把尿夹住了,谁知尿液反流后,他得了尿路感染,又发展成了急性前列腺炎。
   当时他很害怕,也不敢跟父母说,自己偷偷地去当地医院看病,当地医生没有见过如此年轻的病例。治了半年,非但没有治好,还治成了慢性病。
   孙天哲因为有难言之隐的病痛,在学校连书也读不下去了,只好先休学回家。当农民的父母这才知道儿子得了这样的病,也觉得抬不起头来。孙天哲看到功课不如自己的同学都纷纷毕业,他觉得自己病得冤枉,也对当地医院和医生失去了信心。他的病情时好时坏,心情也极度抑郁。
   2012年11月,哥哥从美国寄回一笔钱给家里,父母为了能让孙天哲在福州大医院治好病,就在福州买了房子,又在小区附近开了一家五金店。孙天哲身体好的时候,就在店里帮工。
   大医院的治疗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2013年6月底,孙天哲前列腺炎化验结果显示正常,他高兴极了,就随意地逛街,走到东方百货购买日用品时,正巧一位女孩就站在他对面,他们对视了一会儿,她突然惊喜地喊出他的名字,他也认出她来,原来是小学同学。她叫周丽娜,现在福州市蓓蕾幼儿园当老师。
   两个年轻人一见之下有很多话,一来二去,两人之间感情渐渐深厚,并很快发生了关系。
   然而,2014年春节期间,哥哥从美国回来,孙天哲陪哥哥到处玩时,熬了两个通宵,病情竟又复发。一方面他和女朋友照常交往,一方面私下去医院治疗。到了3月份,他还是没好。又换了几家医院,但效果都不理想。他不敢告诉女友,只能刻意疏远她。女友觉得他莫名其妙,很生气,他备受感情的折磨,时常躺在床上彻夜难眠,有时安慰自己:不是没有好的医师,只是自己运气不好。
   “五一”节,女友约他出去玩,他硬着头皮答应了。6月2日晚,他又浑身酸痛,肚子痛,尿频尿急尿痛,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滴落。生怕女友发觉,他找了一个借口单独出了宾馆。
   一路上,孙天哲疼痛难忍,几乎连路都走不了。当他赶到福州市中山医院看夜晚急诊时,更觉局促不安、羞怯难当。值班医生检查他的身体时问:“你这病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怎么现在才想着看?白天为什么不看门诊?”他垂着头,眼泪无声滴落。医生给他打了一针抗生素消炎,让他第二天再来看专家门诊。当晚,孙天哲回宾馆后,便跟女朋友做了一次彻夜长谈。他告诉她,他得了一种治不好的病,然后伏在她肩上痛哭了一场。周丽娜很爱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
   虽然周丽娜不介意,也很支持他治疗,但是治疗了这么多年,这病说犯就又犯了。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孙天哲总是想以后该怎么面对女朋友,心理负担很重。他还年轻,才二十多岁,他总是想好好待女朋友,给她幸福,可是他还能吗?
