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路的质量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克服沥青路面的早期损坏,在路面建设中对设计、材料、施工和运营过程中路面性能进行一体化考虑是有益的,本文则探讨了市政道路路面工程的施工技术应用。
【关键词】道路 路面 施工 技术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道理工程的不断发展,衍生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分支——路面工程。路面工程是重点研究高速公路、城市道路、机场跑道的路面设计的原理及方法、路面结构的设计与整合、路面建设材料的特征及要求,以及路面结构、施工质量的检测、维护、管理及完善的技术手段。根据路面使用的材料不同,路面的类型又主要有沥青类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是由面层、基层和垫层组成,根据面层的使用品质,又可以对公路划分等级——分别为高级路面(高速公路、一级、二级公路)、次高级路面(二级、三级公路)、中级路面(三级、四级公路)、低级路面(四级公路)。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求越来越高,公路的等级也在不断地提高,道路路面施工的质量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一、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沥青路面具有表面平整、无接缝、行车舒适、耐磨、噪音低、施工工期短和适宜分期修建等特点,在路面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沥青路面的主要类型有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沥青灌入式和沥青表面处理等。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很高的密实度和强度,整体性强,透水性好,抵抗自然因素破坏作用的能力强,使用寿命长、耐久性好等特点。
沥青路面施工工艺流程:青路面施工工艺流程为施工前准备工作、沥青混合料的拌和与运输、摊铺、压实等过程。
1、施工前准备工作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进场材料的质量检验、施工机械检查、修筑试验路段等。对料场的石料、砂、矿粉、沥青等做必要的实验检测。主要对拌和与运输设备、洒油机、摊铺机、和压路机的规格、性能和运转性能进行检测检查。正式开工前,应根据计划和设计的混合料配合比铺筑实验路段,以确定合适的拌和时间和温度;摊铺的温度与速度;压实机械的合理组合;压实温度和压实方法;合理的作业长度等。
2、沥青的拌和与运输
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要根据配料级配,严格控制各种材料的用量以及其加热温度。拌和后要求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无离析或结团成块等现象。要求每隔一段时间,抽样做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矿料级配组成和沥青用量的检验。沥青混合料运输采用自卸汽车,运输过程中应注意混合料的保温,运输至摊铺地点时,要求沥青混合料的温度不得低于130℃。
3.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沥青混合料摊铺时,尽量采用整幅摊铺。在铺设的过程中,其纵向接缝,应留10-20cm宽暂不碾压,用来作为后续摊铺的基准面,并要求有10cm左右的摊铺重叠。在摊铺施工过程中,摊铺机械就安装自动找平基准装置,从而保证施工路面的平速度与厚度达到施工设计。在摊铺过程中,还应注意对摊铺温度,施工气温应不低于10℃,下雨时,禁止施工作业。在摊铺过程中,摊铺温度不能低于130℃,并不得高于165℃。
4.沥青混合料的压实
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包括压实机械组合、压实方式等。
(1)目前常用的压路机有三轮静力压路机、轮胎压路机和振动压路机三种,压实机械的组合要根据工程实际来选择。
(2)压实程序分为初压、复压和终压三道工序。初压时,采用6-8t三轮静力压路机碾压2遍,温度要求在110-130℃.初压后检查平整度和路拱。复压采用10-12t振动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碾压4-6遍,直至稳定和无明显的轮迹。复压温度要求在90-110℃。终压时采用6-8t振动压路机(关闭振动装置)压2-4遍,温度要求在70-90℃。碾压时,应由路两边向路中心进行,三轮压路机每次碾压要求重叠为后轮宽度的1/2,双轮压路机每次重叠宜为30cm,压实速度一般为2-3.5km/h。
