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中美关系,关注高考热点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__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有关中美关系的习题屡屡出现在各省高考试卷中,全方位多角度的对中美国关系进行考查。2012年是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改善三十周年,美中关系历来是高考的热点,在备战2012年高考时,中美关系无疑成为师生们必须格外重视的热点问题。本文结合几个相关例题,略谈如何应对有关中美关系的习题的求解。
  一、相关例题
  例1.冷战时期,美国遏制中国的政策包括( )
  ①发动侵朝,侵越战争
  ②20世纪50年代中期与苏联缓和关系
  ③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
  ④对中国大陆实行全面经济封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例2.促使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原因是( )
  A.为了使美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B.美国人民要求改善同中国关系的呼声高涨
  C.美国政府预见到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
  D.美国政府认为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
  例3.中美建交后,经济贸易关系的发展对两国产生重要影响,以下表述中不准确的是( )
  A.美国对华投资呈增加趋势
  B.能够促进中国民族工业在竞争中发展
  C.中国可以引进美国最新的高科技成果
  D.两国消费者都能够购买到更丰富的商品
  例4.当前中美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
  A.意识形态问题 B.台湾问题
  C.人权问题 D.贸易问题
  二、掌握中美关系的几个阶段,从宏观上把握中美关系
  1972年中美关系改善,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回顾中美关系,我们可大致的分为五个阶段:① 1783—1840年的平等友好阶段。在从美国独立到鸦片战争爆发这一阶段,因美国式传统的光荣孤立和重点在美洲事务上,这一时期双方主要是平等友好相处;②1840—1899年的追随欧洲列强侵略中国。如1844年的《中美望厦条约》1858年的《中美天津条约》;③1899年—1949年的独立侵华阶段:如1898年的“门户开放政策”、1922年《九国公约》、1946年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④1949年—20世纪60年代的全面遏制阶段:如这一时期的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包括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发动侵略越南的战争等;⑤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中美关系走向缓和和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如1972年尼克松访华、1979年中美建交。从整体上把握了中美关系,在上述高考题中,第1题从时间上就容易解决美国在二战后初期对中国的政策主要遏制,且备选项中②小点与题干不符应予排除。
  三、重视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历史,理解中美关系的正常化的原因
  教材中对中美关系的叙述不是太多,只在必修一的开创外交新局面中简单叙述了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过程。笔者认为备战2012年高考,尤其应当关注中美两国走向缓和和建交的这段历史,并从深层次理解三十年前中美走向缓和和建交的原因。
  材料一:十年后,到中国在核武器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的时候,我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了。我们必须与他们有比今天更多的联系。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尼克松讲话
  材料二:20世纪60年代后期,世界战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苏联军事力量、综合国力迅速增长;长期的越南战争导致美国经济衰退;西欧和日本的崛起,美国的霸权地位日趋衰落。
  材料三:1969年3月,苏联军队入侵乌苏里江主河道中国一侧的珍宝岛,中苏军队发生激烈交火,珍宝岛之战将已经恶化的中苏关系降到了冰点,中苏边境地区剑拔弩张,大规模军事冲突有一触即发之势。
  新中国成立后的最初二十多年,中美关系一直处于敌对紧张状态,70年代走向了缓和,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原因是什么?
  对于这一问题,经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70年代中美关系走向缓和的原因从美国方面看主要有:①美苏争霸态势有了新的发展,在美苏争霸中处与守势地位,利用中国牵制苏联;②美国侵越战争失利,国力下降,引起国内人民强烈反对,美国政府亟待人民的视线;③多极化趋势开始显露。日本、美国经济崛起,同美国分庭抗礼,美国霸主地位的衰落;④美国“遏制和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
  从中国方面看,①中苏关系的恶化,为应对来自于苏联的威胁;②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③为解决台湾问题
  四、关注中美间的合作,深刻理解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核心
  中美关系在教材中的叙述还涉及到选修部分,在二战中,为了抗击共同的法西斯敌人,1942年中美等26国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宣言中各国保证竭尽全力,团结一致,彻底打败法西斯。这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以及1943年的签署的《开罗宣言》声明盟国将坚持对日作站,直至日本法西斯无条件投降,明确规定日本侵占的包括东三省、台湾和澎湖列岛在内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等。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惟有永恒的利益。”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核心问题。如上面高考题中第2、3、4题,山姆大叔不是雷锋叔叔,美中关系中的重大事件和交往都要从与美国切身利益来考虑。而中国最担心的是在台湾问题上美国的干涉。目前美中在世界舞台上还存在广泛的合作领域,比如共同抗击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共同反恐,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共同面对全球的重大疾病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合作空间。
  总之,中美关系既是大国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同学们在备战12年高考时,务必要夯实基础,把握主干知识,关注高考热点,这样才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作者单位:江苏省清江中学)
其他文献
叙述了近年来我国常用的农药残留样品前处理技术和检测技术。指出:一些新的样品处理技术,如超临界流体萃取、固相萃取已应用于农药残留分析中;质谱鉴定手段得到广泛应用;免疫
【摘 要】观察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形成实验技能的必要条件。文章从化学实验观察的目的、重点、顺序、思维等方面,对怎样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化学实验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实验教学;指导;观察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离不开观察,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它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形成实验技能的必要条件,它有助于学习和领会化学概念和理论。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非常重要。怎样才能培养
自然灾害认识不足以及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导致我国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应对自然灾害的预警及防御工作不够充分,以致承担着相当的损失。本文在自然灾害风险发展规律分析的基础上,
【摘 要】本文就初中英语和谐课堂文化的构建运用来做探析,旨在阐述通过构建愉悦课堂教学氛围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重要作用。和谐文化的构建就是对师生之间教学情感的有效反映,更是丰富教学情感和课程教学过程的有效途径。和谐文化的构建也是体现生本主义教学理念的有效方式,能够更好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水平。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师生;和谐  英语教学过程是师生在教学中进行的一种交流互
针对空间柔性智能桁架结构 ,进行了实验室控制仿真。实验基于最优控制理论 ,采用独立模态空间控制方法设计了空间柔性智能桁架结构的振动主动控制规律。通过测量加速度 ,进行了柔性智能桁架结构的实时振动主动控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使被控模态阻尼比增加 ,频响函数的幅值衰减较大 ,有较明显的控制效果
讨论了信息检索课在信息检索教育中的局限;分析了医科院校开展信息检索教育的形式和功用,指出综合利用多种教育形式的益处。
将模糊数学中的一些概念和理论引入产品合 理子装配的划分之中,提出了产品零件集合的直积空间上的模糊紧密度关系、模糊装配连接 图、模糊装配矩阵、产品模糊聚类等概念,并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