   就在孙天哲纠结烦恼时,女朋友的母亲从女儿那里得知了孙天哲的病情,十分震惊,就找来许多亲戚、朋友,劝周丽娜中断恋爱。前列腺病,本来就是一种难以启齿的病,如果得不到别人的理解的话,那更是雪上加霜。2014年10月7日,抵不住家人轮番劝告的女友含泪向他提出了分手,他回答她:“你不知道,我有时候真想跳江,如果不是因为有你,我真的很想一死了之。”但女友陪他流了一会儿泪以后,最终选择了放弃。
   幸福的爱情转眼之间就变为泡影,让孙天哲痛苦不堪。他的病也越发严重。
   此时,福州市里所有的大小医院,医院门口的私人诊所,他都看过。病急乱投医,孙天哲吃了无数偏方,打针吃药都难以见效。掐指算来,前列腺炎前后花了10多万元,一直没治好。他不知如何是好。更重要的是,每次去医院他都觉得难以启齿。
   “病急乱投医”,网上就医遭遇骗子
   一天,孙天哲在网上看见一则新闻,网上看病不用排队挂号,只需要输入自己的症状,就有医生或者网友在线回答,省时省力又省钱。福州一家医院实施微博问诊,通过微博平台与医生进行点对点的直接交流。这种新的诊断模式让医生和患者不用面对面,这样一来既避免了患者在问诊过程中碰见熟人的尴尬,又避免了诊断医生因为工作失误而将患者信息泄露出去,大大提高了患者隐私的保密度。
   在该医院网站窗口分别有泌尿结石、前列腺科等四五个专家咨询的对话窗口。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孙天哲尝试着点击了其中一个所谓专家在线问诊的对话框。“您好:这里是我们医院泌尿外科、男科、生殖健康网络咨询、预约挂号平台,有什么问题,请讲!”在对话框的显要位置则打出了“权威专家一对一在线病情分析”的字样。
   孙天哲把自己的身体症状通过对话框描述给一个叫曹真的教授听,医院的网站显示曹真系华西医科大学毕业,泌尿科教授。在国内外发表百余篇论文,并获得中华名医荣誉等。
   听了孙天哲的描述,曹教授说像他这种病绝不能再耽误治疗,极力建议他去他们医院就诊,并称“老专家坐诊,无需挂号”。如果不方便去医院,可以直接买他们医院推荐的中药,不用手术住院只需吃药,保证3个疗程彻底治愈。“如果现在预约,可以免去你的挂号费。”
   通过网上预约,第二天满怀希望的孙天哲来到医院,接待他的正是曹真,经过对孙天哲的诊断,曹教授为他精心设计了特殊的治疗方案。不到一个月,孙天哲的白细胞成功降下去了,他觉得身体在慢慢恢复。虽然不知道痊愈是何时何日,但他庆幸自己网上找到名医,将要苦尽甘来了。    然而到了10月底,病却又开始反复。他询问原因,曹医生回答他是炎症导致的神经反应。但孙天哲却认为,这不足以解释他身上七八样前列腺炎的典型症状。这时,他对曹教授有点失去信心了。
   11月6日下午,孙天哲又从爱民医院带回了5包中药。第二天,母亲帮他熬药时,和儿子开了一句玩笑:“治不好病,还把家里的钱用光了。”孙天哲情绪极其狂躁地顶撞了母亲。
   又过了将近一个月,孙天哲的化验结果变得正常,但症状还是时有时无,不见好转。只要着凉了,病情就特厉害。
   孙天哲对药方开始起了怀疑,他将自己的怀疑告诉了哥哥。哥哥安慰他,美国就是前列腺炎大国,这病和饮食、情绪有关,治疗非常不易,要长期治疗。西医没什么好的办法,中医的保养和治疗同时进行效果应该是最好的,要他相信医生。孙天哲心灰意冷地回家,心想曹医生帮他治了一段时间,却没治好,而且他身子却越来越瘦,一点力气都没有了。他开始痛恨曹教授,天天跟母亲说要找他的麻烦。
   12月1日下午,孙天哲来到那家医院找曹教授看完病后,又去找院方申诉,自己看了这么长时间的病。光是各种检查和药费就花了8000多元,病不但没减轻,反而越来越严重。他要求院方退还全部费用,然而网上看病没有留存就诊证据,院方不同意退款,网上看病被骗,哭都找不到地儿!孙天哲走出爱民医院时,心里满是绝望和愤怨。
   连续几天,孙天哲的心情极其灰暗,下腹部很不爽,尿道也不舒服。多年以来对医生的积怨,排山倒海而来,他怀疑连最权威的曹教授也欺骗了他,萌生了杀死曹教授的念头。
