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温阳抗寒汤治疗风寒犯肺型感染后咳嗽(PIC)的效果.方法 将110例风寒犯肺型PI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温阳抗寒汤.比较2组治疗前后咳嗽积分、咳嗽程度、证候总积分和肿瘤坏死因子(TNF)、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咳嗽积分、咳嗽程度、证候总积分和TNF、CRP、IL-6、IL-8水平均低于对照
【机 构】
:
上海市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内科,上海,20005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肺病科,上海,20003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温阳抗寒汤治疗风寒犯肺型感染后咳嗽(PIC)的效果.方法 将110例风寒犯肺型PI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温阳抗寒汤.比较2组治疗前后咳嗽积分、咳嗽程度、证候总积分和肿瘤坏死因子(TNF)、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咳嗽积分、咳嗽程度、证候总积分和TNF、CRP、IL-6、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咯痰、畏寒、乏力症状消失例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9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阳抗寒汤可有效缓解风寒犯肺型PIC患者的咳嗽症状,减轻咳嗽的严重程度,降低气道炎症反应水平,调节机体免疫水平.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在重症肺炎(SP)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SP合并ARDS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2组均给予抗感染、液体复苏、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无创通气治疗,试验组同时给予HFNC.治疗1周,比较2组痰液黏稠度、血气指标、舒适度与耐受性、再次插管率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试验组痰液I度和Ⅱ度患者占比为95.74%,高于对照组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呼吸频率(
目的 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后患者不同时点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80例下肢DVT行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术后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SF-36)、舒适状况(GCQ)评分量表、社会支持量表、DVT后综合征(PTS)评估量表分别对患者一般资料、舒适状况、社会支持情况、PTS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并对患者生活质量情况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下肢DVT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术后患者出院时、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逐渐上升,差异
目的 探讨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影响因素,评估终末期肝病血清钠模型(MELD-Na)、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Child-Turcotte-Pugh评分(CTP评分)对再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 将196例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分为出血组和非出血组,对其临床指标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对出血组患者进行随访,评估3种模型对内镜治疗后半年和1年内再出血的预测价值.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出血组与未出血组的MELD-Na评分、MELD评分、CTP评分、肝性脑病、曲张静脉血管有红色征、血红蛋白、总胆红
目的 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胃肠外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择期行胃肠手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TEAS组,每组30例.2组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对照组仅给予基础治疗,TEAS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术后4、24 h给予经皮穴位电刺激30 min.记录患者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肠鸣音评分、排气和排便时间、术后追加镇痛药用量、不良反应情况以及舒适度量表(BcS)评分.结果 TEAS组术后第1~2天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舒适度量表(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