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9-四氢咔唑-4-酮生产废液处理及氯化锌回收利用

来源 :应用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f6698424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2,3,9-四氢咔唑-4-酮生产废液量大且危害严重,本文探究了NaClO、H 2 O 2氧化处理废液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高温碳化处理的新工艺路线。实验结果表明,采用NaClO、H 2 O 2氧化处理废液未能达到理想要求,且回收的固体色泽差、无催化活性。而废液经143℃蒸馏、残留液500℃高温碳化处理40 min后回收的氯化锌,具有良好催化活性,可使单苯腙转化率达到52.6%,实现了其在1,2,3,9-四氢咔唑-4-酮生产过程中的循环利用。研究结果为1,2,3,9-四氢咔唑-4-酮生产废液处理
其他文献
设计合成了一种结构简单且基于苯并吲哚衍生物的荧光探针(H),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荧光发射光谱研究了荧光探针H对金属阳离子的识别性能。结果表明,在乙醇(EtOH)
为了充分发挥消火栓的充实水柱有效长度,从计算公式入手,结合消火栓栓口的动压值,根据水力计算得出水枪充实水柱的长度,形成水枪的射流量和压力值的对照表。其次,从消火栓的
面神经是维持颌面部美观和功能的重要神经,因其位置表浅易受损伤;然而,目前对于面神经缺损的修复方法及效果尚不完善,临床上仍以自体神经移植为主要手段,即借助精细的显微外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病例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因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行DSA的患者的临床资
背景:后纵韧带骨化病因不清,近来文献报道颈椎术后OPLL有明显发展的迹象,考虑与手术导致后结构破坏,后纵韧带承受机械应力增加有关系。目前尚未见模拟后路手术建立的对于后纵
目的 初步探讨病理性瘢痕中活性氧水平升高的机制及其意义。 方法 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正常皮肤(8例)、增生性瘢痕(10例)及瘢痕疙瘩(10例)组织中MDA与Hyp含量以及T-AOC、XO
目的 比较心外管道和心房内隧道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的临床应用结果,探讨心外管道和心内隧道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的优越性及不足之处。方法 自1993年2月~2001年10月,选择我院
《应用化学》是经国家科委批准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报类期刊。《应用化学》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和中国化学会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着重报道化学
为进一步验证天鹅型记忆接骨器固定下的快速高质量的骨愈合,阐述其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及相关机理,并从临床研究角度评价SMC的应力遮挡效应和生物相容性,进行本课题研究。在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