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学生情感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cail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但同时也是一个难点.现在一些学生一提到作文,就觉得无话可写,产生畏难情绪。如何改变目前学生怕写作文的现状呢?笔者认为首先应该激发他们的情感。因为情感是生活的积淀,情感是文章的灵魂,情感更是学生作文的原动力。只有引发学生的写作冲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习作情感,学生才能在激情满怀中写出具有生命力的文字。具体做法是:
   一、重视命题趣味,诱发学生的写作情感
   学生作文是倾吐生活积累的过程,是学生实际生活的反映。学生作文首先接触的是题目,只有题目新颖且有鲜明的色彩、饱满的感情,才能使学生的写作情感在心中激荡起来。反之,就会压抑学生的作文情感。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只有从儿童心底流出的命题,儿童才会以极大的兴趣对待它。"因此命题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实际的需要,必须符合学生学识的积累,必须触动学生纯洁的心灵,必须诱发学生稚嫩的情感,必须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命题时要注意"三性":
   (一)是启发性。从心理学角度说,好的作文题目应成为一种"诱因",能帮助儿童打开记忆库房的大门,激起学生习作的欲望。有启发性的命题不但能勾起学生对生活的回忆,使其在头脑中浮现出作为写作素材的各种各样的鲜明形象,更重要的是能开拓学生思路,令学生举一反三,由此及彼,产生联想,诱发他们潜在的情感。
   (二)是趣味性。爱因斯坦有句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所以,富有情趣的命题,能使学生产生"我要写"的积极愿望,引起创作激情。如《愉快的春游》《有趣的队活动》《看蚂蚁搬食》等等,这些命题跟学生的生活联系得很紧密,让学生看到题目脑海中就能浮现出当时的情景,使他们有东西要写。
   (三)是灵活性。叶圣陶先生说过,命题作文是"不得已而为之","学生所写的,必须是学生积蓄的"。因此我们在命题时要注重灵活性,可采用"半命题...’自由命题"等形式,使学生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需要,按照自己的爱好,拓宽思路,畅所欲言,真正做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可以把作文命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实质上也是让学生自定写作思路。如进行命题"竞赛,比一比看谁的题目让人一看就喜欢,一见就想写,以此来调动学生写作的热情。
   二、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
   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有效进行教学的主要条件。"教师要想克服学生对作文怕写、厌写的畏难情绪,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就必须创设一个民主、和谐、愉悦的写作心理环境。"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只有受到环境的感染时,人才会产生相应的情感,激发学生表达这种情感就需要语言或文字了。因此,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这样,学生写出的文章,才有生活气息,有真情实感,才能避免写空话、假话的弊端。
   创设情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趣味因子,诱发学生的写作动机。一方面,在平时要有目的地收集课本上有关作家、诗人的生活经历、写作成就的故事,向学生介绍并让学生联系作家、诗人的成才道路,学习名人精神,激发写作热情。如讲到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名句,我就适时穿插了诗人数次锤炼"绿"字的故事。另一方面,依据教材中给出的环境、情节、人物,有时配上乐曲,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故事续尾、诗歌改写:切换角色等富有个性新意的作文创作。如读了《凡卡》后写《凡卡的梦》,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写《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教完《狐狸和乌鸦》一课后,写写乌鸦的肉被狐狸骗走后会怎么样。
   三、借助范文欣赏,诱发习作兴趣
  现行的语文教材,编排非常科学,它能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同时得到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每篇课文都是极好的范文,通过对范文的学习使学生欣赏、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叙述方法,还积累了大量的好词佳句。学生如果能借助范文,及时地应用到实践中,写一些随笔、练笔、读后感,甚至可以仿写、改写、续写。如学习《黄果树听瀑》一文,学生被这篇抒情散文所感染,品味它的词句优美,结构独特,描写激荡人心,而改写成诗歌或仿写它的美感文,颇有成效。又如《桂林山水》一文,作者以优美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桂林山的奇、秀、险,以及水的奇丽多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桂林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学生颇受启发,学生通过多次练习,只要一看到感受颇深的文章就想写些什么,诱发习作的内驱力,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四、加强作文评改,深化学生的写作情感
   实践表明,学生了解学习结果比不了解学习结果更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的情感,促进学习的进步。
   首先,在修改上要坚持自主性,即教师要把修改权还给学生,在修改过程中教给学生先增后删法、诵读法、请教法、搁置法等有效的自改方法,培养自改的习惯。在批改上要坚持激励性,要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为准则,以赏析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劳动成果,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对学生的评价要因人而异:对优等生要严格要求,好中求新,好中求异;对中下等生要放低要求,以鼓励为主。对学生中出现的佳作或进步较大学生的文章,要给予肯定与赞赏,可通过记分、加星、点评等方式予以表扬。
   其次,教师要将"课后评改"更多的变为"当堂评改",让学生在老师面对面的指导下接受评改,提高写作水平。对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说,当堂采用圈划法、商量法、高分法,奖励法的评改措施,其收效甚佳。從师生参与评改的形式来看,有教师示范评改,有根据教师批语和符号自改,有学生之间的互改,还有师生集思广益的集体评改。
