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培酮治疗抽动障碍患儿的效果、肌肉功能及其对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

来源 :医学理论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henzhic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利培酮对抽动障碍(TD)患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82例TD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行氟哌啶醇治疗,观察组行利培酮治疗,治疗4周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肌肉功能、神经递质水平.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5.61%(P<0.05).治疗4周末两组患儿发声性抽动、运动性抽动、抽动强度、抽动频率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末两组血清NE、DA水平较治疗前升高,5-HT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利培酮治疗TD患儿可调控神经递质水平,改善运动及发声抽动,提高临床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深度指数(NTI)监测下瑞芬太尼、丙泊酚复合麻醉在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在本院行无痛人流术的11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均实施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用Narcotrend对麻醉深度进行监测.A组麻醉深度在D1(NTI为47~56分)水平,B组在D2(NTI为37~46分)水平,C组在E0(NTI为27~36分)水平,就三组苏醒时间、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另分别于麻醉前、麻醉苏醒后30min时,测定并对比血清皮质
目的:观察俞募配穴温针灸法联合四步推拿治疗慢性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小儿腹泻9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7),对照组采用参苓白术颗粒与四步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俞募配穴温针灸法治疗,治疗10d.观察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大便性状治疗效果、肠抑胃肽含量及血清免疫球蛋白.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相比对照组,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观察组总有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肠抑胃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