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降低口腔诊疗中气溶胶传播风险的策略

来源 :临床指南汇编数据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mkk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自2019年12月爆发以来,迅速在全国蔓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明确了在相对封闭环境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的情况下存在气溶胶传播COVID-19的可能。口腔诊疗操作中可产生大量气溶胶,是交叉感染的风险因素。本文根据现有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相关资料,分析并总结口腔诊疗中应注意的防控措施,为口腔诊疗工作的安全开展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Bruton酪氨酸激酶(Btk)基因特异性敲除对糖尿病小鼠肾脏损害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用巨噬细胞Btk基因特异性敲除(Btk-/-)小鼠和C57BL/6N小鼠链脲菌素(STZ,50 mg/kg)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正常组、糖尿病组、Btk-/-组和Btk-/-糖尿病组。12周后测定小鼠一般指标,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荧光检测肾组织巨噬细胞标志物CD68表达,免疫组化检测足细胞标志
目的分析原发性膜性肾病肾小球免疫荧光IgG4亚型分布特点,探讨IgG4阳性强度与肾脏病理、临床表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9月至2017年4月本院行原位肾活检、免疫荧光显示毛细血管袢上有IgG沉积且至少一个IgG亚型阳性强度1+及以上的原发性膜性肾病病例,分析肾小球IgG4亚型分布特点,探讨IgG4阳性强度与临床表现、病理指标及临床缓解的关系。结果共纳入250例患者,其中男性157例(
2019年12月,一场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降临在武汉并迅速蔓延至全国各地乃至全球,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及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如何提高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水平、降低病死率是我们目前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回顾和总结重症医学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诊治策略及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2019年12月起,新型冠状病毒所致肺炎在武汉市造成了四万余人感染,收治在方舱医院的部分轻症患者出现了一系列应激相关症状。本文通过流行病学、症状表现、治疗方案和药物治疗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药物治疗学中的关键点,特别是对抗抑郁药和苯二氮䓬类药物的药学监护进行了介绍。希望通过规范的药物治疗,能够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2019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于2019年在我国暴发流行。由于疫情突然、发展快、规模大,并且没有特效药物治疗,因此我国及各省市均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并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重视。本文针对COVID-19暴发流行期间的防控措施结合临床经验进行论述,以期为社会各界人士在COVID-19暴发流行期间提供参考。
目的自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我国迅速蔓延,人群普遍易感,并通过人际传播逐渐扩散。本文主要探讨HRCT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典型CT影像学表现、影像学分期、影像确诊病例流程以及鉴别诊断进行综述分析。结果随着湖北省"临床诊断病例"这一分类的出现,进行影像学检查,尤其是HRCT,在诊断新冠肺炎中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结果显示,HRCT有利于早期筛查疑似病
测序结果证实2019-nCoV病毒与SARS样冠状病毒的一致性超过85%,两者在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互作的原结构构象基本一致,且都属于β型冠状病毒。目前还没有针对β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特异性抗病毒治疗方法,因此全面了解β型冠状病毒发病的免疫学特征非常必要。本综述通过研究β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免疫细胞及免疫活性物质,探讨β型冠状病毒发病和免疫逃避的机制,以期对新型2019-nCoV病毒的药物及
病毒或细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而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病毒感染,如最近在中国武汉引发肺炎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对我国公共卫生健康构成了威胁。这篇综述简要介绍了冠状病毒的基因结构、传播的多样性等特点,以及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特征。这将有助我们了解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并对此次疫情的防控提供帮助。
病史摘要患者因咳嗽、咳痰、低热、乏力4 d以"肺部感染"收入院,Ⅱ型糖尿病,高血压病2级(很高危组),否认其他病史。症状体征患者体温持续低热乏力,体温37.3~38.3℃。双侧肺呼吸音粗,右肺吸气相可闻及少许干啰音。肺部CT示:1.肺纹理增多,可见少许条絮状高密度模糊影,双肺感染(病毒感染?);2.左下肺支气管扩张,肺大泡。治疗过程中患者病情反复,突发气促加重。诊断方法行胸部CT检查、血常规、生化
中部战区总医院位于武汉,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中心疫区。该院普通外科承担各类常规普通外科疾病、腹部外伤、恶性肿瘤及急腹症的外科救治工作,在患者可能并存确诊或疑似新冠肺炎、或有新冠肺炎接触史、或为易感人群的复杂环境下,既要及时、有效地治疗患者的疾病,又要做好工作人员、患者及陪护人员的疫情防控工作。根据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的各项关于新冠肺炎防治策略、指南精神和非新冠肺炎的收治制度,结合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