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合作学习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vy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这要求课堂教学必须:是能动的课堂,要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共同探讨;是开放的课堂,要把课堂扩展到社会大舞台,改变以往单一的课堂内授课。
  课堂教学改革使得探究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被广泛采纳和认可。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探究合作学习呢?笔者认为应考虑到以下几点。
  
  一、 接受式与探究式相结合
  
  我们知道,学习方式的选择运用,受到教学内容、学生水平、个性特点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传统的接受式学习也有一定的优势,所以笔者认为:①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合让学生通过探究去解决。②“探究式”适合智力好、主动性强的学生,而学生的智力发展、知识水平不平衡是客观存在的,如果一味地追求“探究”,就会脱离学生的实际,挫伤积极性。③学生个性不同,“探究式”也好,“接受式”也罢,适合学生个性特点的学习方式才是最好的,也是最有效的。
  
  二、 教师要掌握合作学习尺度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充分了解学生,掌握教材,对课堂上要解决的问题要有一个基本估计:哪些问题学生能够独立解决,哪些需要学生讨论,共同完成。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在具体操作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科学设计、合理组织学习小组
  要实现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要明确哪些内容应该进行小组合作。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适合小组合作,不能为了小组合作而合作,比如很多教师经常用“你们猜猜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什么?” “你们给它下一个定义”“这样好不好”“那样对不对”等问题让学生探索,许多的“发现”与“探索”也是教师刻意安排的。我不敢全盘否定这样的问题教学,可是在很多时候,发现课堂中此类提问给教师添了许多麻烦,这无疑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其次,小组合作要有具体目标,学生要明确自己要做什么。这就需要教师明确小组学习的负责人,维持好学习的秩序,避免个别学生乘机开小差,玩耍。避免学生间的纷争。同时,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步骤。让学生有章可循。
  2.适时把握,激起合作学习的需要
  现在大多数合作学习中,小组间的交流很少,基本上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没有真正的讨论和合作,没有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其学习的结果不能完全代表本小组的水平。究其原因,是学生还没有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师没有及时提醒和指导每个组的学生进行相互讨论和交流。教师应当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必须对研究的问题形成初步的认识,然后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问题要有价值,有值得合作的地方,学生愿意合作,也需要合作,这样的合作才有意义。
  
  3.合理引导、训练学生学会合作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初期,往往会出现许多不和谐的现象,如当教师让小组推选代表发言时,总有个别学生代表了全组,成了专门的发言人,更多地只是陪客、旁观者;有的小组合作因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而变成了学生说笑或玩耍的机会。这时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六会”:学会尊重与倾听;学会质疑与求异;学会接纳与放弃;学会宽容与帮助;学会评价与创新;学会求助与生存。
  
  三、 合作学习应做到几点
  
  合作学习应在课堂上形成生生互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以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具体的合作学习中,应做到。
  1.有的放矢地选择学习的内容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学习交往中,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是教师,同时又是学生。学生消极被动,就无法实现生生互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可以做一做、画一画、说一说,这样以多种形式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学生兴致高涨,兴趣盎然。
  2.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生物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教学设计的一个目标,是遵循了学生的心理规律和学习生物的规律,并在阶段目标设置上都把“积极情感”列为首要目标,可见其重要性。因此,教师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动情的鼓励,适时的表扬,可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重激励学生的情感。尽可能地寻找学生的闪光点,或投一个赞赏的目光,或伸一伸大拇指,拍一拍后背,都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与自信。
  总之,探究合作学习过程中,有独立的思考,也有集体的分组讨论。这有利于:
  1.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使之积极主动地运用知识、理解知识。
   2.体现了教学相长的原则。教师启发学生,学生触发教师,不断循环往复,在教学中就会出现“双边提高”和“双向交流”的效果。
  3.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能自己解答,教师运用“点化”的教学艺术,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对于较简单的问题,让其他学生回答;对于有不同观点的问题,鼓励学生讨论,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责任编辑 易志毅)
其他文献
学生在口语和写作中的用语是否准确、贴切,对意思表达和沟通是否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至关重要。作为英语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英语语言的语音技巧基础上,还要传授一些遣词造句的基本知识,使他们逐步地养成准确表达的语言习惯,学习掌握地道英语的表达技巧,体会英语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从而不断地提高英语语言能力。  英语是一种词汇丰富的语言。据不完全统计,英语词汇有一百多万个,且使用上灵活多变,不易掌握。英语常用词
陶行知曾这样说过:“生活的变化便是教育的变化,生活与生活一摩擦便立刻起教育的作用。”正是因为学生的生活在不断地变化中,正是学生这种渴望改变原有生活的动机,才有了我们教育的可能,才有了我们教育的内容。新一轮课程改革后政治学科的每一本教材上都印着相同的两个字——“生活”,这体现了在新课程背景下政治学科教学着重强调教师与学生的特殊生活过程。    一、为什么要强调学科知识生活化    (一)社会发展的必
广(深)港客运专线混凝土桥梁桥面防水工程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聚氨酯防水涂膜作为主防水层。本文从材料质量控制要求、施工工艺流程、基层处理、防水卷材施工、聚氨酯
在高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只注重解题思路的探究,忽略运算,导致考试时题目会做,但因运算能力差而做不完.2010年江苏高考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考生反映题目思路易找,却难算.以
目的:探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远期疗效。方法:复发性翼状胬肉110例患者中,有19例(A组)接受翼状胬肉切除+丝裂霉素手术,91例(B组)接受了翼状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