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产后关爱服务在门诊人流术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cool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流产后关爱服务在门诊人流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诊治的门诊人流术患者6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口头健康教育模式,试验组采用流产后关爱服务,对两组患者的避孕知识知晓率、半年内重复流率、坚持和正确采用有效避孕措施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术后1个月避孕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个月坚持和正确采用有效避孕措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半年内重复流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流产前对避孕知识了解程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门诊护理后均得到明显提高(P<0.05),且试验组提高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流产后关爱服务在门诊人流术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有效提高患者对避孕知识了解情况,促进患者坚持和正确采用有效避孕措施,降低流产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关键词:流产;关爱服务;门诊人流术;应用效果
  据世界卫生组织相关统计表明,全世界每年进行流产的女性大约有四千万左右,并具有很高的重复流产率,流产群体也越来越年轻化,特别是在大城市中,导致这一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女性缺乏对避孕相关知识的了解和重视,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女性对避孕相关知识的了解以降低重复流产率对于提高女性的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本文旨在分析流产后关爱服务在门诊人流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特收集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诊治的600例门诊人流术患者进行分组试验,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诊治的600例门诊人流术患者,所有患者均排除生殖器畸形、生殖器肿瘤、精神行为异常、心血管疾病病史、各种慢性病、病理因素行人工流产,按照抛硬币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0名,试验组年龄19岁-38岁,平均年龄(24.15±11.35)岁;对照组年龄18岁-39岁,平均年龄(24.89±11.39)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各项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不具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口头健康教育模式,试验组采用流产后关爱服务,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是术前咨询服务,应由经过流产后关爱服务培训的专业医护人员在专门的单独诊室实行对妇女及其伴侣进行一对一咨询服务,详细了解患者的婚史、病史、流产史、常用避孕方法等;其次是生殖健康知识教育,充分利用多媒体等设备为患者查看女性生殖解剖图,并以此开展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的教育,从而提高患者对病情相关知识的了解;再次是宣教人工流产的注意事项及其危害,及时为患者讲解术中可能发生常见的如麻醉意外、阴道大出血、人流不全等;最后是协助流产后立即落实有效的避孕措施分析不安全避孕方,并给与患者讲解常规避孕药、节育环、避孕套等避孕方式及其注意事项。
  1.3效果判定标准
  对所有患者实施为期半年的随访,并为患者发放一份医院自制的流产后关爱服务调查表,对两组患者的避孕知识知晓率、半年内重复流率、坚持和正确采用有效避孕措施[2]进行分析对比。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对流产和避孕相关知识了解程度进行评分和对比分析,评分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问卷调查由医院自行设定,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了解程度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SPSS18.0软件分析,以率(%)表示计数资料,比较经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术后1个月避孕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个月坚持和正确采用有效避孕措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半年内重复流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见表1。两组患者流产前对避孕知识了解程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门诊护理后均得到明显提高(P<0.05),且试验组提高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见表2。
  3、讨论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大部分女性患者对人流术的危害、避孕相关知识都比较缺乏,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一些人则存在抱有侥幸心理而未采取避孕措施,即使避孕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比如通过体外排精、计算安全期等混合方法;一部分女性患者在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服务与引导,依然暴露在意外妊娠的高风险下,其获取避孕知识的渠道主要是网络、广告、朋友,而很少从医务人员获得全面的健康指导。通过本次研究可以看出,接受流产后关爱服务组术后1个月避孕知识知晓率98.67%,显著高于未接受流产后关爱服务的对照组的79.33%,由此提示流产关爱服务能有效提高育龄妇女避孕知识的知晓率。
  在实施人工流产后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则很容易出现再次受孕,据有关临床统计表明,早期流产后两周即可恢复排卵,最短时间为十一天,而大约有四分之三的流产后女性在术后六周完成排卵,而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大约有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女性患者在人流术后三周左右便恢复了性生活,而超过百分之五十的年轻流产女性表示术后不能杜绝性行为[3]。
  据有关临床统计资料表明,继发不孕不育患者中超过百分之八十存在人工流产史,如果患者半年内重复流产或者存在多次人工流产则属于高危流产,大约占据了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以上[4],大大提高了流产的危险性,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术后未能主动并坚持使用有效避孕措施。
  本文主要采用分组对照的形式,对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诊治的600例门诊人流术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本次研究可以看出,流产后关爱服务在门诊人流术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有效提高患者对避孕知识了解情况,促进患者坚持和正确采用有效避孕措施,降低流产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参考文献:
  [1]项雪英.健康教育在门诊人流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2,11:112-113.
