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电影《雷蒙斯和姐姐》对班级活动中如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研究

来源 :家教世界·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gerxing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课程的设置必须“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其中选择性是从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上提出来的,因为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教育应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它的本质特征乃是素质教育个性化。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教育必须关注的,本次鉴于对电影《雷蒙斯和姐姐》电影的欣赏,具体探讨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如何实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关键词: 学生个性;个性发展;班级活动;促进
  一、影片人物分析
  (一)主人公——蕾蒙娜
  蕾蒙娜精力充沛,有着永不枯竭的活力;活泼可爱,有着美轮美奂的想象力。这个喜欢天马行空肆意幻想的小姑娘,同样有着属于自己的小烦恼:会为过于优秀的姐姐黯然自卑;会为自己的惹事生非满怀歉意。而看似永远无缘无故无时无刻不在给周围添乱的蕾蒙娜,实则有着一颗善良,努力,满溢着爱的心。家庭遭遇经济危机时,她使出浑身解数挺身而出,相信自己的力量可以拯救全家;和姐姐吵架闹脾气,却又能同姐姐推心置腹地交心,给出诚挚而真切的话语;虽然时常欺负家里的猫咪,其实早已把猫咪当成不可或缺的家人,为猫咪的离世心伤落泪。
  正如姐姐所说:“她的特立独行,她的与众不同,都会成为她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她永远是全家人幸福的源泉。”即使头戴刺果做成的皇冠,她也一定是家人心中最美丽的小公主。
  (二)大家对蕾蒙娜的态度分许
  影片中的爸爸是一个和善宽厚的父亲形象,每次爸爸下班回家蕾蒙娜和爸爸都有一个必须完成的“进门仪式”。无论什么情况下爸爸永远传递给蕾蒙娜的都是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影片对妈妈桃乐丝和蕾蒙娜的互动描绘给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幕便是蕾蒙娜决定离家出走时妈妈对待她的态度。她并没有训斥这个即将离家出走的孩子,而是帮她打包行李,希望用这些过多的“生活附带品”打消她出走的念头,即使最后她真的出走了,妈妈依然温情耐心地拉回了这个出走的孩子。
  除了爸爸和妈妈,每次她孤独和失落的时候姑姑都会适时的出现。姑姑从来没有把她当做小女孩看待,她会适时的降低自己的身份用内心“9岁的自己”和同样9岁的蕾蒙娜交谈,有了这样一个有经验又体贴的交谈对象,蕾蒙娜更加没有放弃做最真实的自己。
  姐姐碧祖丝,虽然会偶尔嘲笑一下自己这个有的时候“傻呼呼”的妹妹,不过她从来没有用自己“全A生”的身份歧视自己的妹妹。
  相对这些一直如此尊重蕾蒙娜的亲人,影片中的老师似乎从某个角度扮演了一个“反面角色”。影片的前半断,每次蕾蒙娜发言老师都没有给过她最起码的尊重——倾听。无论蕾蒙娜带来多么有创意的回答,在老师看来都是影响课堂教学的发言。还好,最后当蕾蒙娜带来她和爸爸的杰作的时候老师给了她展示时间。所以尽管每次蕾蒙娜都会遭到同学和老师的嘲笑,但是亲人们还是会保护她的“独一无二”,才不至于蕾蒙娜迷失了自我。这也引发了笔者对如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研究的思考。
  二、学生的个性及个性发展
  个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这个特质表现于外就是他的言语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
  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性发展的特征:
  1.独特性是个性本质的规定,由于先天的遗传、后天所处的环境、个人的发展机会及主观努力不同而导致个体间在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差异表明了独特性。
  2.稳定性是相对的,并非永远一成不变,个性的不同内容的稳定性也不完全相同。
  3.整体性,个性是个整体,构成个性的各个心理特征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其核心是人的自我意识。
  个性发展,就是在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发扬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教育工作者需要对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发展方向作出科学地判断、准确的选择,从而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扬和张扬。
  每个学生都是世上独一无二的,都具有学习、创造的潜能。教育必须围绕“保护天性、张扬个性、完美人生”来展开。因为学生个性的和谐、全面、健康的发展,不仅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多样化的社会,必须要求教育培养多样化的人才。
  三、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一)指导学生在班级交往中培养良好个性
  学生们在班级交往中,一方面需要展示自己的个性,另一方面也从同伴身上汲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各种营养,所以可以利用学生间的交往培养良好个性。
  首先,指导学生在班级交往中学会合作。小组学习、班级劳动等是以群体为单位进行的,这就为培养合作精神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具体的班级活动中,教师要注意积极的给予合理的指导帮助学生们体会自身价值及团队精神。
  其次,指导学生在班级交往中学会互助。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共同兴趣,爱好开展班级活动,消除差异。比如利用绘画、音乐,我们可以把相同爱好的同学组织在一起,学习不好但画得好的学生选为组长,要求帮助其他同学,学习好的但画得较差的学生选为副组长,要求他帮助学习不好的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在相互帮助中帮助学生体会每个人所具有的优秀能力是不同的,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如何平等的对待他人。
  (二)指导学生在班级活动中发现自我价值
  发展学生个性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为学生创设展示自我的平台,体验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是激发学生表现欲、创造欲,发展独特个性的灵丹妙药。所以教师在班级活动中要利用各种机会,尽量安排那些能充分展示学生的智能、道德和意志力等各种不同能力的活动,尽可能启发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从自我成果展示中发现自己“独特”,并且教师还要给予那些正确的“独特”以充分的肯定,强化学生剔除错误的“独特”保留正确的“独特”以至取得进一步的成功。
  (三)尊重学生在班级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独立人格
