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的中学生,似乎人人都有点业余爱好,钢琴、书法、国画,甚至健美操。有人为了兴趣,有人为了博有一技之长,不管周末小假,还是寒暑大假,父母们忙着为大家报各种艺术培训班。不过,下面这所学校,自己就开设有艺术选修课——
遂宁安居育才学校艺术选修课
专门的书画陈列室、教学楼走廊、教室,到处挂满了学生们自己创作的书法、绘画、摄影作品以及手工艺品,从艺术楼的大教室内还不断飘出阵阵优美动听的歌声、琴声。
从2006年起,学校总共开设了26门艺术类选修课,如美术、音乐、舞蹈等,供同学们凭兴趣自主报名参加。每周,所有学生至少会上2~4节选修课。
学校两周放一次假,中间不放假的周末,学校的“才艺展”便有滋有味地进行着,多是学生们的现场表演,POP(一种广告形式)班的同学们还提前做好大海报宣传,感兴趣的同学在吃饭、休息时间可以观看;每学期学校还会举行学生优秀作品展览,人人都有机会在广大师生面前秀一秀自己作品的风采。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每年都会组织书画组的同学们到乡镇、市区免费送新春对联。同学们事先准备的一千副还不够,小小书法家们便现场创作,一个场镇可以送出几千副对联。领到对联的村民们很高兴,他们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道连现在的大学生都写不出这么好的作品。
那些有艺术天赋的孩子们
康靖波:擅长书法
他六年级时开始学习书法。父亲毛笔字写得好,有时会教教他,最初他就在家里自己练练。到了中学,凭着专业老师的指导,和经常参加一些活动锻炼,他快速提高了自己的水平,现在隶书、行书都是他比较在行的。他凭一幅隶书书法作品刚得了“天池杯”全国少儿书画大赛金奖。初二时,还和其他五个才艺出挑的学生一起,在学校举办了个人展览。现在上选修课时,还常有同学向他求墨宝。
因为一手漂亮的书法,他自然是过年送春联队伍中的一员,他一天可以现场创作几十副,收到的人必定对他赞赏有加。有人夸过他:比一些书法经验丰富的老人都写得好。
他说,一个人长时间静静地练习书法,可以锻炼心态和意志力,他也确实培养成了谦和的性格。初二某个平常的课间,他走过课桌间隙时,不小心把同学的作业本蹭到了地上,没想到那位不讲理的同学完全不顾他的赔礼道歉,不留颜面地大声骂他,康靖波的心里颇不平静,但他按捺住了自己的冲动,及时把进一步争吵的嫩芽扼杀在摇篮中,最后小事化了。
张阳霄:擅长书法
抹平宣纸,折叠出写字所需的大小方框痕迹,仔细挑选毛笔,在砚台里倒上墨汁,张阳霄开始现场给大家创作书法作品。虽然他平时个性调皮,上课时常开小差,但一写起字来,认真的神情立马跃于脸上。“追求”两字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写好,在向老师的鼓励下,他一连写了好几张,楷书、隶书全用上了。写好后问他感觉怎样,他老实回答,有些紧张,呈现效果不是很好,有些笔法不到位。但在周围同学看来,他已经写得很好啦。
说起学书法的过程,跟康靖波一样,开始他的字也是由父亲教的,但贪玩的他刚写了两个字,就扔下笔跑出去玩,父亲只好捉着他的手,一笔一画地教。写得好一些后,他开始临摹名家字帖。五年级转到这所学校后,就在选修课上练习。
写字的时候,张阳霄还有比较曲折的心路历程:最开始下笔前,他有些激动,想起又要写一幅作品时,他感到紧张,等大笔几挥完成后,看着散发淡淡墨汁香的字,他又十分有成就感。
当他说出自己练书法的目的,在场同学全都忍俊不禁:“练习书法可以延年益寿,你们看,那些大书法家都活得久!”