三、水泥混凝土路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刚度大、强度高、稳定性好、养护维修费用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在道路工程特别是高等级、重交通的道路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混凝土板的施工工艺流程:
混凝土板的施工工艺流程为安装模板、混凝土拌和与运输、混凝土摊铺和振捣、表面修整与养生、接缝处理和填缝等。
1、安装模板
模板宜采用钢模板、弯道等非标准部位以及小型工程也可采用木模板。要求模板应无损伤、有足够的强度,内侧和顶、底面均应光洁、平整、顺直,局部变形不大于3mm,模板安装高度应与混凝土路面板厚度一致误差不超过2mm。在模板上预先作孔放置传力杆,传力杆与板面平行,间距不得超过1cm。
2、混凝土拌和与运输
混凝土拌和时严格按照技术指标和设计的配合比计量准确的拌制,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可能因蒸发和水化失水,颠簸使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影响混凝土的工作特性,应尽量缩短运输的距离与时间,特殊情况时,可以使用缓凝剂。
3、混凝土摊铺和振捣
将混凝土按摊铺厚度均匀地铺在模板中,摊铺多以人工为主,如果采用摊铺机械摊铺时,常用摊铺机械有刮板式、箱式、螺旋式等三种形式。混凝土的振捣可采用振捣机或内部振动式振捣机对混凝土进行整平和捣实,靠近模板处的混凝土,可以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补充振捣。
4、表面修整与养生
振实后的混凝土应进行整平、收光、压纹和养生。收光是使混凝土表面更加致密、平整和美观。压纹是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行车安全的重要措施。用纹理制作机对混凝土路面进行压槽或拉槽,使路面具有一定的粗糙度。混凝土养生可用洒水,薄膜覆盖、湿草或麻袋覆盖,养生时间一般为14d,养生期间禁止通行。
5、接缝处理与填缝
混凝土结硬后,应适时切缝。切缝时间应控制在混凝土获得足够的强度,切缝深度为板厚的1/3-1/4。混凝土板养生期满后应及时填缝,填缝内必须清扫干净并保持干燥。填缝材料为改性聚氯乙烯胶泥或橡胶沥青,灌注深度为3-4cm。
三、对路面施工进行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
1、对工程材料进行合理选择
对于道路路面施工进行质量控制,首要的环节就是把好施工材料关。集料是混凝土的基本組成部分,在材料控制中需要对其质量进行重点掌控。对集料的质量进行判断,主要是从视密度、压碎值与洛杉矶磨耗率等进行判断,对于粗集料进行选择时,要对其粒径大小加以注意,对于细集料选择时,要对其含沙量与含泥量进行严格鉴定。同时,还要注意选用新鲜集料,保证其稳定性与抗压性完备。
2、加强路面施工中的温度控制
在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时,温度常常会产生重要影响。在展开路面施工前,一般都要将混合料进行加热,使其温度达到使用需求。如果在施工中因各种内外因素出现施工间断,则在下次施工开始前,仍要将混合料加热到所需温度。如果混合料温度过高,会导致施工机械局部发生溶解,造成变形或磨损,而如果温度较低,就会在路面的表层上形成沥青胶和拉钩,对路面外观和质量都具有极为不利的影响。
3、对路面压实度进行严格控制
路面的压实度是影响路面施工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加以严格控制。在进行路面摊铺时,实际施工中摊铺机因最大摊铺宽度相较于路面宽度为小,常会造成摊铺间的交接,在施工中,要对交接处进行科学处理。在路面碾压中,要对碾压工艺加强重视,保证碾压工作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开展,并且要保证“紧跟碾压”的实现。另外,对于碾压的力道与速度要进行严格控制,保证碾压工作的合理性。
结论
整个道路工程项目的核心环节是道路路面施工质量,高质量的路面不仅满足了城市交通运输的发展,也保障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因此,必须要加强对路面施工各个环节的管理与控制,监理单位以及质量监督机构也要加强质量监督管理,齐抓共管,全面提高道路路面的施工质量,确保人们出行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强.浅谈提高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质量的措施[J].东南城市建设,2010,7.
[2]李永军.浅议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的不利因素[J].施工企业管理,2010(02).
