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及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白及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医药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guo1guogu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及来源于兰科植物白及的干燥块茎,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本文整理了白及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白及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概况,发现白及含有糖类、联苄类及其衍生物、菲类、二氢菲类、二氢菲呋喃类、联菲类、双菲醚类、甾体以及三萜等有效成分,主要有止血、免疫调节、促进伤口愈合、抗菌、抗炎、抗肿瘤、抗氧化、抗溃疡、促进造血、抗病毒等药理活性,白及多糖的提取方式主要有溶剂提取、超声提取、微波提取和酶辅助提取法等。
其他文献
摘要: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是我国沿海地区危害严重的恶性入侵杂草,如何有效治理互花米草已成为我国海岸带生态系统修复的重要需求。初步研究发现,互花米草具有很强的化感效应,潮间带红树植物的种植可以有效防控互花米草的入侵,但是互花米草对红树植物的化感效应目前还缺乏足够的研究。选取红树植物秋茄(Kandelia obovata)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浓度(0、30%、60%、
摘要: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测定1%嗪草酮SC与20%氰氟草酯OD混用对水直播稻田杂草的防效及水稻的安全性,旨在为水直播稻田减药控草提供新的产品和技术。结果表明,250、300、350 mL/667 m2 1%嗪草酮SC与50 mL/667 m2 20%氰氟草酯OD桶混播后8 d喷雾处理对粳稻安全,对稗属杂草、千金子、鳢肠、鸭舌草、异型莎草及总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达88%以上,对杂草的防效优于播后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