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饱和土的基质吸力和张力吸力”的讨论

来源 :岩土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学习了栾茂田教授题为“非饱和土的基质吸力和张力吸力”一文(载于《岩土工程学报》2006年第7期,以下简称“原文”),原文与我们的“湿吸力及非饱和土的有效应力原理探讨”、“从粒间吸力特性再认识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理论”、“非饱和土中有效应力及有关概念的解说与辨析”(分别载于《岩土工程学报》2000年第1期、2001年第4期.
其他文献
在桩筏基础设计中,单桩载荷试验结果通常只用于确定桩的承载力,而很少用于群桩沉降分析中。本文通过载荷试验初始刚度反分析地基的弹性参数,同时将桩假定为相互作用的非线性弹簧
大飞机具有轻质大柔性特点,使得气动/结构耦合作用增强,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这种耦合效应,直接调用CSD/CFD方法计算周期长,无法满足工程需要.代理模型方法由于能显著提高工
以重金属和轻非水相流体(LNAPLs)为例,介绍了清华大学开展非饱和土中污染物运移规律研究的部分工作成果。利用±工离心机对污染物的运移过程模拟,取样得到污染物的浓度分布特
介绍了电子天平在浮称法测试块体密度巾的新应用,即在电子天平的托盘上“嫁接”一支自制的“钓鱼竿”力臂,通过力臂实现力的传递,从而吊起水中的试件,实现水中浮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