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组织排球代表队进行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贯彻普及与提高的重要措施,对完成学校教育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学校排球队的各项工作要纳入学校教育的轨道,坚持育人为宗旨,既育体又育心,突出教育特色,学校有关领导、老师和班主任应与体育教师互相配合,共同加强学校业余排球队的管理工作,促进排球队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促进运动训练技术水平,提高运动训练比赛成绩,实现学校的教育和体育目标。那么,如何加强中学业余排球队训练工作的管理呢?本人就多年的基层带队经验,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管理:
一、思想
政治的管理
排球队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
就是对全体队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政治行为的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要结合运动队的训练,围绕运动训练目标和学校教育目标进行。主要从以下几点加强教育和管理:
(1)加强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中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培养有共产主义理想、合格的社会主义新人是实现学校教育总目标的需要,也是运动队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经常性的对队员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树立革命的人生观、道德观,提高他们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素质和能力,为祖国、为人民服务。
(2)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对队员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培养队员热爱集体,服从组织,遵守纪律,勇敢顽强,不怕困难等精神品质,有助于队员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行为的形成。经常性地对队员进行中国女排精神的学习和教育,发扬女排的拼搏精神,教育队员不怕苦、不怕累、刻苦训练,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3)培养团结、协作、和谐的教育。排球比赛属于集体项目的体育比赛,除了比技术外,很重要的一条是团结与和谐。集体的力量并非完全取决于个体的素质和技术,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集体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与否。如果运动队内部成员之间关系十分融洽,和谐共处,目标一致,齐心协力,就有利于形成集体的内聚力,从而提高训练和比赛的整体效应,增大合力,产生1 1>2的效果。经常性地对队员进行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团结、协作、和谐的思想教育,细致了解队员思想动向,发现有不团结、不和谐的因素和苗头,要及时做好工作,防止不团结、不和谐的因素蔓延,以至于影响正常的训练和比赛。
(4)抓队风队纪教育。良好的队纪队风,既是运动队长期教育、训练的结果,又是思想教育的有力手段。一个运动集体必须有严明的组织纪律,它能促进运动员积极向上,努力拼搏,认真、刻苦地参加训练、比赛,并在活动中自然地克制和改变自己那些不符合规范的行为和作风,陶冶其心灵,提高其思想境界,培养队员顽强拼搏的精神。
因此,排球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正面教育,坚持言教与身教相结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采取讨论的方法,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力和威力。
二、运动训练的管理
运动训练工作的管理主要是运动训练过程中的管理。中学业余排球队训练工作的管理,主要包括运动训练工作计划管理和组织管理。
1.计划管理
运动训练工作计划管理是指教练员根据学校领导的要求以及学校规定所要完成的任务,科学地制订训练计划,并有效地组织计划实施,完成训练任务。
(1)全年或阶段训练计划:教练员要根据本队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全年或阶段训练计划,提出具体的训练任务和要求,确定训练的内容和训练的重点以及各项身体素质、技术动作、战术配合所需的时间及训练的比重。使全年训练内容在严密的训练计划指导下得到全面落实。
(2)训练课计划:教练员要根据本队全年训练计划,详细、具体地把训练内容安排在每次训练课中,每堂训练课主要包括课的任务、内容、训练步骤、训练方法、时间分配、训练要求和注意事项等。
2.组织管理
运动训练工作的组织管理,含义和范围相当广泛,这里主要强调有关稳定训练秩序,提高训练水平为保证的组织措施管理。
(1)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建立稳定的训练秩序,保证运动训练工作的顺利进行。
(2)做好运动训练器材设备、场地管理,不断完善运动训练的物质条件,为提高运动训练水平服务。
(3)不断总结训练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时间与负荷强度,探讨新的训练方法、训练手段和措施,提高运动训练管理水平。
