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启动“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工作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jie_850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教育部在河北省廊坊市召开“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工作启動会,全面启动实验区工作。
  会议要求,要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对于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作用。要深入研究教育信息化在促进教学方式变革、开展因材施教、提高教育教学和管理效率、助力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坚持不懈把大力加强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作为一项战略工程来实施,着力构建定位清晰、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线上教育平台体系,覆盖各类专题教育和各教材版本的学科课程资源体系,涵盖建设运维、资源开发、教学应用、推进实施等方面的政策保障制度体系。
  会议强调,各实验区要坚定不移贯彻教育改革理念,注重以服务教学改革为中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重点,以激活教师创新意识和创造潜力为抓手,着力解决教与学新模式深化发展的“短板”,并将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资源有效应用作为重要的实验内容。要防止信息化建设与教学改革“两张皮”,保证信息化应用目标与教学改革目标的一致性,保证日常教学与实验工作的一致性。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工作指导和过程评估。要建立实验区名单动态调整机制,通过实验区网站展示各实验区工作动态、优秀案例和实验成果,特别优秀的成果,将纳入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供全国学习使用。(摘编自教育部网站2020-11-28)
其他文献
为保证中小学生享有充足睡眠时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明确,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中学一般不早于8:00。  《通知》强调,防止学业过重挤占学生睡眠时间。一方面,中小学校要加强作
【摘 要】数据分析观念是一种包括调查研究、策略选择、数据表征、归纳推理等过程的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而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需要在合适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感悟发展而来。本设计在学习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根据真实情境,提出研究性问题,创新性地应用研究性学习开展以“选择合适的统计图”为例的统计教学研究,让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得到综合发展。  【关键词】数据分析观念;统计图;研究性学习;学习科学  【中图分类号】G43
【摘 要】本文主要对基于未来教室的创新课程开发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学科类课程、拓展类课程、教师提升类课程的开发进行实践与思考,以期通过未来教室的创新课程,提高未来教室的使用率和使用效果。  【关键词】泛在学习;未来教室;创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9)02、03-0101-03  为什么要建设“未来教室”  按照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前身为北京市地下铁道总公司,1991年4月正式建立地铁总公司档案室,保管着文书科技会计等多种门类的档案25921卷,以及照片声像实物等不同载体有关资料6376件,时间跨度为1965年~2005年,案卷排架长度726米,全面反映了北京地铁的建设与发展概况,其中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彭真等中央领导同志为新中国第一条地铁奠基的部分史料及历史照片更为弥足珍贵,对研究我国地铁建设发展史
【摘 要】中国教师研修网联合项目学校承担了“国市培计划(2020)”——重庆市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整校培训项目。围绕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学业评价四个维度开发30个微能力课程,本文从实训前、实训中、实训后,阐述开展重庆市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示范校整校推进项目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中国教师研修网;国培计划;展、说、评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
“双师服务”通过搭建中学教师开放型在线辅导管理服务平台,以“互联网 ”和大数据创新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方式,为学生提供精准化、个性化、多样化的在线教育服务供给,是农村学生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的好途径。北京市通州区宋庄中学的学生就是广大受益农村学生中的一部分,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参与“双师服务”项目的点点滴滴。  宋庄中学是一所农村学校,学校师资相对薄弱,资源相对匮乏。学生一半来源于周围附近的几个村子的农民家
前苏联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语言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可见数学学习也离不开阅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以及社会数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数学阅读是掌握数学语言的前提,是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的基础,是正确解题的重要途径。有效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判断、分析和推理能力。《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数学阅读能
《生活与算法》是初中阶段算法与程序设计学习的第一课,主要涉及三方面内容:一是了解算法、自然语言描述、数学模型等与“算法与程序”相关的概念;二是理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三是知道计算机语言的发展历程。在教学时,教师应从通俗易懂的生活实例出发,让学生从生活中感知算法,将算法从实际事例中抽象出来,最终引申到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如何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并能正确理解运用呢?算法概念的理解
日前,“教育战疫,停课不停学”国际研讨会通过在线方式召开,《弹性教学手册:中国“停课不停学”的经验》在会上发布。该手册基于中国实践与经验,围绕通信平台、学习工具、数字资源、教学组织、学习方式、支持服务及政企校协同等七个核心要素,阐述了“弹性教学”概念以及疫情期间中国教育面临的困境、积累的经验,并给出了建议,以帮助各国教育人员开展类似的研究和实践。  根据中国在“停课不停学”期间保持不间断学习的做法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中引入“计算思维”,旨在强调学科思维的养成,提出把项目整合于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以学科思维方式思考、用知识和技能分析,在解决问题中完成知识建构。本案例内容是新教材中第三章第三节“数据与系统”模块,数据库操作是这节课的重点,与数据库相关的编程在IT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Web端、PC端、移动端开发都会用到,因此学生要打好基础,为以后的高级编程做准备。课程标准相关要求: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