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wang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育的重心逐步转移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上,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只是简单地学习书本中的知识和内容,而是要让学生还学会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教师引导学生能自主学习,这样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初中物理教学课程中,实验教学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初中的物理学科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够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学习的物理规律,在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同时,能够将物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并应用到实践生活中。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
  一、 前言
  初中的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教学基础的自然科学。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对初中物理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让学生在课堂中不仅学习到物理学知识,还要学会学习物理的技巧,一切要以学生的实际为出发点,使学生能够提高对初中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并增强学习信心。当前有许多的初中学生都对物理学的知识有不正确的认知,认为物理学科知识晦涩难懂,常常提起物理学科就会头疼,但实际上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掌握学习物理知识的技巧与方法,所以初中物理学教师一定要正确引导学生,找到学习物理学科的学习技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让改变学生对物理学的认知,更加喜欢学习物理,从而有利于物理学的发展。
  二、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意义
  首先,初中物理学科的知识能够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因为物理学科以实验为基础,其中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这样对于初中生来说是较为困难的,但是由于难懂,所以更会刺激学生提出问题,进而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其次,物理学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初中物理实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引导学生做很多的实验,这就需要学生要提前了解实验的目的、实验步骤、实验器材等很多知识,进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最后,物理学知识是一门来自现实的学科,在实际生活中有非常多的问题和现象都能够用物理学知识进行解释。所以,学好物理知识,会有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
  三、 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一) 实验教学效果不理想,完成情况差
  在初中物理课教学中,实验教学主要是在实验室完成的。但是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教学资源的配备和师资力量的配备也是不平衡的,有很多经济落后的地区物理实验室器材无法满足教学要求。在实验课堂上很多都是多个学生围着一台实验仪器进行学习,受到时间限制,无法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使用到实验仪器,所以物理实验教学完成的效果并不是很好。有一些学校整个学期物理实验课的完成数目都没有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还有的学校出现不做物理实验的现象。初中物理实验课程无法较好的完成,阻碍了初中物理教学的发展。
  (二) 初中学校和教师缺少对物理实验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当前我国主要传统教学模式都是应试教育,为了让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追求升学率,学校和教师只重视课本中的理论教学,缺少实验教学的帮助,让学生们对实验步驟和实验结果死记硬背,只为了提高学生们理论成绩,导致学生无法对物理学产生兴趣,甚至厌恶学习物理学。与此同时,受到课堂时长的限制,物理教师为了加强对学生们物理学理论知识,就减少了让学生们能够进入实验室进行亲身体验学习的机会,只给学生们讲解实验过程,由于教师这样只重视理论教学知识,轻视实验教学的错误认知,尽管能够让学生们学习成绩得到提高,但是学生由于未经过实践,无法在实际运用知识中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让物理学成为了“纸上谈兵”。
  (三) 初中学生对物理学实验教学重要性不重视
  初中学生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制约,只注重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不重视实践能力。有很多学生在物理实验课中,不知道怎样做实验,或者不知道何时动手成为现在学生的普遍问题,主要是因为物理教师只在课堂中讲解实验过程,学生们只是死记硬背实验步骤,但是到了实践时,却无法用正确的方法做实验,这样机械式的知识死记硬背,不重视物理实验的,导致学生缺少动手能力,不能讲理论知识与实践融会贯通,只能提高眼前的成绩,但是却不利于未来物理学的学习与发展,也无法解决生活中出现的物理问题,知识成为了空谈。
  四、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
  (一) 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重视实验教学
  在初中物理课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重视物理实验教学的操作性,重视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和实验的过程中,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本人在教学工作中,会观察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认真考察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动态,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实验课程,让学生们能够在物理实验课程中感受到物理学知识的乐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完成物理学知识的学习。例如,在学习到杠杆知识的时候,我考虑到学生们学习水平不相同,所以在学生们分组做实验的时候,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会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解答,如果是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提出问题,我会引导他们运用亲自动手解决问题,如果是学习成绩较为一般的学生,在提出问题时,我会先耐心地向他们讲解一下理论知识,然后亲自带领他们一起做实验,让他们能够体会到物理学并不是晦涩难懂的学科,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们的学习水平逐渐趋向平衡,并且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产生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还能够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 理论联系实际,形成高效物理实验教学课堂
  物理学科是一门与现实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在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可以用物理学知识解释,还有很多问题都能够用物理学知识解决。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文化素质,能够深化物理学与实践相结合,在授课中能够主动引导学生们寻找有关物理知识的生活实际,感受到学习物理学知识的重要性,让学生们更加重视物理课程的学习。本人在实际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物理实验课程开始之前,我会让学生提前预习好本堂课的学习知识,在新课程开始时,我并不会直接告诉学生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物理实验设备,而是让学生们通过前一天的预习,自主选择物理实验设备和器材,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在物理实验课堂中,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加深或者减轻学习难度,可以只给学生们实验的原理和目的,让学生们根据已知的条件自主选择实验器材,自主设计实验过程,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达到实验目的。让学生的思维创新与思维活跃得到最大的发挥,也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锻炼,进而完成教学目标,形成高效的物理实验课堂教学。   (三) 巧设问题,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有学习的目标,不能漫无目的的做实验。所以教师应该在课程开始前给学生设计一些有关课堂内容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进行学习。在有了明确的学习和操作目标之后,学生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进实验课程中。初中物理教师要把提高自身专业文化素质形成常态化,用精湛和渊博的知识,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通过设计具有专业化水平的教学知识,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一堂物理实验课程开始之前,我会提前向学生们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注意事项与实验要求,让学生按照要求和步骤进行实验,这样才能提高实验的效率。将实验的目的、步骤和实验的原理等形成实验报告的形式对学生一一提出要求,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一开始接触物理学试验时就能培养一个良好的实验习惯,有利于未来学生在物理学中的实践与发展。