   在评改形式上,变"一人读一人评,优劣褒贬一人定",为"个个读者觅佳篇,篇篇作者有知音"。利用儿童善于模仿、进取心强的特点,学生在互相传阅过程,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发现肯定他人的好文采、好构思、好品行、好习惯,互赞互学,互促共进。这样,教师与学生群体对习作中的闪光点,将会有睿智的发现、热情的赞许和精当的评点,能使学生充分看到自己的潜力,欣赏到自己智力活动的成果,在愉悦中激励追求,鼓起奋进的风帆,钟情于习作这片充满温情的舞台,达到和谐习作的最高境界。
其他文献
摘要:阅读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师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我们要采用学生喜欢的阅读方式,培养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运用语言,积累词句,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阅读兴趣 阅读能力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云:"书读百遍,
内容提要:课堂教学有两个要点:合宜的教学内容,有效的教学设计。高效的课堂教学立足于透彻的文本解读,这就要求教师在读课文时,能解读出教学内容、课文类型、知识体系和三维目标,并进一步读出学生所需,读出切入点。   关键词:内容 类型 体系 目标 学生所需 切入点      新一轮教改的主题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就要打造高效课堂,而高效课堂要从有效备课开始,透彻"解读"课文是有效备
摘要:作为拥有华夏五千年文明悠久文化背景的我国来说,语文教育一直是一项备受重视的课程之一,但是随着近年来世界经济以及文化的逐步一体化的转变,我国语文教育事业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这一现状我国语文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中专语文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教学理念以及思想才能够改变这样的局势,为我国中专语文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文化背景 语文教育 教育工作者 中专语文    一、中专语文教育
【摘要】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观察的指导,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提高观察能力。  【关键词】激发兴趣 明确目的 指导方法 培养习惯 提高能力     观察是构成作文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的因素,学生作文的素材主要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学生只有具备了必要的观察能力,对生活有了深切的感受,才能把丰富的生活如实地反映出来,不熟悉的生活是很难写好的。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观察的
【摘 要】:在作文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源头"就是我们的五彩缤纷的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真正的创作源泉吧。  【关键词】:小学教师 注重 培养 写作 兴趣 技巧      现在大多数小学生在提笔作文时都发愁,觉得无事可写,无话
一、课题的提出   生活中有美,古诗教学中也有美。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这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学生近距离接触、感受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它是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的一个切入点,尤其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70首古读词,都是历代名篇,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体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小学古诗的教学,对于小學生认识到高尚情操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必须充分利用这一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 实践活动 提高能力     语文实践活动,是将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应用,又在应用中获得新知,提出问题的过程。分析学生的学习活动,我们可以发现,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以学生的认知结构为核心的,经历获取知识(信
从教二十年,我不折不扣地在语文领域摸爬滚打二十年,一直以来,自以为还能胜任,虽不是桃李满天下,却也是一路的汗水,一路的芬芳。只是近年来,走进课堂,面对学生,我却无所适从,只剩下了苦心经营了。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调查过,只有20%的同学对语文感兴趣,只有10%的学生喜欢读书,认为读书可以让人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体会到人类情感中的真、善、美,而大多数的学生认为语文就是学习一些字词和课文。语文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改变当前阅读教学现状,全面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已迫在眉睫,我经调查研究提出如下加强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对策:一、立足课堂教学,教给阅读方法; 二、扩大阅读范围;三、培养阅读兴趣,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   关键词:农村初中 阅读教学 困惑 策略      阅读教学,历来都被认为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2005年8月1日现代教育报,有一个十分醒目的标题"语文教育怎样找到回家的路",这是新生代教师语文教育论坛的一个重要问题,同年7月23日至25日人,来自全国的优秀中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教育专家,一线教师,在北京济济一堂,以"珍视传统,反思今日,循故求新,激浊扬清"为主题,共同探求新课标下语文教育怎样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改革与创新。新语文代表人物韩军的报告《除旧布新,返本归真--新语文教育的六大理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