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Ⅲ的实施过程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至此,关于国Ⅲ实施的话题可以说划了一个句号。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实施国Ⅲ排放标准后,单车污染物排放总量比国Ⅱ车减少30%以上。而在这一环保成绩的背后是对发动机、油品、服务等更高的要求。
商用车排放标准要想从国Ⅱ提高到国Ⅲ,需要将机械燃油喷射系统改成电控系统,这无论对整车厂还是对零部件供应商来说都将是一次考验。而且,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机动车排放标准升级比较快,从国Ⅱ到国Ⅲ仅用了3年时间。而且发动机中的一些电喷、电控技术都掌握在国外公司的手中,能否保质保量供应仍存在疑问。
另外,国Ⅲ标准能否顺利实施还将受到油品供应的限制。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得知,尽管天津在7月1日之后执行国Ⅲ标准,但对油品能否保障仍未做出明确规定。其实,类似的情况并非只发生在天津。据了解,目前市面上销售的柴油多数还达不到国Ⅲ标准要求。长期下去,不仅对发动机的伤害很大,而且环保的目的也将大打折扣。
技术的升级,必然带来对后期服务的考验。据了解,符合国Ⅲ排放标准的发动机,对后期的维修水平要求是很高的,一般的维修点是很难做到。同时,也要求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供应商设立相应的服务点,这对于整车企业尤其是零部件企业来说压力很大。目前来看,具备国Ⅲ机型诊断能力的服务站也十分有限。十堰市某汽车销售公司的负责人就告诉记者:“尽管一些企业已经推出国Ⅲ产品,但我们还没有进行过国Ⅲ产品的维修,目前也没有开展关于国Ⅲ维修方面的培训。”这不得不让用户对后期服务产生忧虑。
另据媒体报道,一些商家虽然在车上装配的是国Ⅱ发动机,但发动机铭牌上打的却是国Ⅲ型号。因此,有人担心国Ⅲ在全国实施之后,部分厂家或经销商很可能重走“套牌”老路。如此行为岂不违背了标准实施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