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的诱惑

来源 :中学生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la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室里正在播放着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米切尔曾做过一个实验——棉花糖的诱惑。这个实验讲述米切尔及助手们招募一批学龄前的幼儿,要求幼儿在规定时间内控制自己不能吃掉棉花糖,那样就可以拿到两块棉花糖作为奖励……实验室如实记录下来的各种幼儿表现引得同学们阵阵笑声。
  我把时光拉到14年后,略带神秘地说:“亲爱的伙伴们,你更看好实验中哪个孩子的将来?”同学们对着镜头回想,很快他们认为“非他莫属,那个想尽各种办法控制自己拿到两颗糖的帅男孩”。
  第四组有同学脱口而出:“小舍才有大得,懂得自我约束的人,想必这样的人将来会更有成就。”
  果不其然,这个实验后续14年的跟踪发现:那些能等待并最后吃到两颗软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仍能等待机遇而不急于求成,他们具有一种为了更大更远的目标而暂时牺牲眼前利益的能力,即自控力会更强。
  而那些迫不及待只吃1颗软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当欲望产生的时候,无法控制自己,一定要马上满足欲望,否则就无法静下心来继续做后面的事情。这就是有名的延迟满足实验,看来自控力对于成功来说很重要。
  两三岁的孩童,因为额叶发育不完全、不能自我控制,中学生的自控力已经无关生理因素,有的只是一场心理的较量。我引导同学们进行自我觉察,在生活学习中,“我”时常能够感受到诸如此类的哪些心理较量?比如:
  自习课的铃声已经响起来,值班教师刚刚巡逻好教室离开,前桌还在高声阔谈,他转身好像要跟我说个事情,我要不要接话呢?
  某天假期,刚坐定打算学习,想起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昨晚刚更新,要不要看呢? ……
  同学们类似的经历不胜枚举,我注意到每一次分享,班级里总有人会心一笑。一句同道中人,顿时有种“时尚爆款”的感觉。这些干扰源它可能是物,是人,还可能是脑中的一个想法……我们可以借用任务探索单,根据自己选定的一日作息表来探索各个时间段里的干扰源有哪些,群策群力找出这些干扰源。同时,按照0-5分评出干扰程度,并小组讨论产生哪些实际影响。
  大锡直打哈欠,用身体语言告知大家,此刻困意来袭。“昨晚没预习,今早上课犯困走神,干扰指数有3分。另外,晚自习的干扰也不少,开会,同学问问题,自己遇到难题不想做作业了,这些叠加起来至少有4分左右吧!结果就是一个字——惨,作业写不完,回家继续开夜车……”
  桃子直言别跟进退两难的住校生比惨,摸着额头说:“室友间的各种八卦,我不参与,显得我孤僻;我参与,我就根本停不下来了。结果两个字——更惨!休息和作业全歇菜,影响值至少5分。”
  走读生徐杰打出3分影响值,他说:“走校生的生活更是飘摇,同学求带个生活用品呀,路上来回的时间,家里琐事,娱乐项目……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让人心烦!
  就这样,走读生和住校生兵分两路,你一言我一语根据自身作息特点找出生活学习中的干扰源,可谓五花八门:①懒 ②休息不好,上课犯困 ③没有预习,听不懂 ④聊天,买东西,闲杂事物,没有合理安排时间,变得忙乱。⑤突发事件,比如:学生会开会,遇到难题,运动会同学们兴奋聊天……扰乱原先的计划与安排,影响着生活学习的效率。
  面对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干扰君”,有人通常是胜利方,有人总是被打败的那一位,这其中最大的区别在于自控力水平。幸运的是,自控力是可以跟肌肉一样训练的。
  我请各小组以干扰源为突破口,合力寻找提升自控力的妙招,并把关键词记录在探索任务单自控力栏。有同学说把要事排在前面,用“时空距离法”控制欲望,有同学提议创设好玩儿的监控方式,比如发帖、制作表格、告诉老师等……于是,类似“提前规划、轻重缓急”“预期评估、远离干扰”“对话梦想、鼓励自己”“抛弃理由、奖罚分明”“寻求监督,坚持到底”这些关键词在师生对话、生生互动中诞生了,在这场心理的较量中感觉自控的能量在一点点向外扩张……接着同学们参与实戰演练,每组邀请一名同学代表干扰君,邀请建议者代表自控力,其他同学可做观察员或参与演出心理剧真实呈现击败干扰君的心路历程。

组1:组员报幕


  干扰情景:午休期间,寝室里,正做着下午化学课要分析的习题,室友在聊我的idol张艺兴。人物:干扰君扮演者/李莉 自控力扮演者/王明
  干扰君:我很喜欢张艺兴,上周末他的娱乐新闻都来不及看,赶紧跟她们聊聊呗!
  自控力:化学作业更重要紧急,必须要先完成,寝室里的其他同学也没完成,提醒下会更好。(重要的事情先做)
  干扰君:轻重缓急是很重要,可还是想聊一会儿。(做为难状)
  自控力:那规定一个时间节点,比如5分钟内结束话题。(规定时间节点)
  干扰君:不错的建议!

