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学阅读教学能力的提升方法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mingyu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是纯粹自由的精神活动,阅读时使作品和自己的思想相结合。阅读教学要求把握好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应有自己独特的评价和心得体会,还要努力提高默读的速度。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到使之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重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感;读写;比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中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能力相对较弱,阅读量小,知识面较窄,导致阅读题占不了优势,得分不高。而阅读又是学习并提高文字运用能力的最佳渠道,养成自主阅读习惯,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必然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因此,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创设氛围,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培养在阅读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到使之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重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从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为他们的人生打好基础。然而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作用不只是“授业、解惑”。下面是本人就提升阅读教学能力总结的三种较为可行的方法。
  一、增加阅读语感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读出来。首先教师要因材施教,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同一堂语文课中都能够有所收获。其次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课内阅读教学,让学生在单元阅读中掌握阅读的方法。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增大阅读量。在引导学生阅读时,先肯定他们的想法,跟他们讨论,让他们知道作品内容还可以这样去思考和理解。慢慢地,学生的思维就会变得开阔了,也会学着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初中语文在阅读教学方面就怎样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展开探讨,培养学生的语言敏感性, 增强语感。当我们学习一种语言时,最重要的东西既不是语法也不是词汇,而是一种对语言的感觉,一种敏感性,也就是语感。
  如鲁迅笔下的阿长与《山海关》,表达了鲁迅对阿长的怀念和深厚的感情。回忆中,阿长许多行为叫“我”讨厌,只是听阿长讲长毛,才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知道了谋害了隐鼠后,又憎恶她;阿长给他买来渴慕已久的《山海经》,于是又发生了新的敬意。鲁迅是以儿时的心态回忆阿长的,又是以写作的眼光去关照自己的儿时和阿长的,但是后一层意味是含蓄的,要透过文字表面去理解,去感悟。
  二、读写结合法
  语文教学中阅读是纯粹自由的精神活动,阅读时使作品内容和自己的思想相结合。为了更有效地提升阅读能力,要求学生在读完课文后写出读书笔记,这种读书笔记可以是长篇大论,也可以是三言两语。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思考和体验作者的观点和经验,另一方面也是学生认识自我和认识世界的方式,即通过写笔记来探索和表达自己对世界、对人生的感受与认识。所以说,写读书笔记对于阅读教学是何其重要。
  叙事性作品的阅读教学要求把握好人物关系和整个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应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评价。
  学生在阅读《大明湖》一文时,有些同学认为这是作者通过对大明湖美的景色的描写来抒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而有些同学则认为除了热爱之情外,还有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某种揭露和不满。两种意见其实反映了两种完全不同的阅读理解方法。的确,《大明湖》全文写了济南的优越地理位置,优美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赞美热爱之情似乎溢于言表。但实际上《大明湖》一文又只是《老残游记》这一小说的节选,就小说的总体而言,则主要是通过老残游程中的见闻和活动对当时某些官吏的残暴昏庸、社会的黑暗有所揭露。这不禁使我们想起《五月的青岛》中老舍的感慨,“那时的青岛将不再属于青岛的人”“且让我们欣赏这五月的青岛吧!”其间透露出的复杂的情感是不言而喻的。而此处───《大明湖》一文蕴含着作者的情感也应是复杂的,多重的。在阅读时引导每位学生写出读后感悟,师生交流阅读心得,取长补短,是每一位同学都收益较大,也都能取得较大进步。
  三、阅读比较法
  有比较才能发现优势和独特之处。不同的文章,在阅读过程中对作品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和对照,既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又可以看到差别,发现矛盾,把握特点,提高鉴赏力。概括起来具体有以下两种方法。
  (一)同中求异
  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学会在初读过程中迅速抓住作品中的人物、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要用心感受、体验作品表现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内心感受。在看似相同的作品内容中,仔细寻找其中的细微差别,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在学习《孔乙己》一文时:写孔乙己到酒店喝酒受人嘲笑、奚落后,同样表现孔乙己死爱面子,自欺欺人的情景,在文中前后两处的描写却极不相同。
  A.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教学“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说”与“写”的关系紧密,前者是口头表达,后者则是书面表达,二者同属于语言表达形式。小学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往往与习作紧密结合。因此,笔者结合小学五年级语文习作教学,通过“设场景,拓思路——巧积累,促写作——讲技巧,写真情”的模式,把口语交际训练与写作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引领学生以说为媒,以说促写,拉近学生生活与作文的距离,减小写作坡度,提高习作课堂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逐渐从传统的只重视学生的成绩忽视学生的能力培养中走出来,重视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在众多学科当中,小学语文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所以大多数的小学语文教师都在对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合理的创新,探索出更适合现代小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水平。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语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是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新型人才的需要。我在平时语文教学实践中就“拓宽学习空间 焕发课堂光彩”主要从挖掘课外资源,拓宽学习空间;挖掘文本资源,拓宽学习空间;开拓学习领域,拓宽学习空间这三方面进行尝试。  【关键词】
【摘要】在现代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总是会听到学生不知写什么的抱怨,其完成的写作作品也都是比较空洞,内容严重缺少,之所以会出现这样一种现状,其根源就在于学生对于生活体验的欠缺。因此,在后期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实践中,教师就可以采取一种体验式教学法,以此来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进而实现学生视野的不断开阔,丰富学生生活。基于此,本文就针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体验式教学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对后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