  (四) 巧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解决教学难题
  初中物理实验课的重要性大家都能知道,但是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以及有一些實验的安全性比较低,无法将实验全部都能够让学生进行亲身实践,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用到多媒体教学技术。多媒体技术能够更加直观地将实验的步骤、原理、结果等通过图像的形式清晰得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实验的真实性,与教师只用讲解对比,更加能够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磁场时,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我们无法将地球的磁场原理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学生也无法感受到具体地球的磁场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这样,我们就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将有关磁场的实验过程以图像形式清晰的展现给学生,这样学生就能够了解磁感线的情况分布,再通过安排学生做一些实验,这样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关于磁场的知识。
  五、 结语
  物理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所以物理教师一定要重视物理实验的教学,这样才能让学生从根本上了解物理学科知识。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意义,其次对当前为我国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进行了探讨,最后根据当前存在的问题具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策略,望能够通过本次研究,促进初中物理学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进雅.初中物理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及其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
  王顺仁,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五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政治是一门对学生日后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学科,因此加强政治教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够在一定限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帮助学生尽快地掌握政治知识中的要点,本文就将结合情境教学的作用来简要的论述如何在高中政治学科中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高中政治;人文关怀;教学模式;转变  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都是教育式的教学方式,老师讲述为主,伴随着简单的提问与习题的辅助。这种方式的教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理念的落实,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与新阶段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发展需求不相吻合。教育是为了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学生们在课堂当中的主体性地位和作用,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们自主探索和学习的能力。学案导学模式目前已经成为了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方式,在历史课堂教学当中对其进行使用,不仅能够真正以学生作为课堂中心,还能够在此基础上推进教学效果和质量。
摘 要:随着初中历史教学的持续进行,教师会在继承和借鉴原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创新,以便能够获取到更为适合当前教学需求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历史学习条件。接下来,我们就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的问题进行简单谈论。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历史教材  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主要强调“学生需掌握史实”,因此教师会在课堂上用大量的时间来对教材进行详细讲解,促使学生把死记硬背当成学习历史的唯一有效方法
摘 要:字源识字法作为传统而又科学有效的识字方法,它能有效连接“课内”与“课外”,让学生内外兼修,在掌握汉字造字起源与历史文化的同时,形成自主识字的能力,产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字源识字法的应用贯穿于汉字教学的始终,它可从幼儿识字延伸至大学的专业研究,是着眼于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识字教学方法。  关键词:字源识字法;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材;语文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着眼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所需
摘 要:本文从微课程教学设计入手,阐述了微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提升了《旅游地理》课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为优化教学模式提供借鉴。  关键词:微课程;旅游地理;教学方法探索  《旅游地理》是旅游管理专业的重要的必修课,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互联网 ”时代背景下,《旅游地理》课程教学也在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从精品课程的建设到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从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旅游地理知识到注重学生
摘 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概念教学就是指地理基础知识教学。在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中,仍然有部分高中地理教师采用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模式,忽略了高中生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探究性学习在高中地理概念教学中的运用,很好地弥补了传统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中的这一不足。笔者针对影响探究性学习在高中地理概念教学中应用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与分析,提出了基于探究性学习的高中地理概念教学的有效途径,希望有助于
摘 要:生物科学史进教材、进课堂是近年来中学生物课程改革与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囿于课程设计的逻辑顺序与教师相关知识的匮乏,生物科学史教育一直处于起步阶段。为了更好的进行中学生物科学史教育,本文对比科学史教育的新发展——HPS教育理论,以中学课程“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为例,对“科学史融入课程”进行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中学生物;科学史教学模式;豌豆杂交实验  随着新一轮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生物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