(4)训练时要严格要求,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等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地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负荷和训练水平,以不影响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影响第二天的文化学习为前提,切实加强学生的业余运动训练工作。
所以,学校业余排球训练工作只有在严密科学、具体的训练计划管理中加强对排球队的组织管理,才能提高运动训练技术水平,从而达到运动训练工作的管理目标。
三、文化学习的管理
中学排球队训练具有业余性的特点,他们在学校里“以学为主”,参加排球队训练是根据学生自愿原则,利用业余时间,在不影响学习任务的完成前提下进行的。教练员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应根据自己拟定的训练计划进行科学训练,并加强对学生文化学习的督促和管理,不得让学生因参加训练和比赛而耽误了文化学习。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训练和管理:
(1)比赛准备期,每周的训练次数不应过多,每次训练时间不宜过长,中学生每周训练以3~4次,每次以1~1.5h为宜;比赛前期,每周早晚加强训练,每次仍以1~1.5h为宜。以免精力投入过多,影响文化学习。
(2)参加比赛也不宜过多,并须及时补上因参加比赛而耽误的文化课。
(3)教练员不仅要关心学生的训练,还应经常关心学生的文化学习,定期与班主任、其他任课教师和家长取得联系,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思想作风以及文化学习成绩,发现问题,互相配合,及时进行教育。
(4)运动队内部要讲和谐,互帮互学,开展竞赛。要求同班级、同年级的队员,互相关心,互帮互助,并且互相督促,每次考试结束后,队内要进行总结,表扬那些训练刻苦、学习认真、成绩优异的队员。个别学习成绩明显退步的队员暂时让他离队,待学习进步时再恢复其队籍,以促进其他队员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因此,教练员要摆正业余训练的位置,处理好运动训练和学生文化学习的关系,防止片面强调运动训练而忽视学生文化学习的倾向,并经常教育学生正确对待业余训练,努力学好文化课,做到运动训练和文化学习两不误。
总之,中学业余排球队训练工作的管理,应根据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及学校领导提出的任务,按照客观规律,科学地组织运动训练和工作,提高训练效益,正确处理运动训练与学生其他学习任务之间发生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充分发挥教练员和运动员的积极性。只有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运动训练的严格要求,督促学生的文化学习,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学校业余排球队各项工作的落实和执行,才能实现学校的教育和体育目标,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四有”新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湖南省安乡县第五中学)
一、思想
政治的管理
排球队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
就是对全体队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政治行为的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要结合运动队的训练,围绕运动训练目标和学校教育目标进行。主要从以下几点加强教育和管理:
(1)加强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中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培养有共产主义理想、合格的社会主义新人是实现学校教育总目标的需要,也是运动队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经常性的对队员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树立革命的人生观、道德观,提高他们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素质和能力,为祖国、为人民服务。
(2)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对队员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培养队员热爱集体,服从组织,遵守纪律,勇敢顽强,不怕困难等精神品质,有助于队员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行为的形成。经常性地对队员进行中国女排精神的学习和教育,发扬女排的拼搏精神,教育队员不怕苦、不怕累、刻苦训练,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3)培养团结、协作、和谐的教育。排球比赛属于集体项目的体育比赛,除了比技术外,很重要的一条是团结与和谐。集体的力量并非完全取决于个体的素质和技术,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集体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与否。如果运动队内部成员之间关系十分融洽,和谐共处,目标一致,齐心协力,就有利于形成集体的内聚力,从而提高训练和比赛的整体效应,增大合力,产生1 1>2的效果。经常性地对队员进行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团结、协作、和谐的思想教育,细致了解队员思想动向,发现有不团结、不和谐的因素和苗头,要及时做好工作,防止不团结、不和谐的因素蔓延,以至于影响正常的训练和比赛。
