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应该面向现代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满足社会建设各方面的实际需要。现阶段,我国本科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正在深入发展过程中,所以应该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基本目标和类型进行明确定位。本文从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类型和目标定位入手,对英语教学改革进行了具体的定位研究,希望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化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应用型 本科大学 英语教学 定位研究
应用型本科大学一般以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强,能够切实与社会行业接轨的应用型人才为教学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缺乏之间的主要矛盾有所缓解。然而近几年,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往也愈加频繁,对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以英语听说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国际英语交际能力需求日益增加。所以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教育应该以服务于本专业的发展和职业取向为现代化改革的原动力,保证教学改革创新工作与时代需求相适应,对教学改革进行科学设计,准确定位,解决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英语教学难题,逐步提升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社会应用能力。
一、类型定位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教育隶属于高等职业教育范畴,其作为衔接高职与专业硕士教育的重要桥梁,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核心构成元素之一,相较于高职专科、普通本科以及专业硕士,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应用型大学英语本科教学改革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定位于培养能够满足社会建设、生产、管理与服务需要的实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更是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相适应为目标,以强化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为主导,在重点关注学生基本知识接受理解状况的同时,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充分贯彻应用性,并将“应用”作为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力求通过英语教育逐步提升学生的英语专业应用能力。因此,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定位应该具备独特的定位类型,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以及知识应用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并最终以服务其职业作为教育改革目标,是推进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发展的关键推手。
二、目标定位
1.目标的历史演变。大学本科大学英语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的改革发展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初始阶段,教育部在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使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一定的听力以及语言翻译能力,具备相对较强的英语阅读理解、写作和基本交流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将英语专业作为一项交流工具来获取本专业知识学习中所需要的各项信息资源,为英语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份教学大纲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英语人才需求相适应,虽当时我国的对外交流和对外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而教育部在上世纪末期所颁布的教学大纲则指出,本科阶段的英语教学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打下坚实,培养学生的专业文化素养,让学生在教学中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使本科大学所培养的英语专业人才能够与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相适应。这份教学大纲的是在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与国际经济交流进一步加大,传统的英语人才培养已经无法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的背景下产生的,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相应的服务。2004年,教育部以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为依据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改革,批准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代替原有的教学大纲,确立了与当前经济社会英语人才需求相符合的教学目标。明确指出应该在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以及听说能力,为其在未来社会发展中能够运用英语进行有效交际创造条件,同时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满足我国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与国际经济交流的需要。
2.教育目标问题。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虽然已经在教学模式、语言环境、听说能力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导致一部分学生对高校英语课程教学存在质疑与不满。一部分学生认为在经过大学英语学习后,英语水平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提升,甚至在升到高年级后英语水平出现了退步现象,英语水平偏低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所以现阶段,教育机构应该对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进行科学合理的设定,既要注意教学目标应该与其他高校产生区别,打造出自身特色,也应该在改革实践中体现出本校的教学服务定位,努力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
总之,应用型本科大学的英语教学改革在未来发展中不应局限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文化素养,而是应该将教学重点放置在提升学生的英语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并将学生的口语表达好听力理解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学习中增加自身知识储备,为专业技能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今后的社会工作与生活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李凤荣.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29):51-52.
[2]孙莉.ESP理论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0(9):132-133.
[3]柳谦.刍议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J].企业导报,2011(13):246-246.
【关键词】应用型 本科大学 英语教学 定位研究
应用型本科大学一般以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强,能够切实与社会行业接轨的应用型人才为教学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缺乏之间的主要矛盾有所缓解。然而近几年,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往也愈加频繁,对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以英语听说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国际英语交际能力需求日益增加。所以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教育应该以服务于本专业的发展和职业取向为现代化改革的原动力,保证教学改革创新工作与时代需求相适应,对教学改革进行科学设计,准确定位,解决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英语教学难题,逐步提升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社会应用能力。
一、类型定位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教育隶属于高等职业教育范畴,其作为衔接高职与专业硕士教育的重要桥梁,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核心构成元素之一,相较于高职专科、普通本科以及专业硕士,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应用型大学英语本科教学改革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定位于培养能够满足社会建设、生产、管理与服务需要的实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更是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相适应为目标,以强化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为主导,在重点关注学生基本知识接受理解状况的同时,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充分贯彻应用性,并将“应用”作为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力求通过英语教育逐步提升学生的英语专业应用能力。因此,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定位应该具备独特的定位类型,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以及知识应用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并最终以服务其职业作为教育改革目标,是推进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发展的关键推手。
二、目标定位
1.目标的历史演变。大学本科大学英语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的改革发展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初始阶段,教育部在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使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一定的听力以及语言翻译能力,具备相对较强的英语阅读理解、写作和基本交流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将英语专业作为一项交流工具来获取本专业知识学习中所需要的各项信息资源,为英语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份教学大纲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英语人才需求相适应,虽当时我国的对外交流和对外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而教育部在上世纪末期所颁布的教学大纲则指出,本科阶段的英语教学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打下坚实,培养学生的专业文化素养,让学生在教学中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使本科大学所培养的英语专业人才能够与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相适应。这份教学大纲的是在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与国际经济交流进一步加大,传统的英语人才培养已经无法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的背景下产生的,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相应的服务。2004年,教育部以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为依据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改革,批准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代替原有的教学大纲,确立了与当前经济社会英语人才需求相符合的教学目标。明确指出应该在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以及听说能力,为其在未来社会发展中能够运用英语进行有效交际创造条件,同时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满足我国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与国际经济交流的需要。
2.教育目标问题。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虽然已经在教学模式、语言环境、听说能力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导致一部分学生对高校英语课程教学存在质疑与不满。一部分学生认为在经过大学英语学习后,英语水平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提升,甚至在升到高年级后英语水平出现了退步现象,英语水平偏低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所以现阶段,教育机构应该对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进行科学合理的设定,既要注意教学目标应该与其他高校产生区别,打造出自身特色,也应该在改革实践中体现出本校的教学服务定位,努力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
总之,应用型本科大学的英语教学改革在未来发展中不应局限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文化素养,而是应该将教学重点放置在提升学生的英语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并将学生的口语表达好听力理解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学习中增加自身知识储备,为专业技能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今后的社会工作与生活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李凤荣.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29):51-52.
[2]孙莉.ESP理论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0(9):132-133.
[3]柳谦.刍议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J].企业导报,2011(13):246-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