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深入浅出”的艺术课堂

来源 :江西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iuyun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读2009年第6期《江西教育》(B版)中《李芳:编织瘦枝繁花的美丽》一文,我不禁感叹“艺术”这个词语厚重的文化力量!从字里行间,我深深地感受到:什么叫深入淺出,什么叫化抽象为具体,什么叫简单而高效,这些教育上难解的课题由李芳老师在45分钟课堂上演绎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令我赞叹不已。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发现规律、总结法则,自己仅需在这过程中提供丰富而具体的物质载体,作为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例证。教师应鼓励学生发表独立的见解,表达新颖的思路。只有这样课堂才会焕发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
  李芳老师的数学教学就是在教会学生发现规律、总结法则。在立体几何的三视图教学过程中,李老师采用形象化操作比喻,化难为易:三视图就是从三个不同方位看,从上而下为俯视图,从左向右为左视图,从前到后为主视图;在思想上分别将立体图压扁,并理想化,垂直的线缩成一个点,不考虑在压的过程中会变形。用这样形象的比方,引导学生去观察和思考,学生一双双困惑的眸子随即一亮,被难题阻塞的思绪也豁然开朗。正如李芳老师所说:“学生在欢笑中不仅掌握了知识,更有了联想记忆。这样获得的知识,无论是记忆,还是运用,都是最佳的。”
  课堂上,李老师经常询问学生:“你有什么不同意见?”“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她总是带着一种无比喜悦的心情与学生一起品味每一个问题和见解。正因为采用了激励、唤醒、鼓舞的教学艺术,她在课堂上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其中的奥妙。
  数学是比较抽象的一门基础科学,要想激起学生内心所具备的强烈的求知欲,必须首先唤醒他们的兴趣,从而使之积极、主动地阅读和操作学习材料,促进思维发展。在课堂上,李老师总能抓住契机,巧妙设计,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重视发挥学生主体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在讲解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时,李老师通过大屏幕巧妙地引入“清晨,太阳从地平面升起”“夕阳西下”等景象,引导学生思考: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景象,太阳可抽象为什么图形?地平线可想象为什么图形?这样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学生自然会容易理解圆和直线的三种位置关系。
  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的教学艺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正如李芳学校的校长所言:“让教学变得简单,源于她的不简单。”教师拥有这种智慧之美,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成,而是一个日积月累的成果,需要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去磨练,需要对本学科知识的长时间积淀。正所谓:厚积而薄发。这,便是这篇文章给我的启迪。(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复兴中学)■
  □本栏责任编辑 许雅健
  E-mail: xuyajian@126.com
其他文献
語言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无论是刚刚入学的学生,还是已有一定表达能力的学生,“说”的训练都不可忽视。学生都喜欢听故事、看故事,因此教师要充分抓往这个特点,通过听故事、接故事、编故事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先让学生听故事再复述。听是知识与情感的吸收和输入,教学中教师可给学生讲有趣的、生动的、有教育意义的故事,然后让学生分级复述。一级复述只要求学生在听完故事后讲出故事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新学期开学第一天,走进教室,我便看见大大小小的纸屑樱花般乱舞,然后散落在地上。顿时我的心 “咯噔”一下,像打翻了五味瓶,很不是滋味:这就是我要接手的新班级吗?他们就用这种方式欢迎新老师吗?  一阵思想斗争后,我还是面带微笑地走上了讲台。只见台下学生正用一种冷漠的目光注视着我,显然他们对我的到来不屑一顾。我向他们微微一笑。几个刚刚还在说悄悄话的学生在我沉默的微笑中端正坐好。“冬天還没有到,可我们班怎
一把坚实的大锁被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用它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轻轻地一转,大锁就“啪”的一声打开了。  铁杆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的力气也打不开大锁,而你却能轻而易举地把它打开呢?”  钥匙微微一笑,说:“因为我最了解它的心。”  多好的回答啊!一位哲人曾说:“人的内心世界如同一把锁,谁掌握了打开心锁的钥匙,谁就可以调动人的一切。”每个人的心,都有一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细细品味完《江西教育》(B版)2010年1-2月合刊,我的思绪一下子被打开,收获颇多。而其中孙海忠老师撰写的《我们距离幸福有多远》,更让我感触万端。文章以朴实无华的语言诠释着一个真理:有书作伴,方能幸福一生。确实,幸福人生需要读书,需要写作,需要反思,更需要在反思中实践,正如文中所说“没有任何借口”!  我立刻联想到朱永新教授在“教育在线”网站发表的《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开业启事》,其中明确投保条件
<正>随着数学课程课标的进一步修订,数学教学目标也由传统的"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逐渐发展为"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