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为何闭关锁国

来源 :今古传奇·双月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sd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757年,一道圣旨从京城传到沿海各省,下令除广州一地外,停止厦门、宁波等港口的对外贸易,这就是所谓的“一口通商”政策。这一命令,标志着清政府彻底奉行起闭关锁国的政策。200多年来,乾隆的这道圣旨一直被视为是导致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的祸根。那么,当时正值鼎盛时期的大清帝国,为何会有这种举动呢?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明朝败亡后,郑成功等政治势力一直矢志反清复明,并长期依靠海上力量与清朝周旋。据史料记载,一些西方人士曾直接参与南明政权与清朝的军事斗争。而郑成功也曾向日本的德川家族请求过援助。因此,自清朝立国以来,就一直厉行闭关政策,只不过在乾隆之前,其主要意图是隔绝大陆与台湾郑氏抗清力量的交往,并防范新的反清力量集聚海上。
  乾隆即位后,在海禁方面基本上沿袭了先祖的政策。18世纪中葉,以英国东印度公司为首的西方商人,一直强烈渴望寻找机会打开中国市场,不断派船到宁波、定海一带活动。巧合的是,乾隆十分热衷于到江南一带巡游。据说当乾隆第二次南巡到苏州时,从地方官那里了解到,每年仅苏州一个港口就有1000多条船出海贸易,其中竟有几百条船的货物卖给了外国人。乾隆还亲眼看到,在江浙一带的海面上,每天前来贸易的外国商船络绎不绝,而这些商船大多携带着武器。于是在1757年南巡回京后,乾隆断然发布了那道著名的圣旨,并规定洋商不得直接与官府交往,只能由广州十三行办理一切有关外商的交涉事宜,从而开始实行全面防范洋人、隔绝中外的闭关锁国政策。
  就在乾隆闭关锁国的圣旨发布后不久,一起由英国东印度公司挑起的讼案,又进一步坚定了乾隆的决心,这就是轰动一时的“洪任辉事件”。
  英国人洪任辉,原名詹姆士·弗林特,当时是东印度公司的一名翻译。1755年,在东印度公司的指示下,洪任辉曾带领商船前往宁波试航。
  闭关锁国政策施行后,英国东印度公司不愿就此罢休,指示洪任辉再往宁波试航,如达不到目的,就直接航行至天津,设法到乾隆的面前去告御状。在天津,洪任辉通过行贿手段将一纸诉状送到直隶总督的手中,并由后者转呈乾隆御览。
   洪任辉在诉状中控告粤海关官员贪污及刁难洋商,并代表东印度公司希望清政府改变外贸制度。乾隆看了他的诉状后,勃然大怒。他认为洪任辉所作所为不但有辱天朝的尊严,而且怀疑他是“外借递呈之名,阴为试探之计”。结果,洪任辉被驱逐出境,而那位替洪任辉代写诉状的中国人,竟落了个被斩首示众的下场。
  “洪任辉事件”发生后不久,乾隆感到要防止外商侵扰,除了将对外贸易限制于广州一地外,还必须加强对他们的管理与防范。1759年,朝廷又颁布了《防夷五事》,规定外商在广州必须住在指定的会馆中,并且不许在广州过冬,不得外出游玩,甚至还特别规定“番妇”不能随同前往;而中国商人不得向外商借款或受雇于外商,不得代外商打听商业行情。
  在此后的近百年间,为了打破封闭的中国市场,欧洲诸国如沙俄、英国等国曾多次向中国派出使团,试图说服清朝皇帝改变闭关锁国的国策,但都无功而返。其中,1793年英国向中国派出的马戛尔尼使团,无疑是最著名的一次。尽管英国为了达到外交目的,进行了充分的准备,甚至不惜委曲求全,但乾隆皇帝在给英王乔治三世的回信中却表示,中国物产丰盈,无所不有,不需要增强对外贸易,从而彻底关上了中国的大门。最终在几十年后,双方不得不通过另外一种方式解决问题。
  (责编:陈毓婧;来源:《1757年:中国彻底闭关锁国》《环球时报》2006年5月23日;作者:杨红林)
其他文献
德军绝不是世界上唯一一支嗑药的军队,法军、俄军、英军都用过药物或酒精,来提高士兵的精神或克服战争恐惧症。如此普遍的军中嗑药和饮酒现象,只能说明战争之恐怖,正是人类生命中最不能承受之重。  战场上的小药片  很多资料显示,二战期间,纳粹德军会给士兵发放毒品。  1939年9月1日破晓时分,希特勒按下了战争电钮,纳粹德军入侵波兰。11月9日,波兰前线一名19岁的德军士兵给远在科隆的父母写信说道:“这里
期刊
1941年6月22日,在经过一轮轮战术、情报的博弈后,德军如决堤洪水全线向苏联发起大举进攻。德军兵分三路长驱直入,仅一个月,德军占领的苏联领土相当于法国领土的两倍。其中南方集团军群兵锋直指基辅,想要一举“擒住俄国的双脚”。   1941年7月7日,基辅战役爆发。这片面积约13.5万平方公里的包围圈,成为苏联6个集团军的惨烈坟场。苏联士兵用生命撕开德军一道防线,前面是另一條更坚固的德军防线。普通士兵