[3]张耀扬.工程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的分析与处理[J].中国科技信息,2011(05).
【关键词】道路 路面 施工 技术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道理工程的不断发展,衍生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分支——路面工程。路面工程是重点研究高速公路、城市道路、机场跑道的路面设计的原理及方法、路面结构的设计与整合、路面建设材料的特征及要求,以及路面结构、施工质量的检测、维护、管理及完善的技术手段。根据路面使用的材料不同,路面的类型又主要有沥青类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是由面层、基层和垫层组成,根据面层的使用品质,又可以对公路划分等级——分别为高级路面(高速公路、一级、二级公路)、次高级路面(二级、三级公路)、中级路面(三级、四级公路)、低级路面(四级公路)。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求越来越高,公路的等级也在不断地提高,道路路面施工的质量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一、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沥青路面具有表面平整、无接缝、行车舒适、耐磨、噪音低、施工工期短和适宜分期修建等特点,在路面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沥青路面的主要类型有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沥青灌入式和沥青表面处理等。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很高的密实度和强度,整体性强,透水性好,抵抗自然因素破坏作用的能力强,使用寿命长、耐久性好等特点。
沥青路面施工工艺流程:青路面施工工艺流程为施工前准备工作、沥青混合料的拌和与运输、摊铺、压实等过程。
1、施工前准备工作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进场材料的质量检验、施工机械检查、修筑试验路段等。对料场的石料、砂、矿粉、沥青等做必要的实验检测。主要对拌和与运输设备、洒油机、摊铺机、和压路机的规格、性能和运转性能进行检测检查。正式开工前,应根据计划和设计的混合料配合比铺筑实验路段,以确定合适的拌和时间和温度;摊铺的温度与速度;压实机械的合理组合;压实温度和压实方法;合理的作业长度等。
2、沥青的拌和与运输
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要根据配料级配,严格控制各种材料的用量以及其加热温度。拌和后要求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无离析或结团成块等现象。要求每隔一段时间,抽样做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矿料级配组成和沥青用量的检验。沥青混合料运输采用自卸汽车,运输过程中应注意混合料的保温,运输至摊铺地点时,要求沥青混合料的温度不得低于130℃。
3.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沥青混合料摊铺时,尽量采用整幅摊铺。在铺设的过程中,其纵向接缝,应留10-20cm宽暂不碾压,用来作为后续摊铺的基准面,并要求有10cm左右的摊铺重叠。在摊铺施工过程中,摊铺机械就安装自动找平基准装置,从而保证施工路面的平速度与厚度达到施工设计。在摊铺过程中,还应注意对摊铺温度,施工气温应不低于10℃,下雨时,禁止施工作业。在摊铺过程中,摊铺温度不能低于130℃,并不得高于165℃。
4.沥青混合料的压实
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包括压实机械组合、压实方式等。
(1)目前常用的压路机有三轮静力压路机、轮胎压路机和振动压路机三种,压实机械的组合要根据工程实际来选择。
(2)压实程序分为初压、复压和终压三道工序。初压时,采用6-8t三轮静力压路机碾压2遍,温度要求在110-130℃.初压后检查平整度和路拱。复压采用10-12t振动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碾压4-6遍,直至稳定和无明显的轮迹。复压温度要求在90-110℃。终压时采用6-8t振动压路机(关闭振动装置)压2-4遍,温度要求在70-90℃。碾压时,应由路两边向路中心进行,三轮压路机每次碾压要求重叠为后轮宽度的1/2,双轮压路机每次重叠宜为30cm,压实速度一般为2-3.5km/h。
