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速度的加快,给学前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加强学前教育研究、细化研究内容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其作用与影响,为幼儿教育效果的增强、认知能力的提高等提供专业支持,并使学前教育处于良好的应用及发展状态,满足幼儿科学培养的要求,更好地应对新时期的教育形势变化。基于此,本文将对学前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系统阐述,以便为相关的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信息。
关键词:学前教育;个性发展;幼儿教育;教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0-017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0.086
结合学前教育的发展状况及幼儿培养要求,深入探讨其作用,积极开展这类教育影响方面的分析工作,有利于提高对学前教育的正确认识,确保幼儿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状况良好。因此,教师在对学前教育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时,需要从不同的方面入手,给予其作用与影响更多的思考,促使学前教育工作的内涵更加丰富,逐渐实现与之相关的培养目标。
一、学前教育概述
所谓的学前教育,是指对0~6岁的儿童所进行的相关教育活动,以达到科学培养的目的,可与初等教育形成良好的衔接。对于学前教育,根据幼儿年龄的大小可分为:早期教育(0~3岁)和幼儿教育(3~6岁)。教师需要结合幼儿年龄的不同,实施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教育培养计划,从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专业支持。实践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学前教育的深入思考,有利于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效果,全面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为不同年龄的幼儿在未来实践中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1]。
二、学前教育的作用分析
(一)塑造好幼儿的优良品质
幼儿的模仿能力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师要在学前教育过程中,为他们优良品质的塑造提供科学保障。首先,教师要在学前教育的引导下,对幼儿的情感、态度等产生较为全面的认知,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养活动,促使幼儿在未来发展中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从而满足幼儿优良品质塑造方面的实际要求,为他们的更好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其次,教师要充分发挥学前教育的作用,结合幼儿的个性特点及教育形势变化等,从游戏式活动的积极开展、教育培养计划的高效实施等方面入手,逐渐塑造好幼儿的优良品质,进而为家庭及社会的和谐提供必要的支持,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要求,丰富与之相关的教育工作开展中的实践经验[2]。
(二)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
在了解幼儿自身情况及学前教育功能特性的前提条件下,为了更好地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细化具体的培养工作内容,教师需要注重学前教育的作用发挥。首先,教育人员应在实践中结合幼儿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实施好学前教育计划,实现对幼儿个性的科学培养,为他们的个性发展带来更多的促进作用,使幼儿在未来成长中能够形成良好的性格,更好地体现出学前教育活动开展的必要性;其次,幼儿教师在实践中需要保持高度的责任感,给予幼儿个性发展足够的重视,结合他们的性格差异、家庭状况等,积极开展切实有效的教育培养工作,从而达到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的目的,让他们能够处于健康成长状态,从而充分发挥学前教育的实际作用[3]。比如,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对幼儿性格差异的分析及考虑,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游戏式教学的实际作用,引导幼儿积极地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中,促使他们收获更多的快乐,为幼儿个性发展中带来更多的促进作用,实现对学前教育的科学应用,确保其在幼儿教育培养中的作用效果良好[4]。
(三)加快教育事业发展速度
学前教育在幼儿认知能力提高、行为引导及习惯养成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为了不断加快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幼儿教师需要提高对学前教育的关注度。由于幼儿的认知能力不足,心智发育不成熟,因此教师在学前教育过程中,需要从科学制定培养计划、细化教学内容等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幼儿在未来发展中的综合能力,保障与之相关的教育工作的落实情况良好,为教育事业发展速度的加快带来更多的促进作用,从而健全我国的教育培养工作体系。学前教育在幼儿科学培养过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质量的逐渐提高,能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注入更多活力,达到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目的,从而让幼儿在未来成长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多的支持,进而全面提升学前教育事业的长效发展水平。
三、学前教育的影响研究