最后,他给出了自己的建议:练书法时,要大气一点,莫太注意细节,否则写出的字会生硬。
周川:擅长书法
第一次上书法选修课的时候,小周川有些不以为然,和同学在课上说话,没想到遭到了老师的严厉批评,开始练字的时候,老师走到他的面前安慰他。感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安慰都是为了提高学生们的书法水平,周川从此上书法课都变得很认真。
学校艺术队在遂宁市内的犀牛广场举行宣传活动,很多路人凑过去观看。心灵手巧才气横溢的少年们现场写书法、作画、制手工艺品等送给观众们。周川写了两三幅字,台下很多人立刻举高双手,抢着说“我要我要”。
周川说到赠送作品时,在一旁耐不住性子的张阳霄抢过了话头:“你们都不担心自己的作品不被别人好好珍藏,被拿去烧掉或成了桌垫吗?”众人又是一阵笑。虽然有此“担忧”,但每次外出免费送作品时,大家仍然兴致高昂。
杜露:擅长国画
学了两年国画后,杜露凭借一幅《蝴蝶花》得到了“天池杯”全国少儿书画大赛银奖。
小时候,姐姐喜欢画画,杜露就跟在姐姐后面屁颠屁颠地拿着铅笔乱画,最开始的图案是“四不像”,后来用铅笔照着书上的图画和卡通动漫人物描摹。“非专业”的基础就这么打下了,现在看一遍、画过一遍的白描图案肯定能记住。有了选修课后,她开始学习国画。
每个班每学期要打造“教室文化”,杜露是他们班的首席执行官。教室顶梁前后四面都挂满了她的长幅梅花图,紫藤、竹、喇叭花小图,还有一些手工作品。
她是一个“混搭达人”。结合铅笔画和国画的技法,画了一幅菊花图。先用铅笔描线,再用彩铅上色,“混”出来的效果还不错,写意和写实兼备。画这幅图不容易,接连五个小时,一直到凌晨两点她还在画。结合手工和国画的技法,画一朵荷花,用铁丝制成手工残荷,看上去比一般的手工作品多了些美感和立体感。此外,她还用细铁丝编过凤凰、手链、百合、玫瑰等其他作品。
除了书法和美术这两大类外,还有POP广告班,班上同学们学习各种POP字体,制作好看的POP海报,同学杨倩说这丰富了自己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电子琴班,同学向美玲学习了三年,她无聊时便在网上搜好听的歌的曲谱自弹,上课时怕弹得差被同学们笑话,于是课下使劲练习,她想等学好电子琴后再去学钢琴。还有舞蹈班,学拉丁舞的初三同学杨舟现在才十三岁,可她学舞蹈已八年了。学舞很苦,老师要求每个动作用劲要足,为了锻炼体力,她有时拿着哑铃练习,有时沿着一条直线转圈圈,夏天的星期日会从山下跑到山上,再跑回来。对于舞蹈她也很坚持,学校迎新晚会前她从楼梯上跳下扭到了脚,妈妈劝说她不去表演,但她还是去了学校,将完美的拉丁舞表演呈献给大家。
学校还有许多其他艺体类选修班,每个孩子都在那里找到了兴趣驻足点,这些或文雅或有趣的选修课,让他们插上了想象和美的翅膀,也为他们打开了一扇窗,或许有一天,有人能够飞到真正的艺术殿堂。
遂宁安居育才学校艺术选修课
专门的书画陈列室、教学楼走廊、教室,到处挂满了学生们自己创作的书法、绘画、摄影作品以及手工艺品,从艺术楼的大教室内还不断飘出阵阵优美动听的歌声、琴声。
从2006年起,学校总共开设了26门艺术类选修课,如美术、音乐、舞蹈等,供同学们凭兴趣自主报名参加。每周,所有学生至少会上2~4节选修课。
学校两周放一次假,中间不放假的周末,学校的“才艺展”便有滋有味地进行着,多是学生们的现场表演,POP(一种广告形式)班的同学们还提前做好大海报宣传,感兴趣的同学在吃饭、休息时间可以观看;每学期学校还会举行学生优秀作品展览,人人都有机会在广大师生面前秀一秀自己作品的风采。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每年都会组织书画组的同学们到乡镇、市区免费送新春对联。同学们事先准备的一千副还不够,小小书法家们便现场创作,一个场镇可以送出几千副对联。领到对联的村民们很高兴,他们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道连现在的大学生都写不出这么好的作品。
那些有艺术天赋的孩子们
康靖波:擅长书法
他六年级时开始学习书法。父亲毛笔字写得好,有时会教教他,最初他就在家里自己练练。到了中学,凭着专业老师的指导,和经常参加一些活动锻炼,他快速提高了自己的水平,现在隶书、行书都是他比较在行的。他凭一幅隶书书法作品刚得了“天池杯”全国少儿书画大赛金奖。初二时,还和其他五个才艺出挑的学生一起,在学校举办了个人展览。现在上选修课时,还常有同学向他求墨宝。
因为一手漂亮的书法,他自然是过年送春联队伍中的一员,他一天可以现场创作几十副,收到的人必定对他赞赏有加。有人夸过他:比一些书法经验丰富的老人都写得好。
他说,一个人长时间静静地练习书法,可以锻炼心态和意志力,他也确实培养成了谦和的性格。初二某个平常的课间,他走过课桌间隙时,不小心把同学的作业本蹭到了地上,没想到那位不讲理的同学完全不顾他的赔礼道歉,不留颜面地大声骂他,康靖波的心里颇不平静,但他按捺住了自己的冲动,及时把进一步争吵的嫩芽扼杀在摇篮中,最后小事化了。
张阳霄:擅长书法
抹平宣纸,折叠出写字所需的大小方框痕迹,仔细挑选毛笔,在砚台里倒上墨汁,张阳霄开始现场给大家创作书法作品。虽然他平时个性调皮,上课时常开小差,但一写起字来,认真的神情立马跃于脸上。“追求”两字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写好,在向老师的鼓励下,他一连写了好几张,楷书、隶书全用上了。写好后问他感觉怎样,他老实回答,有些紧张,呈现效果不是很好,有些笔法不到位。但在周围同学看来,他已经写得很好啦。
说起学书法的过程,跟康靖波一样,开始他的字也是由父亲教的,但贪玩的他刚写了两个字,就扔下笔跑出去玩,父亲只好捉着他的手,一笔一画地教。写得好一些后,他开始临摹名家字帖。五年级转到这所学校后,就在选修课上练习。
写字的时候,张阳霄还有比较曲折的心路历程:最开始下笔前,他有些激动,想起又要写一幅作品时,他感到紧张,等大笔几挥完成后,看着散发淡淡墨汁香的字,他又十分有成就感。
当他说出自己练书法的目的,在场同学全都忍俊不禁:“练习书法可以延年益寿,你们看,那些大书法家都活得久!”