三、水泥混凝土路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刚度大、强度高、稳定性好、养护维修费用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在道路工程特别是高等级、重交通的道路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混凝土板的施工工艺流程:
混凝土板的施工工艺流程为安装模板、混凝土拌和与运输、混凝土摊铺和振捣、表面修整与养生、接缝处理和填缝等。
1、安装模板
模板宜采用钢模板、弯道等非标准部位以及小型工程也可采用木模板。要求模板应无损伤、有足够的强度,内侧和顶、底面均应光洁、平整、顺直,局部变形不大于3mm,模板安装高度应与混凝土路面板厚度一致误差不超过2mm。在模板上预先作孔放置传力杆,传力杆与板面平行,间距不得超过1cm。
2、混凝土拌和与运输
混凝土拌和时严格按照技术指标和设计的配合比计量准确的拌制,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可能因蒸发和水化失水,颠簸使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影响混凝土的工作特性,应尽量缩短运输的距离与时间,特殊情况时,可以使用缓凝剂。
3、混凝土摊铺和振捣
将混凝土按摊铺厚度均匀地铺在模板中,摊铺多以人工为主,如果采用摊铺机械摊铺时,常用摊铺机械有刮板式、箱式、螺旋式等三种形式。混凝土的振捣可采用振捣机或内部振动式振捣机对混凝土进行整平和捣实,靠近模板处的混凝土,可以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补充振捣。
4、表面修整与养生
振实后的混凝土应进行整平、收光、压纹和养生。收光是使混凝土表面更加致密、平整和美观。压纹是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行车安全的重要措施。用纹理制作机对混凝土路面进行压槽或拉槽,使路面具有一定的粗糙度。混凝土养生可用洒水,薄膜覆盖、湿草或麻袋覆盖,养生时间一般为14d,养生期间禁止通行。
5、接缝处理与填缝
混凝土结硬后,应适时切缝。切缝时间应控制在混凝土获得足够的强度,切缝深度为板厚的1/3-1/4。混凝土板养生期满后应及时填缝,填缝内必须清扫干净并保持干燥。填缝材料为改性聚氯乙烯胶泥或橡胶沥青,灌注深度为3-4cm。
三、对路面施工进行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
1、对工程材料进行合理选择
对于道路路面施工进行质量控制,首要的环节就是把好施工材料关。集料是混凝土的基本組成部分,在材料控制中需要对其质量进行重点掌控。对集料的质量进行判断,主要是从视密度、压碎值与洛杉矶磨耗率等进行判断,对于粗集料进行选择时,要对其粒径大小加以注意,对于细集料选择时,要对其含沙量与含泥量进行严格鉴定。同时,还要注意选用新鲜集料,保证其稳定性与抗压性完备。
2、加强路面施工中的温度控制
在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时,温度常常会产生重要影响。在展开路面施工前,一般都要将混合料进行加热,使其温度达到使用需求。如果在施工中因各种内外因素出现施工间断,则在下次施工开始前,仍要将混合料加热到所需温度。如果混合料温度过高,会导致施工机械局部发生溶解,造成变形或磨损,而如果温度较低,就会在路面的表层上形成沥青胶和拉钩,对路面外观和质量都具有极为不利的影响。
3、对路面压实度进行严格控制
路面的压实度是影响路面施工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加以严格控制。在进行路面摊铺时,实际施工中摊铺机因最大摊铺宽度相较于路面宽度为小,常会造成摊铺间的交接,在施工中,要对交接处进行科学处理。在路面碾压中,要对碾压工艺加强重视,保证碾压工作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开展,并且要保证“紧跟碾压”的实现。另外,对于碾压的力道与速度要进行严格控制,保证碾压工作的合理性。
结论
整个道路工程项目的核心环节是道路路面施工质量,高质量的路面不仅满足了城市交通运输的发展,也保障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因此,必须要加强对路面施工各个环节的管理与控制,监理单位以及质量监督机构也要加强质量监督管理,齐抓共管,全面提高道路路面的施工质量,确保人们出行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强.浅谈提高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质量的措施[J].东南城市建设,2010,7.
[2]李永军.浅议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的不利因素[J].施工企业管理,2010(02).
[3]张耀扬.工程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的分析与处理[J].中国科技信息,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