(一)可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的教育工作水平能否提升,依赖于学前教育。因此,为了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教师需要关注学前教育所产生的影响。幼儿阶段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又是发展最快的时期,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的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学前教育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能夠使家长及幼儿教师通过对各种方法、实物等要素的整合利用,有系统、有计划地对幼儿的大脑进行针对性训练,使其保持良好的发育状况,从而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幼儿教师及家长共同作用下的家园共同培育作用的充分发挥,能够让幼儿在学前教育中学会关心他人、乐于分享等,促使他们在未来的实践中处于全面发展状态,逐渐提升幼儿的思想认知水平[5]。比如,幼儿教师在学前教育活动开展中,要与幼儿家长做好必要的沟通交流工作,开展好切实有效的教育培养活动,并从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思维意识的强化及主观能动性的提高等方面入手,增强学前教育培养活动的开展效果,让幼儿能够感受到更多乐趣,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专业支持,实现幼儿的科学培养工作目标。
(二)拓宽幼儿园长效发展思路 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培养的重要基地,在促进幼儿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较大的作用。实践中若能给予学前教育更多的重视,则有利于拓宽幼儿园的长效发展思路。学前教育实际作用的发挥,能够让幼儿通过自然经验、游戏及简单的社会交往等自发、自主地进行学习,必要时在幼儿教师的专业指导下,能够高效完成各类教学培养活动,从而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逐渐拓宽幼儿园的长效发展思路,实现对幼儿各方面能力的科学培养,更好地发挥出幼儿园的教育作用,丰富学前教育在未来发展中的培养工作内容。由于幼儿存在性格方面的差异,幼儿园及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在学前教育过程中因材施教,从而为幼儿日后更好地融入小学学习环境打下基础,并为幼儿园长效发展思路的拓宽等提供参考依据,让其能够朝着正规化、科学化及规范化的方向更好发展。比如,幼儿园方面积极开展学前教育活动,在综合素质良好的幼儿教师支持下,能够促进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让他们更好地接受启蒙教育,在实现幼儿园建设目标的同时,拓宽自身的长效发展思路,有效应对当前的教育形势变化,并达到学前教育利用价值最大化的目的。
(三)其他方面的影响
基于学前教育的研究,教育人员首先要重视学前教育,更好地发挥出家园共育的作用,让幼儿家长与幼儿园进行高效沟通及交流,对幼儿的健康成长给予科学保障。学前教育的作用发挥,实现了学前社会教育及家庭教育的有效结合,并在不同教育机构、教师及其他从业人员的共同支持下,为我国教育体系的健全及幼儿培养目标的实现等提供了科学保障。因此,需要给予学前教育必要的关注,确保幼儿教育培养计划得以顺利实施并取得良好效果,从而逐渐加快幼儿园发展速度。
四、提升学前教育水平的相关策略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结合当前学前教育状况及幼儿的培养要求等,幼儿园在提升幼儿教师的教育水平的过程中,需要从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科学配置综合素质良好的幼儿教师等方面入手予以应对,进而使学前教育能够得到所需的专业支持,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带来更多保障。同时,当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效果增强后,学校可以为学前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专业支持,引导幼儿更好地参与各类教学实践活动,促使学前教育水平在未来实践中能够保持在更高的层面上,保持幼儿良好的教育培养状况,逐渐拓宽与之相关的培养工作思路。
(二)尊重个体差异
幼儿的认知水平有待提升,性格方面存在差异,需要幼儿园及幼儿教师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制定并实施好可执行性强的学前教育培养计划,让幼儿在良好的教育模式影响下健康成长,实现对他们各方面潜能的有效激发,从而为学前教育水平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幼儿园及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使学前教育工作思路更加清晰,并在实践过程中取得更多的成效,全面提高幼儿在未来学习及生活中的自信心,给予学前教育更多支持。
(三)重视教育效果的科学评估
在学前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更加重视其教育效果的科学评估,积极开展具体的评估工作,及时处理学前教育中的细节问题,使得其应用中的作用效果更加明显,逐渐提升学前教育水平,为幼儿认知状况的改善及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专业支持。同时,通过对学前教育效果评估的深入思考,教师可以获取参考利用价值大的评估成果并进行整合,从而促使幼儿教育的培养目标更加清晰,保持相应的工作计划得以良好实施,满足学前教育水平提升方面的要求,并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多保障。
五、结语
综上所述,综合考虑学前教育的作用与影响,有利于提高学前教育工作的效率及质量,满足其长效发展的要求,保障幼儿良好的培养状况。因此,未来在提升学前教育工作水平、优化其工作方式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加强对学前教育的作用及影响的重视程度,使具体教育工作的开展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为学前教育的更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姚颖钰.探究学前教育的创新方法[J].天天愛科学(教育前沿),2020(11):23.
[2]程晨,虞永平.我国学前教育质量研究的进展与趋向[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0(5):127.
[3]黄海兰.浅析主题绘本阅读活动对学前教育幼儿的影响作用[J].启迪与智慧(下),2020(5):40.