期刊
据不完全统计,二战期间,共有四五百名中国人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了苏联反对德国法西斯和日本军国主义的战争。2015年5月7日,习近平在出席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前夕,在《俄罗斯报》发表题为《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署名文章,回顾了中华民族热血儿女和俄罗斯人民在反法西斯和军国主义的战斗中相互支持、相互援助、并肩战斗的历史。  李特特:成为轻机手枪手  在抗日战争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中国共产党
期刊
今年81岁的徐万智是常德市日军细菌战受害者协会常务副会长。从1997年开始,他就开始了长达20余年的诉讼,走村入户,起早贪黑,搜集日军细菌战的罪证。让徐万智担忧的是,参与对日细菌战诉讼的原告已有2/3去世,“我怕等受害者全部去世了,这段历史就再也没人知道了”。  一年内5个亲人死于鼠疫  熟悉徐万智的人都说:“徐老80岁了,在田埂上比小伙子跑得还快。”  徐万智原籍常德汉寿县聂家桥乡雷家坡村,距离
期刊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有那么一群人,伴随着一阵阵汽笛声,义无反顾地踏上了从内地前往雪域高原的列车,把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西藏。他们亲身参与建设并亲眼见证了西藏的发展变迁。对于他们来说,自从穿上军装告别亲人,自从站在边防远眺家乡,这片亘古的高原,就成了他们精神上的故乡。即使后来转业返回内地,他们也从未放下过西藏军人的信念、荣誉和责任。   2020年8月28日至29日,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
期刊
1944年8月8日,衡阳在日军47天的轰炸后,沦为焦土。当时,赶去增援的汤毓云和他所在的第79军第582团站在衡阳南郊的荒地上,看得清清楚楚:一团火腾空而起,将整个西天映成血红。“只要再前进一步,就可能与守军取得联络。”汤毓云说,“这是我所经历的衡阳保卫战,是一种隔岸观火的经历。”  日军第二次进攻衡阳的消息,引起了蒋介石的注意,他电令第九战区第62军由衡阳西北郊猛攻敌背,第79军协同第62军向衡
期刊
苏德战争中,成千上万的苏联红军和德国士兵死亡,他们的尸体却未来得及掩埋。有一个德国人默默从事着这项工作,他将这些士兵的尸骨从地下挖出来再埋到公墓里,几十年来,始终如一。  欧文·科瓦尔克是一名德国人,他站在德国东部边境广阔的奥德河平原的边缘,慢慢把铁锹踩进泥泞的土地里。经过10分钟的挖掘,铁锹碰到一个坚实的东西。他又铲了一铁锹泥土,下面露出了一只皮革军靴,军靴里面残留着一截腿骨。  科瓦尔克说:“
期刊
列宁格勒,“这座城市的每一块石头都记得列宁”。希特勒妄图用饥饿和恐怖征服这座城市,他咬牙切齿地说:“要把列宁格勒从地球上抹掉!”面对困境,守卫列宁格勒的指挥官朱可夫毅然决定:即使战至最后一人,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也要守住列宁格勒。   列宁格勒工人以极大的热忱冒着炮击和轰炸,忍受着饥饿,废寝忘食地工作,甚至饿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自1941年9月德军兵临城下之后,尽管德国人能够从望远镜里看见城里教
期刊
国家部委有几十个,除卫生部之外,毛泽东从没有提出过可以当别的什么部的部长。他为何单单提出“我可以当卫生部长”呢?早在江西革命根据地斗争时,毛泽东就将“建设较好的红军医院”看成巩固根据地的三个方法之一。延安时期,毛泽东在重视边区的军事工作、经济工作的同时,也重视文化卫生工作,高度关注中医。早在1944年5月,毛泽东的《在延安大学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就曾提出:“每个乡要有一个小医务所,边区一共一千个乡
期刊
1955年2月28日,航行在加勒比海的哥伦比亚海军卡尔达斯号驱逐舰,遭遇狂风巨浪致8名水兵落水并失踪。悲剧发生两小时后,该舰准点到达卡塔赫纳港,对海难者的搜寻工作立即展开。4天后,搜寻结束,失踪水兵们被正式宣布死亡。然而,又过了一周,一名气息奄奄的水兵出现在了哥伦比亚北部一处荒僻的海滩上……这名海难幸存者名叫路易斯·亚历杭德罗·贝拉斯科,获救后他被授予民族英雄称号。他是怎样在一只随波漂流的筏子上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