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致缝纫老底子映出东方美

来源 :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meo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标题
标题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美丽西湖的自然景色、人文滋养更让江南女红的传承和发展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岁月的推移,许多老底子的工艺已渐被遗忘,绣、滚、镶、钉、缲、嵌、盘等工艺细节已难得一见,而这些工艺带来的能表现每件衣饰的传统底蕴也渐渐遗失。但是唐红英几十年来坚持将老底子工艺与现代技艺融合,并在传承技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管理理念自创了一套包含整整15道工序的独特的手工技艺流程,荣升为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代传承人。

家族传承的缝纫技艺


  西湖区文三路17-2号临街玻璃窗里的那台能看出年代的缝纫机,是从唐红英母亲手上接下来的,已近百年。巧的是,《花样年华》里的苏丽珍,也大致是在那个年代。那是旗袍盛行的三四十年代,然而正如导演王家卫所说:“百载未过,大街上却再也找不到一个衣裳如此花枝招展的人,不禁感叹时代善忘。”
  没法否认,旗袍不是当今市场的主流,但这并不妨碍有人专注于对它的执念,比如西子女红,比如唐红英。唐红英的手艺来自母亲,“这是一种自然而然地传承。”她说,母亲那一辈人做手艺的时候,没有单独的工作坊,三四个人围在院子里,在大樟树下,或是在桂花树下,每个人的脚边摆着一个针线笸箩。唐红英总会找个机会,或是母亲进屋烧饭,或是奶奶站起收衣时,跑过去拿起针线,用自己的方式在绣花绷上戳上两三下,就算参与手工了。

  半玩半学,唐红英的手艺也逐渐成熟起来。她不再满足于把制作旗袍当作工作之余的爱好,下定决心要让自己的手艺见到阳光。湖墅南路卖鱼桥附近的一个小屋子,成了她第一间工作室。这是一间破旧的屋子,遇上雨天,需要把碗盆放到墙边,接从墙顶淌下来的水。她在这样的环境里待了四五年,直到马路拓宽,屋子被拆,她在一公里外的哑巴弄找了间小屋子过渡,在运河边上过了两年。
  为了让自己的家庭女红和市场接上轨,唐红英决定去杭州丝绸工学院(浙江理工大学前身)进修服装设计。回来之后,工作室也搬到了文三路17-2号。这里9平方米的空间,她已经熟悉了二十七八年。若不是遇上拆迁建地铁,她还会一直待在这里:“这里蛮好叻,我家就在街对面,多方便啊。”

十五道家传工艺


  唐红英做旗袍的时候,店门一般都是关着的。店里那个堆满布料的小工作间,就是她待得最久的地方。桌面上放着的工具,针线匾、顶针、铁板、针锤、烙铁、熨斗、菜刮、割刀等,都是从长辈那里传下来的古老物件。从选料、定款、量体、备料、划样、试样、落剪、定样、合片、镶绱、结纽、装饰、缲边、铭号到整烫,西子女红的15道家传工艺,除了备料,大约都在这里完成了。

  唐红英所传承的西子女红,讲究量身定制。对来到店里的每一位顾客,她都会先了解顾客的需求,按照老底子的流程,给她量好尺寸,再用手绘的方式给她制作独属于自己的纸样板。确定纸样后,便先做一件布样,再根据客户的尺寸做样衣。用铅笔打样,这是她比较习惯的方式,因为她觉得自己双手一笔笔画出来的样稿,比电脑绘图多了一层温度。样衣一般用的都是白棉布,经过上身二次比对、及时修正之后,成衣的制作就开始了。等顾客试样满意后,再开始选面料做成衣。这是为了让顾客放心:“放心比什么都重要。”
  她坚持使用天然织物,“好马配好鞍。”唐红英觉得,上乘面料和顶好手艺,一直都是相辅相成的。
  西子女红最核心的工艺,在于面料处理。为了减少水洗、熨烫对丝织面料的影响,西子女红一直坚持的做法,是对面料进行预缩和還原。预缩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不同的面料需要不同的水温,出水的时间、晾晒的条件、天阴晴的要求,都需要因材制宜,就连晾晒的场所,都有一定的要求。面料经过充分收缩之后,原先的肌理也已经发生变化,唐红英会用拉扯绷直的方法以及100℃的高温进行复合还原,再用独有的浆料使其定型。成品不易起皱磨损并且色泽常新的诀窍,大体是这一步骤的功劳。浙大之江校区的大樟树旁,是唐红英目前找到的最佳场所,她在那里租了一间小房间,除了晾晒面料,还时常过去“休个小假”。