   2015年1月11日傍晚,孙天哲经过体育中心夜市时,看到有人在卖长刀,就买了一把。当晚12点,他伏在床上给父母、昔日的女友写遗书,一边写,一边发泄怒气,他的笔力透过纸,纸一张张划破了,墨水溅得满手都是,只好随写随撕,最终全部扔进了废纸篓。
   网上看病不靠谱,“名医”惨遭患者杀害
   1月12日下午,是曹教授的坐诊时间。孙天哲像往常一样,告诉母亲他要去看曹教授的门诊,与往日不同的是,吃过午饭,他就提早出门了,将长刀藏在了身后,一直等候在医院二楼曹教授的门诊室外。一位比他迟来的病号,认识他这个老病号,就笑了笑,孙天哲还把拿到的第一个看病号转让给他,自己拿了第二号。
   下午3时许,曹教授刚走进门诊室,孙天哲就冲进门去,掏出那把40多厘米的长刀,二话不说直接将刀捅向曹教授的胸腔,他专挑心脏和肝脏的部位捅去。正值盛年的曹教授全身中了14刀,胸腔的皮肉被锋利的长刀割开,肺和肝裸露在外面。
   惨祸发生时,在场的人都吓傻了。而曹真惊惧地看着他,来不及说话,他用手捂住胸部跑到楼下,孙天哲拿着滴血的长刀在后面追,随后曹真拦住了一辆驶往医院门口的的士。
   一些就医者和路人、保安想上前阻拦,孙天哲大叫,“我只砍他,谁也不要拦我。”丧心病狂的孙天哲没有停下来,曹真刚打开的士副驾驶座的门坐进车内,随后追来的孙天哲竟然拉住车门,再次将刀刺向曹教授,又补上致命的最后一刀。
   司机缓过神来后,立即加大油门,方才摆脱孙天哲。派出所民警闻讯紧急赶到现场,将孙天哲包围住。他仍然和民警对峙,后经几名民警轮流劝说,他才扔了长刀,任民警戴上手铐,上了警车。
   的士载着曹真直接到了福州市第一附属医院。下午3时20分,曹真因肝脏等要害部位中刀,大量出血,经抢救无效身亡。
   经调查,今年48岁的曹真家住四川达州,父母都是普通农民。跟做中医的父亲学了几年,这些年因为没有医师执业资格,他辗转福州、成都等一些黑诊所行医。
   2014年他发现如今很多人习惯网上看病,现在一些民营医院办的健康网站,很多网站开展网络问诊和咨询的形式都是通过多名“专家”在线QQ或者对话框的形式,一对一问答。许多“专家”只是经过简单培训就上岗。在患者咨询时故意夸大病情,目的就是诱导患者到指定的医院看病、买药。
   于是,他和福州这家民营医院和该医院老板达成协议,假冒专家,在自己的门户网站上刊登本院的综合实力、擅长专业、专家出诊时间等资料信息,实施远程会诊回答病人的各种疑问;每接一个病人拿一定提成。在宣传方面比较夸张,来吸引患者。
   每次他都会要求咨询的患者将病症和近期身体情况作一个简要说明,而在之后的回复中,他又一般很少有确定的答案。这些人往往都会选择“有可能”、“建议”等字眼,然后有些咨询中,他就会建议患者服用某种特效药物或者到他们医院做一些进一步检查确诊。专家咨询变成“拉客户”、“搞促销”的网上医托。
   命案发生后,当地的卫生部门立即依法责令医院暂停营业,并对该医院在网上通过虚假宣传做出相应处罚。目前此案还在进一步审理之中。
   本刊观点: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上看病的人越来越多,点开窗口,就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权威、专家、教授,慈祥地对着你微笑。和现实医院里挂专家号时人山人海的情况不同,网上的这些专家态度和蔼可亲,不但耐心,而且一点架子都没有。这样便捷高效的服务方式,自然吸引了无数人。可是,悲剧也就此发生。因为,你根本不知道,坐在网络对面的那个所谓专家,是不是隔壁诊所无照经营的小郎中。就是因为这样,本文中的孙天哲才萌生了杀意,在网络医生那儿花费巨额资金而病情依然得不到控制时,他彻底失控了。而本想只是骗点钱的医生曹真,也因此丧命。那么,在网络时代,如何才能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呢?