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刍议小学高年级班主任管理方法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315157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灵魂人物,因此,班主任的管理方法与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息息相关。因此,首先阐述关爱教育是班级管理的主题曲;然后论述班级公约是班级管理的保护神;接着阐释班委建设是班级管理的风向标;随后阐明班会活动是班级管理的监督台。
   关键词:核心素养;班主任;班级管理;小学生
   一、关爱教育是班级管理的主题曲
   班主任肩负着思想教育、德育培养和品质教育的抽象教育任务,因此,班主任教育工作的实效化发展还需要获得小学生的主体支持。由此可见,关爱教育是班主任管理工作产生实效价值的“情感武器”和催化剂。关爱教育承载着班主任的教育智慧、人格魅力和品德修养,能有效提升班主任的感召力、影响力和信服力。
   因此,班主任要在学习上、生活上做一个有心之人,能够在实时关注中温暖小学生,在适时指导中感化小学生,在友好交流中感染小学生,真正让小学生认可、悦纳和接受班主任。这样,班主任向小学生输出的良好建议、教育信息才会因为小学生的“爱屋及乌”而被其欣然接受和积极践行,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才会付诸实践,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才会在实训化认知中得到发展。
   二、班级公约是班级管理的保护神
   高年级小学生已经具备较高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处理能力和交流能力,而且也产生了一定的自我意识、荣誉意识、形象意识、自律意识等。因此,班主任可以借助高年级小学生的独特主体条件进行高质量的班级管理活动。
   因此,班主任可以组织小学生进行班级公约的制定活动。首先,让小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地汇集所有人的意见,制定出班级公约。然后,让小学生互相监督、互相提醒,共同遵守班级公约。最后,全体班级成员对违反班级公约的小学生制定非常具体的惩罚措施。班级公约因由小学生群体参与和共同制定,因而班级公约在小学生群体中的信服度、执行力和有效性非常高。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过程中可以借助班级公约而开展,利用小学生较为信服的班级公约去进行班级管理效果会更好,有助于小学生自律意识、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班委建设是班级管理的风向标
   高年级小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判断能力,因此,班主任可以通过班委会组建为小学生树立积极效仿、自律成长的行为楷模。另外,班委会组建工作必须得到小学生的主体参与、心服口服,才能够真正发挥班委会的引领作用,才能够为小学生提供一个值得效仿的“楷模组合”。
   为此,班主任要秉持公开公正的原则,让小学生选出自己最信服的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纪律委员、劳动委员等班委会成员,以此提升班委会成员的群众基础、人气指数和影响带动力。班委会组建活动是正能量的积累过程,也是全班成员凝聚人心、汇集人气的整合过程。因此,班主任要让班委会成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其他小学生去积极学习、主动表现、自觉发展,从而有助于全班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整合提升,也有助于实现小学生群体的快乐成长。
   四、班会活动是班级管理的监督台
   高年级小学生已经具有较强的观察力、认知力、参与力、辨识力和评价力,因而班主任遇到突发事件可以借助班委会和班会活动进行“人民公决活动”。在班会活动过程中,小学生要进行“无门槛发言”,各抒己见,发表对具体事件的个人看法,在畅所欲言中达到沟通认知、意见一致的融合目的。另外,班会讨论能够彰显出是非对错的强大震撼力和威严感,以此激发小学生的荣辱意识、纪律意识、服从意识和自律意识,让小学生亲眼看到不文明行为、错误做法、丑陋思想等“被批评、被指责、被痛斥”的评判过程。班会过程中进行的“批斗大会”和“案例评定”能够有效强化小学生的是非观念、荣辱观念、纪律观念、服从观念和自律意识,因而能够极大地增强小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觉悟、品质修养、荣辱观念等核心素养,非常有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班级管理既是班主任进行教育与管理的教科研区域,也是高年级小学生自主参与、主动表现、自我管理和快乐成长的生命乐园。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究班主任管理的有效方法,并借助关爱教育是班级管理的主题曲、班级公约是班级管理的保护神、班委建设是班级管理的风向标、班会活动是班级管理的监督台等策略并付诸实施,切实促进小学生核心素养与自我管理能力的科学发展,将小学生培养成优秀的复合型人才,使小学生将来肩负起建设祖国、造福社会、关爱人民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方小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班级管理路径[J].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17(8):25-26.