[4]陈超楠.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J].教师博览(科研版),2020(4):74.
[5]龙冬霞.浅谈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学前教师的地位与职责[J].当代家庭教育,2020(9):33.
关键词:学前教育;个性发展;幼儿教育;教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0-017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0.086
结合学前教育的发展状况及幼儿培养要求,深入探讨其作用,积极开展这类教育影响方面的分析工作,有利于提高对学前教育的正确认识,确保幼儿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状况良好。因此,教师在对学前教育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时,需要从不同的方面入手,给予其作用与影响更多的思考,促使学前教育工作的内涵更加丰富,逐渐实现与之相关的培养目标。
一、学前教育概述
所谓的学前教育,是指对0~6岁的儿童所进行的相关教育活动,以达到科学培养的目的,可与初等教育形成良好的衔接。对于学前教育,根据幼儿年龄的大小可分为:早期教育(0~3岁)和幼儿教育(3~6岁)。教师需要结合幼儿年龄的不同,实施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教育培养计划,从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专业支持。实践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学前教育的深入思考,有利于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效果,全面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为不同年龄的幼儿在未来实践中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1]。
二、学前教育的作用分析
(一)塑造好幼儿的优良品质
幼儿的模仿能力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师要在学前教育过程中,为他们优良品质的塑造提供科学保障。首先,教师要在学前教育的引导下,对幼儿的情感、态度等产生较为全面的认知,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养活动,促使幼儿在未来发展中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从而满足幼儿优良品质塑造方面的实际要求,为他们的更好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其次,教师要充分发挥学前教育的作用,结合幼儿的个性特点及教育形势变化等,从游戏式活动的积极开展、教育培养计划的高效实施等方面入手,逐渐塑造好幼儿的优良品质,进而为家庭及社会的和谐提供必要的支持,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要求,丰富与之相关的教育工作开展中的实践经验[2]。
(二)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
在了解幼儿自身情况及学前教育功能特性的前提条件下,为了更好地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细化具体的培养工作内容,教师需要注重学前教育的作用发挥。首先,教育人员应在实践中结合幼儿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实施好学前教育计划,实现对幼儿个性的科学培养,为他们的个性发展带来更多的促进作用,使幼儿在未来成长中能够形成良好的性格,更好地体现出学前教育活动开展的必要性;其次,幼儿教师在实践中需要保持高度的责任感,给予幼儿个性发展足够的重视,结合他们的性格差异、家庭状况等,积极开展切实有效的教育培养工作,从而达到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的目的,让他们能够处于健康成长状态,从而充分发挥学前教育的实际作用[3]。比如,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对幼儿性格差异的分析及考虑,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游戏式教学的实际作用,引导幼儿积极地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中,促使他们收获更多的快乐,为幼儿个性发展中带来更多的促进作用,实现对学前教育的科学应用,确保其在幼儿教育培养中的作用效果良好[4]。
(三)加快教育事业发展速度
学前教育在幼儿认知能力提高、行为引导及习惯养成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为了不断加快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幼儿教师需要提高对学前教育的关注度。由于幼儿的认知能力不足,心智发育不成熟,因此教师在学前教育过程中,需要从科学制定培养计划、细化教学内容等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幼儿在未来发展中的综合能力,保障与之相关的教育工作的落实情况良好,为教育事业发展速度的加快带来更多的促进作用,从而健全我国的教育培养工作体系。学前教育在幼儿科学培养过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质量的逐渐提高,能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注入更多活力,达到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目的,从而让幼儿在未来成长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多的支持,进而全面提升学前教育事业的长效发展水平。
三、学前教育的影响研究