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双慧眼。如果一定要在网上看病,最好找那些比较知名的医院的网络医生。你可以足不出户便可以点开网络寻找专家,可以向他咨询,也可以打电话,但是,应该会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他说的是否对症?他的治疗方案是否可行?不要相信一面之词,是否可以多咨询几个人而不是被一个医生的话所左右?如果对方真的取得你的信任,是否要对该专家所在的医院的资质进行核查?即使这一切都没有问题,也要多问多想多观察。否则,在网上被骗,连哭都没地哭去。总之,别被网上的这些专家晃花了眼,这个案子,应该会让我们都心生警觉。
  编辑 / 杨世莹
  (E-mail?押shiying10@sina.com)
其他文献
目的针对存在问题,探究"慕课"(MOOC)学习者参与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问卷调查广东省全日制362名高校MOOC学习者参与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只有11.88%的学生完成取得证书的
家有“熊孩子”   2012年,陈周全的一家终于搬到了丽江假日居住。在南昌市,这算得上是高档小区了。多年的打拼终于有了一个不错的落脚处,陈周全和妻子姜美莹感觉未来充满了希望。   1979年,陈周全生于江西省广昌县的一个农村家庭。自小的贫弱之家,给了他向上的动力。1999年,陈周全考取了南昌某职业技术学院,毕业之后,在一家汽配公司做业务员。两年后,他有了自己的汽配店。与此同时,他在一次同学聚会
亲了继子伤了亲儿,逃离那个偏心父亲  郑玉祥是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冯塘镇人。1990年9月,28岁的郑玉祥带着6岁的儿子和与他同岁、带着两个儿子的许存梅再婚组成了新家庭。许存梅的长子赵南比郑晓晖大4个月,次子赵东比郑晓晖小3岁,郑玉祥一再嘱咐自己的儿子郑晓晖:“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你们哥仨就是亲兄弟。你要尊重哥哥,爱护弟弟。”郑晓晖望着陌生的继母和兄弟,怯怯地点头……  几个月前,郑晓晖刚刚被亲生母
(1)  前段时间,我陪表姐去医院看病。  表姐说,她有朋友在医院工作。我们找到她的朋友,朋友一脸的冷漠,看病过程丝毫没有关照,只有片子拍出来的时候,朋友才淡淡地说,回家等消息吧。  我和表姐灰溜溜地走出医院。  下次别和我说,你在医院有好朋友,什么鸟呀,连个笑脸都没有。我气哼哼地说。  她有职业病,笑不出来了。表姐解释。  职业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并没有看出你们是好朋友呀。  好朋友应该是什么样
利用重点学科的科研优势,以课题为中心,采取导师组"四阶段一贯制"培养,通过选择导师、拟定科研训练计划、指导理论课程学习、参加课题研究、实验操作能力训练、课题设计能力训
现如今,中老年人正逐渐成为微信的活跃用户。据2016年微信官方后台的统计,中老年人每日发送微信消息次数达44次。与此同时,他们也正在成为微信朋友圈谣言的转发大户。调查显示,每个月转发五条以上谣言的用户,80%都是超过50岁的中老年人。在过去的半年里,中老年人朋友圈被这些内容充斥着诸如“转基因有毒”、“食物相生相克”、“日本核辐射海鲜致癌”之类的消息。这些谣言虽经多次被辟谣,但一些中老年人仍旧是它们
药物基因组学是“精准医学”的基石,基于临床实际和高校自身改革的需求,有必要开设药物基因组学这门课程。作为一门前沿性知识内容较强的课程,药物基因组学教学中存在无合适统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