   [2]周敦鸾.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班主任管理培育能力提升行動研究[J].中小学班主任,2021(1):44-45.
   [3]杨志瑞.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班主任管理模式探讨[J].甘肃教育,2021(9):38-39.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并没有形成完善的思想观念,而语文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教学科目,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一定要不断发展,语文教师不仅要讲授教材知识,注重学生的智育,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的德育。教师一定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从而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人才,促进学生的综合性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班主任管理;策略   一、小学语文
摘 要: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英语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门学科。教育要趁早,现今很多家长在孩子幼小时期就开始注重英语教学,这是非常正确的选择,对小学生的学习,家长和教师要善于引导、监督,使孩子在英语学习中取得出色的成绩。浅谈利用英语自然拼读法进行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自然拼读法;小学英语;词汇教学   小学英语学习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学习,促进学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家长和教师开始重视温暖型教育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赏识教育应运而生。基于赏识教育的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实践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賞识教育;班主任;管理工作   一、赏识教育应用于小学班主任日常管理中的作用   1.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性格   在小学学习阶段,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思想意识处于懵懂的状态,其性格和品质具有较高的可塑性。因此,在这个过程
摘 要:小学生入学焦虑是指孩子从幼儿园毕业后升入小学后,因为环境和学习任务的变化,在与父母分离时产生的一种焦虑不安的心理,同时还伴随着不愿上学、无法适应学校生活、出现身体疾病等现象。入学焦虑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还会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关键词:小学生;入学焦虑;化解   一、入学焦虑现象   亲爱的小朋友,你好!祝贺你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从“幼儿园小朋友”变成“小学生”,你是什么感受
摘 要: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家校共育理念的提出使家校合作成为学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家校共育旨在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联合起来,实现对学生的全面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对家校共育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基于家校共育开展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   关键词:家校共育;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   在家校共育的背景下,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中的实施者和主导者,必须认识到班级管理
摘 要:在小学阶段,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在小学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中,还需要充分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将家校合作模式引入其中,通过与家长共同合作,班主任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同时也能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引入多模式管理方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首先分析小学班主任日常管理中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然后探究家校合作在小学班主任日常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家校合作;小学班主任;日常管理
摘 要:对于智力障碍的学生而言,知識、技能的传授已经不是教育的主要目标,更多的则是激发情感、培养数感、活跃思维等。教师在特殊教育课堂教学中为了改善教学的效果,必须对一般的数学教学方法进行改进,采用特殊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加强特殊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让特殊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以此为话题,对游戏的运用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开展发挥借鉴作用。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教学效果
在2019年3月14至17日四天的全县中小学生乒乓球裁判生活中,我又遇到了长相酷似“郎平”的大师姐,她已经从教35年,她这些年带过篮球队、足球队、乒乓球队,可谓桃李满天下!宁津县出了一个“郎平”——吴书芳,希望山东宁津也能走出一个大“姚明”!我们作为一名工作在一线的体育教师和兼职教研员,在和平年代,努力发展中国的体育教育事业,促进中国体育水平的提高,为体育外交打好基础,也算我们为国家尽的一点绵薄之
期刊
阅读是语文教与学的主要内容,字词句段知识、篇章结构分析、情感认知与表达等都需要学生从阅读中获取。生本课堂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引领和促进推动下发挥主体性,在和谐生态、轻松愉悦和智慧生成的课堂进行阅读与品悟,获得阅读习惯的养成,方法和能力等的提升。  一、课堂游戏让生本性凸显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将文本与学生的已有知识、生活认知与体验等结合,通过生成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活动来推动他们积极参与、阅读主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