流光岁月伴芳华


  纪录片《寿司之神》里,烤紫菜时有翻烤次数和速度的规定;唐红英制作旗袍时,成衣制作的每个步骤,也都有格外讲究的部分。缝制时注意针脚之间的宽度、面料的里衬贴合的方向得跟着横丝斜丝的方向……这些细节没有太多人在意,但却是唐红英一直坚持的事情。她一直在用经营品牌的方式经营着自己的工作室。在工作室里,还有经历过岁月的物品,这缝纫机和旗袍都是有上百年的历史。因为热爱,这些都是珍贵的“宝贝”。
  2018年《盗墓笔记》“8·17稻米节”的时候,剧组寻找服饰手艺人制作主题服装,唐红英成为杭州品牌促进会的推荐人选。为了寻找面料,42℃的高温下唐红英跑遍了面料市场和仓库。男装左肩上的麒麟,是她用真皮雕刻,一针一线缝制而成;蛇眉铜鱼主题的女装尾部,本是一幅绣成鱼鳞形状的绣花,为了更加逼真的鱼尾效果,唐红英用剪刀剪出了分叉的鱼尾。
  唐红英的旗袍,有含苞待放的二八年华,有三十岁的典雅,有四十岁的高贵成熟,有五十岁的端庄妩媚……每个年龄段都有适合的旗袍,甚至连小朋友,都有属于自己的旗袍。而她最钟爱的,是一个叫做“芳华”的系列,共有三套:男装、女装、小孩装。这是为儿子大喜之日定制的作品,大气、雍容、典雅。男龙女凤,男装上的龙、女装上的凤,以及小孩装上的七彩凤凰,无论远看近看,都是让人离不了眼的精致佳作。
  文三路17-2号被拆迁之后,唐红英和学校合作,成立了自己的小型博物馆,这是2005年她花三块钱买来的KT板上最后也是最大的梦想,如今成了现实。
  “我还要一直做下去,到80岁。”这份绽放独特东方美的手工技艺,在传承百余年的今天,愈发焕耀出令人迷恋的东方韵味。