  [2]王明香,万金华.流产后关爱服务在计划生育门诊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3,18:154-156.
  [3]黄小凤,周玉红,张茂玲,李洁明,龙璐璐.流产后关爱服务在门诊人流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3,23:54-55.
  [4]习永霞,黄晓蓉,赵静玲.流产后关爱优质服务护理的体会[J].环球中医药,2013,S1:200-20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研究临床上对心房颤动并发脑栓塞较好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0月到2013年12月门诊房颤并脑栓塞病人30例,采取对房颤并脑栓塞患者进行脑保护,改善血液循环,抗凝,扩血管等方案治疗。结果2例因肺部感染并大面积脑栓塞死亡,16例痊愈,12例好转。结论 脑栓塞是引起心房颤动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对心房颤动高危病人预防和治疗并发症的关键是进行抗凝治疗。  关键词:心房颤动;脑
期刊
2014年1月~2014年8月,我们共收治妊娠合并肝病患者32例,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妊娠合并肝病患者32例,年龄22~38岁,初产妇27例,经产妇5例,单胎25例,双胎4例。其中轻度肝炎16例,重度肝炎6例,重症肝炎4例,妊娠急性脂肪肝3例。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本组轻度和重度肝炎组22例均系妊娠晚期并自然临产,除有4例因产科适应证而行剖宫
期刊
摘要:目的:重点探索剖宫产子宫疤痕处妊娠患者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1月初至2013年12月底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剖宫产子宫疤痕处妊娠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三组,甲组30例患者给予清宫术,乙组30例患者给予药物治疗,丙组30例患者采取经腹手术治疗。结果:甲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86.67%,乙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86.67%,丙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100%。甲组的不良反应发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的临床疗效以及给予的护理措施。方法:收集我院自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ABO溶血新生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和黄疸消退时间。两组患者均给予家长健康教育,密切观测患儿病情变化等临床护理。结果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影响CT头颅血管造影(CTA)三维重建质量的各种因素及其临床应用进行探讨。 材料和方法 50例均因神经系统症状就诊,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50-65岁。采用GE6层螺旋CT进行CTA.。层厚1mm,螺距1。三维重建处理采用最大强度投照法(MIP)和表面掩盖显示法(SSD),并采取多个角度观察、分析,回顾性研究成像质量及临床应用。 结果 50例CT血管造影(CTA)均能显示颅底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5月~2013年6月收治的96例肺癌化疗患者资料,按其就诊的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基础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化疗前、中、后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护理干预,治疗组骨髓抑制22例,消化道不良反应30例,神经毒副反应19例,过
期刊
摘要:目的:对药物联合结膜移盖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166例,按其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85例和对照组81例。治疗组采用药物联合结膜移盖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有效和有效共81例,总有效率达95.3%,对照组疗效显著有效和有效共64例,总有效为79%。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慢性支气管炎发作的影响因素及匹多莫德对其的治疗作用,为预防和控制慢性支气管炎提供正确严谨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20例作为调查对象,随机分为匹多莫德治疗组和常规对照组,每组患者60,两组均给予相同的药物治疗和常规治疗,即:初期以控制感染、祛痰为主,加用平喘、吸氧、戒烟等常规治疗。匹多莫德治疗组额外服用匹多莫德口服液,观察治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手工法检测尿常规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50份尿液标本,分别行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手工法检测,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红细胞阳性率稍高于显微镜手工法,但两数据对比(P>0.05),而显微镜手工法检测尿蛋白、白细胞的阳性率稍高于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两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手工法均具有较高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索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增加特殊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手术病人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为2011年3月~2012年3月住院的120例普外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病人在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同时对实验组病人增加特殊护理干预,观察病人的疼痛减轻程度和对止痛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经过常规护理干预后,两组病人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疼痛程度均有所减轻(p<0.05);实验组病人经特殊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