(4)抓队风队纪教育。良好的队纪队风,既是运动队长期教育、训练的结果,又是思想教育的有力手段。一个运动集体必须有严明的组织纪律,它能促进运动员积极向上,努力拼搏,认真、刻苦地参加训练、比赛,并在活动中自然地克制和改变自己那些不符合规范的行为和作风,陶冶其心灵,提高其思想境界,培养队员顽强拼搏的精神。
因此,排球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正面教育,坚持言教与身教相结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采取讨论的方法,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力和威力。
二、运动训练的管理
运动训练工作的管理主要是运动训练过程中的管理。中学业余排球队训练工作的管理,主要包括运动训练工作计划管理和组织管理。
1.计划管理
运动训练工作计划管理是指教练员根据学校领导的要求以及学校规定所要完成的任务,科学地制订训练计划,并有效地组织计划实施,完成训练任务。
(1)全年或阶段训练计划:教练员要根据本队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全年或阶段训练计划,提出具体的训练任务和要求,确定训练的内容和训练的重点以及各项身体素质、技术动作、战术配合所需的时间及训练的比重。使全年训练内容在严密的训练计划指导下得到全面落实。
(2)训练课计划:教练员要根据本队全年训练计划,详细、具体地把训练内容安排在每次训练课中,每堂训练课主要包括课的任务、内容、训练步骤、训练方法、时间分配、训练要求和注意事项等。
2.组织管理
运动训练工作的组织管理,含义和范围相当广泛,这里主要强调有关稳定训练秩序,提高训练水平为保证的组织措施管理。
(1)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建立稳定的训练秩序,保证运动训练工作的顺利进行。
(2)做好运动训练器材设备、场地管理,不断完善运动训练的物质条件,为提高运动训练水平服务。
(3)不断总结训练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时间与负荷强度,探讨新的训练方法、训练手段和措施,提高运动训练管理水平。
(4)训练时要严格要求,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等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地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负荷和训练水平,以不影响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影响第二天的文化学习为前提,切实加强学生的业余运动训练工作。
所以,学校业余排球训练工作只有在严密科学、具体的训练计划管理中加强对排球队的组织管理,才能提高运动训练技术水平,从而达到运动训练工作的管理目标。
三、文化学习的管理
中学排球队训练具有业余性的特点,他们在学校里“以学为主”,参加排球队训练是根据学生自愿原则,利用业余时间,在不影响学习任务的完成前提下进行的。教练员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应根据自己拟定的训练计划进行科学训练,并加强对学生文化学习的督促和管理,不得让学生因参加训练和比赛而耽误了文化学习。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训练和管理:
(1)比赛准备期,每周的训练次数不应过多,每次训练时间不宜过长,中学生每周训练以3~4次,每次以1~1.5h为宜;比赛前期,每周早晚加强训练,每次仍以1~1.5h为宜。以免精力投入过多,影响文化学习。
(2)参加比赛也不宜过多,并须及时补上因参加比赛而耽误的文化课。
(3)教练员不仅要关心学生的训练,还应经常关心学生的文化学习,定期与班主任、其他任课教师和家长取得联系,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思想作风以及文化学习成绩,发现问题,互相配合,及时进行教育。
(4)运动队内部要讲和谐,互帮互学,开展竞赛。要求同班级、同年级的队员,互相关心,互帮互助,并且互相督促,每次考试结束后,队内要进行总结,表扬那些训练刻苦、学习认真、成绩优异的队员。个别学习成绩明显退步的队员暂时让他离队,待学习进步时再恢复其队籍,以促进其他队员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因此,教练员要摆正业余训练的位置,处理好运动训练和学生文化学习的关系,防止片面强调运动训练而忽视学生文化学习的倾向,并经常教育学生正确对待业余训练,努力学好文化课,做到运动训练和文化学习两不误。
总之,中学业余排球队训练工作的管理,应根据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及学校领导提出的任务,按照客观规律,科学地组织运动训练和工作,提高训练效益,正确处理运动训练与学生其他学习任务之间发生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充分发挥教练员和运动员的积极性。只有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运动训练的严格要求,督促学生的文化学习,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学校业余排球队各项工作的落实和执行,才能实现学校的教育和体育目标,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四有”新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湖南省安乡县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