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在城镇化建设的应用探究

来源 :读与写·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a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景观设计在城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是保存本地历史、文化、风俗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增加入民幸福指数的手段之一。在城镇化建设中做到“让居民望的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景观规划设计必不可少,本文将从景观设计角度出发去思考如何提高城镇化建设的质量。
  关键词:景观设计;城镇化;区域景观设计;文化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7-0260-01
  1.前言
  研究城镇景观设计必须要先了解城镇化建设,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城镇化有利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具有推动作用。2013年中国城市化率53.7%,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从1.7亿人增加到7.3亿人,城市化率从17.9%增加到53.7%。农村是散落分布,发展农村城镇化一般采用就地城镇化,一般是将几个村子剩余人口集中在一个地方,建立一个小区,将农村剩余人口收纳起来,提高土地使用率。城镇化建设的过程除了是对政治、经济的提高,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民居的保护,在城镇化建设中经常会出现对民居文化的破坏、传统古村的破坏、传统街道的破坏,在现在城镇化建设中出现以前城市化建设的老路线,在以破旧建新的基础上进行建设,这种建设方式造成了传统文化、民居的流失。因为农村是散落分布,一般采用就地城镇化建设,本论文探究景观在城镇化的建设主要以“区域景观设计”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区域景观设计”就是对某一个区域的地形地貌、地域特色、民族文化、生活习惯等进行延续、调整、规划的一种实践活动。
  2.城镇化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2.1 景观设计的缺失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政府、开发商并不注重景观设计,很多城镇化区域都只是一群建筑的垒起,它不注重人与建筑、人与环境、建筑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景观区域是百姓的生活娱乐场所,同时它也是情感寄托与情感交流的场所,所以城镇化景观设计在城镇化建设中具有着重要的地位。
  2.2 农村风貌的缺失
  因为长期受城乡二元制体制的影响,部分地区农村城镇化学习城市化建设,对村落进行大肆拆除,忽略了传统的民居、文化、地域特色等,努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硬化工程。中国十八大提出“美丽中国”政策,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在“美丽中国”政策执行中,忽略了民族、文化、历史、生态等各层面问题,忽略了城镇化建设的质量以及百姓的需求。
  2.3 生态化的缺失
  农村具有良好的环境基础,在城镇化建设中,新建社区面积大、景观设计缺失、绿化率低等问题在城镇化建设中屡见不鲜。解决城镇化生态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它是多学科、多专业、跨领域的问题。
  3.景观设计在城镇化建设中的探究
  3.1 对城镇景观进行专业化设计
  城镇景观设计具有多学科交叉化的性质,在城镇区域景观设计中我们要利用生态学、森林培育学、土壤学、植物学、水文学、心理学等相关专业知识进行设计,使城镇区域景观设计更加专业化、规范化。
  3.2 城镇景观设计的文化层面
  城镇区域景观设计应该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历史性等特征,它不仅仅只具有供人休闲娱乐的功能,还具有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功能。城镇景观设计体现着一个地区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情趣。
  3.3 城镇景观设计的生态化
  城镇区域景观设计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它不仅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城镇区域景观设计中要以保护自然基础,在保护自然生态的基础上对区域景观进行改造和设计。
  3.4 城镇景观设计中正确看待村落
  城镇化建设并不能以偏概全,模仿复制一样的城镇改造,在一些有着历史的村落应该在保护村落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而不是破旧建新。在这种类型的城镇景观设计中应该围绕着古村落进行相适应的改造,体现出古村落的民族、历史、人文等相关特征。
  3.5 旅游型景观设计
  在城镇化景观设计中,我们可以根据本地的民族、文化、历史等特点发展旅行型景观设计,这种改造类型不仅可以改善本地的环境也可以提高本地的经济收入,它是一种新型的探索方式,从形式和内容上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
  4.结语
  城镇景观设计对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它直接体现着一个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水平,它研究的是人与建筑、人与环境、建筑与环境、地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城镇景观设计中我们要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提高景观设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世红.城乡一体化工程中的景观与环境问题研究——以河南南阳为例[J].武汉航海.(12):27-30.
  [2]許才山.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中国城镇化进程——人本理念与实践模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方明、薛玉峰、熊燕等.历丈文化村镇继承与发展指南[M],北京:中国社会PH出版社,2006:97-125.
  [6]王军著、傅伯杰、陈利顶.景观生态规划的原理和方法[J].北京:资源科学,1999年3月21卷第2期71-76.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介绍高层建筑基础工程取消后浇带的施工方案,解决了设置后浇带在实际中存在的许多施工困难问题。
目的回顾性比较垂体腺瘤卒中的两种病理类型在术前临床表现及术后症状恢复的差异。方法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28例垂体腺瘤卒中病人分为出血性卒中组(18例)与缺血性卒中组(10例),比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