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扬州大学农学院园艺系在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针对冬春设施栽培中低温、弱光和无虫媒的环境特点,在对近200份黄瓜品种资源单性结实性能进行鉴定的基础上,通过添加杂交的方式,经连续10代选育,育成了耐低温性和耐弱光性好、节成性强和单性结实率高的优异黄瓜新品种——“黄优”。经夏季高温下对座果和果实发育测定,“黄优”在高温下亦具有较强的结实能力。该品种可在无虫媒条件下依靠其自身独特的单性结实性能保证子房不经受精也能正常发育膨大;主蔓结瓜、侧枝发生力中等,栽培过程中需适当去除侧枝;第1雌花节位在第4~5节, 20节内雌花数和结果数可达7~10个; 瓜长25~30cm, 单瓜重200~250g; 果皮光滑无瘤,农药残留量少,是无公害栽培的理想品种;果皮深绿色,表面有光泽,果肉较厚,风味清香,瓜形优美,最适于超市销售,且符合出口要求;抗枯萎病和霜霉病,单产达7500 kg/hm2。为充分发挥品种的单性结实优势,在栽培中必须施足基肥,进入开花结果期勤施肥,并保证结实期间有充足的水分供应。设施环境中以烟剂或粉剂预防病害,确保优质高产高效 另一个黄瓜新品种为“黄星”。该品种的选育是江苏省“九五”农业重点攻关项目。“黄星”原组合为9908, 系采用两个生态型差异较大的雌性系和雌雄同株品种杂交而获得的一代杂种。植株雌性率高,部分植株表现为全雌;主蔓第3节就可产生雌花,花后1周的乳瓜长12~ 15cm, 粗1.0~1.5cm, 商品瓜长30~35cm, 瓜皮墨绿色并有细刺;果肉较厚,质地脆嫩,抗霜霉病、白粉病,较抗枯萎病和疫病。乳瓜单产22300 kg/hm2以上,鲜食商品瓜可达90000 kg/hm2。属中熟品种,以露地和小棚栽培最适宜。因单株果实较多,植株营养消耗量大且快,必须保证充足的水肥供应,在提高座果率的基础上使单瓜重增加,从而提高产量。“黄星”果实失水慢,便于长途运输,适于规模化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