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我国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逐渐开展,全科医师培训工作已经初具规模,培训相关问题也逐渐展现。通过分析河北省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实践阶段的情况、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管理制度、培养合格的师资及加强技能训练等可行措施,以提升全科医师临床实践阶段的培训质量,为我国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机 构】
:
050000 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医务处,050017 石家庄,河北省全科医学师资培训中心,050000 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医务处,050000 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医务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逐渐开展,全科医师培训工作已经初具规模,培训相关问题也逐渐展现。通过分析河北省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实践阶段的情况、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管理制度、培养合格的师资及加强技能训练等可行措施,以提升全科医师临床实践阶段的培训质量,为我国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其他文献
选取4 129例健康体检人员进行横断面研究,其中男性2 649例、女性1 480例,平均年龄(49.1±11.3)岁,对其体检数据进行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糖尿病关系的单因素分析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组Hp感染率45.6%(706/1 549),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的39.0%(1 007/2 580)(P<0.05);新诊断糖尿病组Hp感染率最高为47.9%(470/981),
目的探讨360°评估在社区全科师资教学能力评价中运用的可行性。方法2014年1—3月,采用自行设计的全科师资教学能力360°评估表,对上海市徐汇区3家社区教学基地的39名全科师资进行360°评估,分别由师资本人、2位管理人员、2位同事、2位护理人员和2位学员对其在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常见病处理能力、临床技能及社区适宜技术、教学能力、个人综合素质与能力5个维度进行评估。结果共收回评估表343份,应答率
目的探讨髋部骨折术后内科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327例入住骨科并行髋部骨折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住院期间是否出现内科并发症为标准,将患者分为并发症组(54例)和非并发症组(273例)。平均年龄(75.1±15.6)岁,其中女性213例(65.1%),股骨颈骨折129例(39.4%),粗隆间骨折198例(60.6%)。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
炎症性肠病是终生性的慢性疾病,病因尚不明确。诊断缺乏金标准,需结合临床表现、内镜和病理组织学进行综合分析。临床表现多样,肠外表现及并发症多发。大部分患者需要手术治疗和药物长期维持,其治疗方案需个体化,涉及消化内科、肛肠外科、普外科、营养科甚至心理科等多个科室,需要多学科团队(MDT)协作共同完成此疾病的诊治。通过介绍MDT的职能及其在炎症性肠病中的应用,为临床医生应用MDT诊疗模式诊治疾病提供参考
为了解有上消化道症状的糖尿病患者近端胃的功能受损情况,顺序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54例糖尿病患者,按照是否有上消化道症状分为有症状组(26例)和无症状组(28例),以同期纳入的健康志愿者(21名)为对照组,分别用饮水法联合B超法对3组近端胃的功能进行测定,测量其饱感阈值饮水量、最大耐受饮水量及对应的近端胃的周长、面积,并求差值。有症状组患者的饱感阈值饮水量、最大耐受饮水量显
缺血性脑卒中(IS)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社区常见疾病,其高发病率、高患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状况。近几年来,在IS/TIA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及急性期治疗方面均取得了很多进展。本文对IS/TIA的防治进展作简要介绍,重点突出全科医生在上述患者处置中的策略。
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我国最常见的脑血管病类型。有效的二级预防是减少缺血性脑卒中和TIA患者死亡率、复发率和致残率的重要手段。本文对缺血性脑卒中和TIA患者二级预防中血压、血脂、血糖、吸烟和生活方式的管理以及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做一介绍。
回顾分析2009年11月至2012年7月参与个案管理服务的25例个案管理记录,个案管理员通过个案记录回顾与案主接触的整个过程,自我评价与案主建立关系的优劣,分析在与案主接触的过程中对建立关系有利或不利的方法或技巧,并对这些因素进行统计,从中总结促进或阻碍专业关系建立的因素。结果显示,个案管理员及时的支持鼓励与肯定、成功地协调服务、主动关心、不断地树立信心和希望在有利于专业关系建立的方面应用分别达到
目的探讨内镜下经皮胃造瘘术(PEG)对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和减少经胃管鼻饲相关并发症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65例PEG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术前、术后的营养状态指标及经胃管鼻饲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PEG术前的血清白蛋白、BMI、上臂肌围分别为(29.2±3.2)g/L、(18.0±1.0) kg/m2、(21.1±1.9) cm,术后1个月分别为(32.9±3.0)
为探讨腘动脉逆行穿刺在下肢动脉硬化跨大西洋学会间共识(TASC)C/D级病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回顾性分析35例下肢动脉硬化患者病例资料,男28例,女7例,平均年龄(72±8)岁;Rutherford分级3级23例,4级8例,5级4例;术前踝肱比(ABI)平均0.35±0.14;CT血管成像(CTA)病变长度平均(18±5)cm。结果显示,35例技术成功率100%;穿刺时间平均(6±4)min。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