TIPS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省府边弥骆寺公园内
其他文献
9月7日,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2015拉巴特非斯香山旅游峰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建国国际会议中心二层多功能厅顺利召开。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副秘书长李宝春、摩洛哥国家旅游局驻华首席代表法缇及市旅游委相关处室领导和旅游企业嘉宾出席了此次会议。据悉,9月20日至22日本届峰会首次在境外举办,此次峰会是由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主办、摩洛哥国家旅游局及拉巴特市和非斯市共同承办的 一次重要的国际旅游业盛会。今年峰会的主题
秀丽画卷中的袖珍城  我每路过北海大桥时,最喜欢的一幅画面是从桥上望到的团城。有大桥的影响,团城的城墙显得有点儿矮,在出现的团城整个画面中,其城墙面积占的比例比较小,因为北海大桥太有弧度,它一漫坡地从东向西坡上来,在抬升中削减了团城城墙的占有空间。但也正因为如此,团城城墙上的景物便稳稳地尽情地释放神姿与魅力,在与城墙相互比照中格外醒目地扩张出视觉空间感,那是一组古树浓荫下的辉煌殿宇群啊!建筑在视野
1 黑龙江第一湾。2“神州北极”碑。奏捷之驿  打开黑龙江地图,可以看到北部有一连串按数字排列的地名:六站、十站、十八站、二十站……这些地名串起的是一条古老的北方驿道。  这条驿道缘起于著名的雅克萨战役。公元1673年,偏居云南的吴三桂起兵谋反,史称“三藩之乱”。朝廷急调兵力,赶赴西南,东北边防出现空虚。此时的沙俄,认为时机已到,强行占领雅克萨城,向黑龙江中下游扩张。3 兴安镇哨所。  “三藩之亂
[全文要营]  在旅游行程当中,导游或者领队人员是旅行社提供服务的直接体现者,是旅行社对外的窗口和形象代表,其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游客的体验和对旅行社服务质量的评价。所以,导游或者领队在从事业务活动中,应当遵守职业道德,严格执行旅游行程安排,不得降低旅游服务质量,否则旅行社就要按照合同约定或者法律的规定承担相应的责任。[基本案情]  2019年1月,旅游者齐某等一行4人与某旅行社签订了《团队出
杭州有西湖之美,美在天趣;而苏州有园林之胜,则胜在人工。  苏州园林是江南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它讲求幽曲、明净、精巧、秀丽,充分利用空间地物、游廊漏窗,景象万千;在园林布局、结构和艺术风格上,广泛借鉴了历代园林和工艺美术的手法,亭榭花草,山水辉映,诗情画意。特别是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四大名园,它们各具特色,并分别代表着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园林建筑风格。  沧浪亭是苏州最古老的园林,已有
中医讲究辩证论治,因人而异。养生也是如此,不同体质的人,养生保健的方法也各有法门。现代人的饮食不太规律,生活也不如以往简单,因此知道自己究竟属于哪种体质,“对症下药”,才能让自己的五脏更加舒服,让自己的身体更加健康。平和体质注意五脏平衡  平和体质是一种健康体质,主要特征为:阴阳气血调和,体型匀称,面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唇色红润,嗅觉通利,不易疲劳生病。这类型体质的人往往生
古老的文化    秦汉及以前的漫长岁月中,兴盛于西北河湟流域的古羌人逐渐南迁,他们穿过荒原草场,进入了地理上称作横断山区的峡谷之中,由原来的游牧民族向半农半牧或半家半狩的山地民族过渡,逐渐形成为当今的藏、羌、拉祜、纳西、景颇、哈尼等少数民族。惟一保存了羌这一称谓的便是今天聚居于茂县汶川岷山中的羌族。  羌族自称尔玛或尔麦,信奉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崇拜白石、树、山等自然神灵,以羊为牺牲,长于歌和舞,
北京迄今保存最为完整、且唯一向社会开放的清代王府。  乾隆宠臣和珅前后建造多年,前府后园,整体布局俨然故宫的微缩版。  走过二百三十多年的风云岁月,我们今天能触摸到的,不仅是余温宛在的跌宕史痕,清晰如昨的传奇人物,更是这座皇家殿宇结构精当气魄雄伟的建筑遗存,是珍藏康熙御笔“福”字碑、亭台楼榭奇花异草一仙境别红尘一的锦绣园林,是深邃悠远的民族文化内涵,是历经风霜重绽光华的珍贵和荣幸。镜头从时空俯瞰 
位于古沈水以北的沈阳,是一个拥有2300余年建城史的文明古城,从它的名字由方城、候城,沈州、沈州路、神州中卫,到盛京、奉天、沈阳可以看出,今天的沈阳这里不仅散发着“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的古都神韵,而且印刻着新中国工业发展的鲜明符号。  丰厚的历史积淀,给予了沈阳独特的人文遗存。世界文化遗产沈阳故宫、清福陵、清昭陵,民初“东北王”张作霖的宅第大帅府,警示后人“勿忘国耻”的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展示沈
日前,由北京市东城区文旅局主办的“故宫以东 一见如故”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王府井大街王府中环举办。北京市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冬,东城区委副书记、区长金晖,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海英,主管副区长刘俊彩,副区长胡雁及相关领导,和所涉企业及相关媒体共计一百余人出席活动。  仪式上,东城区文旅局分别与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和中国旅游集团旅行服务有限公司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市、区领导和企业代表,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