组2:组员报幕


  干扰情景:假期,在家里,失败了两个寒假的运动减肥,计划一次,失败一次。人物:干扰君扮演者/李欢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其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数学学科需致力于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一方面,目的是为了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另一方面,目标则是为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发展,如此方能满足当代社会对数学课程的教学要求.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教学过程  不同的学科,其对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亦不尽相同.而就高中数学而言,其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应当立足于逻辑推理、演绎
【摘要】 受“知识本位”和“应试趋势”的影响,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为典型的莫过于“越俎代庖”式教学、“目中无人”式教学、“以点带面”式教学. 把学生当成“空瓶子”,尽往里“灌注充塞”. 小学数学教学呼吁换一种行走的姿态,体悟叶圣陶先生“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的教育内涵而力争理性突围:激发生命的个体潜能、弘扬生命的主体性、彰显生命的独特性.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理性突围;生命
“融错”是一门教学艺术.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让“融错”艺术走进课堂,使错误成为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既可实现高效教学,又能彰显课堂教学的宝贵价值,让“错误”生成“美丽”,成就教学精彩.  一、用微笑代替训斥——正确对待,正视错误  错误是学生积极动脑的真实反映,迸发着学生思维的光芒.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不要一味地训斥与责备,而是尊重和珍视学生的错误,微笑着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暴露思维
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即使多么精心预设,完美计划,仍会有意外发生.面对课堂意外资源,教师要注意充分利用,巧妙转化,让节外生枝处,自有暗香来.  一、化险为夷,让“意外”展现学生知识内化的探究性  “意外”,有时常令人惊喜.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将“意外”转化为学生自主探究的最佳问题,引领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和能力的綜合发展.  比如,在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时,笔者
【摘要】本文在研究大学数学教育衔接这一问题时,分析出大学数学教育是培养科研创新人才的关键环节,需要做好承上(与初高中基础数学教育衔接)启下(与学生日后工作实践衔接)的工作.  【关键词】大学数学;衔接;新课标  【项目基金】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概率在民办院校中实行三大模块的教学研究与探索”(2013B226)和武汉长江工商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大学数学与新课标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的研
【摘要】当前地方高校的数学类专业几何学方向开设课程种类、难易程度参差不齐,笔者根据在本科生几何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实践经验,给出了以“微分几何”为例的几何学课程教学和课程设置相关的建议和相对应问题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微分几何;高等教育;数学教学  【基金项目】本课题的研究受到湖北大学2018年度本科生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资助.  一、引 言  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高等教育也随之高速发展,由精英
摘要:为了考察白藜芦醇在多种体系中的稳定性和反应性能,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性研究温度、时间、紫外线和溶剂等对白藜芦醇稳定性的影响,跟踪白藜芦醇分别与酸碱、H2O2、DPPH·、铜离子的反应。结果表明:温度、时间、紫外线等都不同程度影响白藜芦醇的稳定性,紫外可见光谱跟踪到了酸碱、H2O2、DPPH·和白藜芦醇的反应。  关键词:白藜芦醇;稳定性;反应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中图分类号: TS2
摘要:研究太湖流域江苏省丹阳市主栽小麦品种氮磷钾推荐用量及养分吸收状况,为引导该区域科学施肥提供科学依据。应用改进的“3414”试验方案,设置梯度土壤肥力试验,研究氮磷钾配合施用对小麦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施用氮、磷、钾肥料与缺素区相比相对增产效果为氮>钾>磷。三元二次方程拟合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该区域氮、磷、钾肥料最佳经济施用量分别为188.1、65.7、104.0 kg/hm2。合理施肥
【摘要】数学的本质是思维的运动,通过剖析完成解题的思维,证实了数学概念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数学是很多学科的基础,这奠定了数学概念学习在各学科中的基础作用.本文利用心理学探究了中小学生的心理变化,以此作为依据,对练习铺垫法、“超能力”法和游戏趣味法三种概念导课法,给出了相应的科学解释.通过三种概念导课法的课堂实践,证实了它们的可操作性.通过分析三种概念导课法在中学导课应用中的利弊,为教师导课方法的
2005年1月19日,韩国当时还称汉城市的市长李明博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把汉城市的中文名称改为“首尔”,“汉城”一词不再使用理由是绝大多数国家都将“Seoul”按照与英文标记相似的发音来称呼,随着韩中两国的往来与交流日益频繁,“汉城”名称造成的混乱越来越多  随着19世纪晚期朝鲜在日本武力逼迫下开国,朝鲜半岛民族独立意识觉醒,民族主义兴起其民族主义的矛头首先指向了中国  甲午战争后,朝鲜王国摆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