最后,他给出了自己的建议:练书法时,要大气一点,莫太注意细节,否则写出的字会生硬。
周川:擅长书法
第一次上书法选修课的时候,小周川有些不以为然,和同学在课上说话,没想到遭到了老师的严厉批评,开始练字的时候,老师走到他的面前安慰他。感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安慰都是为了提高学生们的书法水平,周川从此上书法课都变得很认真。
学校艺术队在遂宁市内的犀牛广场举行宣传活动,很多路人凑过去观看。心灵手巧才气横溢的少年们现场写书法、作画、制手工艺品等送给观众们。周川写了两三幅字,台下很多人立刻举高双手,抢着说“我要我要”。
周川说到赠送作品时,在一旁耐不住性子的张阳霄抢过了话头:“你们都不担心自己的作品不被别人好好珍藏,被拿去烧掉或成了桌垫吗?”众人又是一阵笑。虽然有此“担忧”,但每次外出免费送作品时,大家仍然兴致高昂。
杜露:擅长国画
学了两年国画后,杜露凭借一幅《蝴蝶花》得到了“天池杯”全国少儿书画大赛银奖。
小时候,姐姐喜欢画画,杜露就跟在姐姐后面屁颠屁颠地拿着铅笔乱画,最开始的图案是“四不像”,后来用铅笔照着书上的图画和卡通动漫人物描摹。“非专业”的基础就这么打下了,现在看一遍、画过一遍的白描图案肯定能记住。有了选修课后,她开始学习国画。
每个班每学期要打造“教室文化”,杜露是他们班的首席执行官。教室顶梁前后四面都挂满了她的长幅梅花图,紫藤、竹、喇叭花小图,还有一些手工作品。
她是一个“混搭达人”。结合铅笔画和国画的技法,画了一幅菊花图。先用铅笔描线,再用彩铅上色,“混”出来的效果还不错,写意和写实兼备。画这幅图不容易,接连五个小时,一直到凌晨两点她还在画。结合手工和国画的技法,画一朵荷花,用铁丝制成手工残荷,看上去比一般的手工作品多了些美感和立体感。此外,她还用细铁丝编过凤凰、手链、百合、玫瑰等其他作品。
除了书法和美术这两大类外,还有POP广告班,班上同学们学习各种POP字体,制作好看的POP海报,同学杨倩说这丰富了自己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电子琴班,同学向美玲学习了三年,她无聊时便在网上搜好听的歌的曲谱自弹,上课时怕弹得差被同学们笑话,于是课下使劲练习,她想等学好电子琴后再去学钢琴。还有舞蹈班,学拉丁舞的初三同学杨舟现在才十三岁,可她学舞蹈已八年了。学舞很苦,老师要求每个动作用劲要足,为了锻炼体力,她有时拿着哑铃练习,有时沿着一条直线转圈圈,夏天的星期日会从山下跑到山上,再跑回来。对于舞蹈她也很坚持,学校迎新晚会前她从楼梯上跳下扭到了脚,妈妈劝说她不去表演,但她还是去了学校,将完美的拉丁舞表演呈献给大家。
学校还有许多其他艺体类选修班,每个孩子都在那里找到了兴趣驻足点,这些或文雅或有趣的选修课,让他们插上了想象和美的翅膀,也为他们打开了一扇窗,或许有一天,有人能够飞到真正的艺术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