  为了帮助学生形成其独特的个性,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处处给学生以热情的关怀和鼓励。这样学生才能够没有戒备地敞开心扉充分展示自我,而教师就是需要利用这种平等的交往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与众不同”并不是“另类”的表现,从而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当然这种尊重不仅仅存在于师生间,生生间的尊重也一样重要。而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班级活动中要不时地进行“尊重教育”。
  四、总结
  自从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多元智力理论”的时候,就暗含出教育需要尊重个体差异。每一位教师都要带着保护学生天性的神圣使命来引导学生发展,教师要树立“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全体学生都是具有自己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可造就人才。学生的问题不是聪明与否的问题,而是在那些方面聪明和怎样聪明的问题。同时还要树立“对症下药的教学观”要求教师要做到针对不同智力特点“对症下药”;针对不同学生“对症下药”。
  《蕾蒙娜和姐姐》告诉我们时刻要保护孩子的“独一无二”,不要让我们的教育真的变成一条类似工厂的流水线,使我们的学生成为一个模子的“教育产品”。
  参考文献
  [1] 王庆彩.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第1期).
  [2] 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第18期).
  [3] 朱世统.和谐学校管理[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06.
  [4] 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07.
  [5] 黄永.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教育的多样性[J].青春岁月,2012,(第22期).
  作者简介:
  韦佳,女,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 要: 体育课要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体育课的游戏教学能促进学生身体机能全面发展,增强身心健康,掌握体育运动技术。因此,体育课游戏教学成为开发学生智力、体力和基本活动能力的有效手段,游戏教学的好坏,是关系到体育课的质量,不是单纯规范化、传统化教学所能比拟的。  关键词: 体育;游戏;教学  体育课要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体育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赏识教育的重要性和适用性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坚信赏识教育这一理念,在我们的教学中,对我们的学生给予必要的赏识和表扬,帮助他们消除畏难情绪,增强自信心,为其下一步的英语学习奠定较好的基础。  关键词: 赏识教育;英语教学;调动学生;运用;方法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
目的 分析重组干扰素α2b肌内注射与雾化给药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华中科技大学医院门诊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300例为研究对象
摘 要: 本文针对中职音乐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传统音乐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着重对提高中职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作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音乐教学;策略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新的教学理念与新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教育界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也有力地推动了中职音乐教学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严重扼杀了师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而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把学生的发展
摘 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预设”和“生成”这对相互对立的概念已不断的融入到我们的教学实践。本文通过对教学目标的预设与生成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阐述,引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预设与生成的策略。  关键词: 阅读教学;教学目标;预设;生成  教学目标是教师和学生立足于当下基础上的,以具体的教学活动为依托,指向于未来时空的一种结果。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人们对教学目标的理解有了新的认识,
摘 要: 众所周知,进入中职的学生成绩普遍不好。他们在学习、思想、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其数学课的教学难度可想而知。同时伴随中职教育改革和教学模式的创新,文化基础课程的设置再三调整。作为重要一门文化课程的数学,教材一改再改,难度不断降低,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推陈出新。然而,长期从事数学教学的教师,不是越教越轻松,而是越来越“不会教”了。  关键词: 中职;数学;教学  随着初中毕业生相对减少,
摘 要: 探究式学习充分体现了新课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并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部分地区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文章基于新课改要求和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内在要求,对思想政治课探究式学习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以探讨改进思想政治课探究式学习的对策。  关键词: 新课改;思想政治课 ;探究式学习;现状;策略  一、新课改下思想政治课实施探究式学习的必要性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
中国疗养院兴起于解放初期,是带有福利性质的医疗机构,曾经在历史发挥其一定的作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以后,各级政府对于疗养院如何发展缺少清晰的定位和政策,尤其是90年代
现阶段,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在机械行业运用自动化技术,能对机械行业的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同时,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为机械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机械行业中,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