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肺部CT特征及与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的关系。
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大同市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二医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HbA1c水平将患者分为三组,其中A组(HbA1c<7%)32例,B组(7%≤HbA1c≤9%)40例,C组(HbA1c>9%)48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进行肺部CT检查,比较三组患者肺内病变形态学特征及治疗效果。
结果C组病灶最大径线均值(6.1±2.1)cm,显著高于A组的(3.4±1.2)cm及B组的(4.3±1.7)cm,B组病灶最大径线均值显著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478、6.735、3.039,均P<0.05)。C组中大片状影(83.3%)、多发空洞(83.3%)、虫蚀样空洞(75.0%)的比例显著高于A组及B组,B组中大片状影、多发空洞、虫蚀样空洞的比例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25、7.018、6.865,均P<0.05)。C组淋巴结肿大的比例(83.3%)显著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444,P<0.05)。经6个月规范化抗结核治疗,C组治疗有效率(68.8%)显著低于B组(85.0%)及A组(100.0%),B组治疗有效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236、12.308、3.171,均P<0.05)。
结论2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肺部CT特征与HbAlc水平存在密切关系,随着HbAlc水平的升高,肺内病灶径线增大,侵袭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