(一)可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的教育工作水平能否提升,依赖于学前教育。因此,为了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教师需要关注学前教育所产生的影响。幼儿阶段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又是发展最快的时期,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的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学前教育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能夠使家长及幼儿教师通过对各种方法、实物等要素的整合利用,有系统、有计划地对幼儿的大脑进行针对性训练,使其保持良好的发育状况,从而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幼儿教师及家长共同作用下的家园共同培育作用的充分发挥,能够让幼儿在学前教育中学会关心他人、乐于分享等,促使他们在未来的实践中处于全面发展状态,逐渐提升幼儿的思想认知水平[5]。比如,幼儿教师在学前教育活动开展中,要与幼儿家长做好必要的沟通交流工作,开展好切实有效的教育培养活动,并从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思维意识的强化及主观能动性的提高等方面入手,增强学前教育培养活动的开展效果,让幼儿能够感受到更多乐趣,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专业支持,实现幼儿的科学培养工作目标。
(二)拓宽幼儿园长效发展思路 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培养的重要基地,在促进幼儿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较大的作用。实践中若能给予学前教育更多的重视,则有利于拓宽幼儿园的长效发展思路。学前教育实际作用的发挥,能够让幼儿通过自然经验、游戏及简单的社会交往等自发、自主地进行学习,必要时在幼儿教师的专业指导下,能够高效完成各类教学培养活动,从而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逐渐拓宽幼儿园的长效发展思路,实现对幼儿各方面能力的科学培养,更好地发挥出幼儿园的教育作用,丰富学前教育在未来发展中的培养工作内容。由于幼儿存在性格方面的差异,幼儿园及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在学前教育过程中因材施教,从而为幼儿日后更好地融入小学学习环境打下基础,并为幼儿园长效发展思路的拓宽等提供参考依据,让其能够朝着正规化、科学化及规范化的方向更好发展。比如,幼儿园方面积极开展学前教育活动,在综合素质良好的幼儿教师支持下,能够促进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让他们更好地接受启蒙教育,在实现幼儿园建设目标的同时,拓宽自身的长效发展思路,有效应对当前的教育形势变化,并达到学前教育利用价值最大化的目的。
(三)其他方面的影响
基于学前教育的研究,教育人员首先要重视学前教育,更好地发挥出家园共育的作用,让幼儿家长与幼儿园进行高效沟通及交流,对幼儿的健康成长给予科学保障。学前教育的作用发挥,实现了学前社会教育及家庭教育的有效结合,并在不同教育机构、教师及其他从业人员的共同支持下,为我国教育体系的健全及幼儿培养目标的实现等提供了科学保障。因此,需要给予学前教育必要的关注,确保幼儿教育培养计划得以顺利实施并取得良好效果,从而逐渐加快幼儿园发展速度。
四、提升学前教育水平的相关策略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结合当前学前教育状况及幼儿的培养要求等,幼儿园在提升幼儿教师的教育水平的过程中,需要从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科学配置综合素质良好的幼儿教师等方面入手予以应对,进而使学前教育能够得到所需的专业支持,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带来更多保障。同时,当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效果增强后,学校可以为学前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专业支持,引导幼儿更好地参与各类教学实践活动,促使学前教育水平在未来实践中能够保持在更高的层面上,保持幼儿良好的教育培养状况,逐渐拓宽与之相关的培养工作思路。
(二)尊重个体差异
幼儿的认知水平有待提升,性格方面存在差异,需要幼儿园及幼儿教师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制定并实施好可执行性强的学前教育培养计划,让幼儿在良好的教育模式影响下健康成长,实现对他们各方面潜能的有效激发,从而为学前教育水平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幼儿园及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使学前教育工作思路更加清晰,并在实践过程中取得更多的成效,全面提高幼儿在未来学习及生活中的自信心,给予学前教育更多支持。
(三)重视教育效果的科学评估
在学前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更加重视其教育效果的科学评估,积极开展具体的评估工作,及时处理学前教育中的细节问题,使得其应用中的作用效果更加明显,逐渐提升学前教育水平,为幼儿认知状况的改善及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专业支持。同时,通过对学前教育效果评估的深入思考,教师可以获取参考利用价值大的评估成果并进行整合,从而促使幼儿教育的培养目标更加清晰,保持相应的工作计划得以良好实施,满足学前教育水平提升方面的要求,并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多保障。
五、结语
综上所述,综合考虑学前教育的作用与影响,有利于提高学前教育工作的效率及质量,满足其长效发展的要求,保障幼儿良好的培养状况。因此,未来在提升学前教育工作水平、优化其工作方式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加强对学前教育的作用及影响的重视程度,使具体教育工作的开展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为学前教育的更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姚颖钰.探究学前教育的创新方法[J].天天愛科学(教育前沿),2020(11):23.
[2]程晨,虞永平.我国学前教育质量研究的进展与趋向[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0(5):127.
[3]黄海兰.浅析主题绘本阅读活动对学前教育幼儿的影响作用[J].启迪与智慧(下),2020(5):40.
[4]陈超楠.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J].教师博览(科研版),2020(4):74.
[5]龙冬霞.浅谈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学前教师的地位与职责[J].当代家庭教育,202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