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教育初心,做守望幸福教育的思政人

来源 :高考·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a263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坚守教育初心,方能换来最本真的教育效果,教育本身就是一个静待花开的过程,而思政课教师,更是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困惑,有时并不是那些所谓的客观因素所致,而是思政人缺乏一盏真正照亮自己前行的心灯,我们应该不忘教育初心,用幸福课堂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和启迪孩子们去深度学习,去主动思考和探索自己的人生,让他们在这样的过程中得到真正的成长。
  关键词:教育初心;幸福教育;思政人
  一、不忘教育初心,做有温度的思政人
  1.初心,在智慧中绽放
  江苏省某中学的史老师,是一名有着三十年党龄的资深思政课教师。上届高三他班上有个男生,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沟通,上课基本都在睡觉,屡教不改,在班级散发出满满的负能量。史老师意识到说教对这孩子无济于事,所以一直在细心观察,寻找有效方法。有一天他们班开一节《生活与哲学》公开课《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这个男孩的书法很不错,史老师就请他写了一副作品“无奋斗,不青春”,并让本班所有同学都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最后请这位男孩把这幅作品作为礼物递交给了前来听课的校长。当这位男孩递交作品的时候,史老师深情地说:“我希望同学们在最关键的高三阶段、在人生最美的年华,要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心、要有‘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恒心、要用心、用情,用极致的努力为青春献礼!”那一刻,小男孩郑重地点点头,此后的课堂,再也没见过他昏昏欲睡的模样。
  2.初心,在关爱中秉持
  笔者也是一名思政教师,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高考前的日子,筆者几乎是全程陪伴,有些孩子很脆弱,和她们交流,还没说话就开始哭泣了。这样的小女孩,真的让人很心疼,于是摸摸她的头,轻轻拥着她,先做好安慰工作,然后陪伴她们分析问题,寻找对策。不知不觉毕业季如约而至,最后一次整理完教室,宣布放学,好多小女孩走到讲台说:“老师,抱一下!”那个最调皮的男孩对我说:“老师,您一直就像干妈一样关心我,谢谢您!我走了,真走了,您保重!”那一刻想笑着说:“我有那么老吗?不许喊干妈,喊姐姐。”但眼泪夺眶而出,一直就知道,你们的一生,我只送一程;不忍言别,但车已到站;我原路返回,你远走高飞。孩子们,请带着老师的牵挂与祝福,带着梦想再出发。
  3.初心,在奉献中传承
  在已经毕业的学生当中,有个小姑娘叫倪雪瑶,目前就读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她经常去敬老院做义工,放暑假后在南京少年宫做志愿者,免费教孩子们手语。她立志做一名有温度的思政课老师!我觉得她每一个微笑、每一个善意的举动,都折射出教育的初心和温度。是啊,我们的初心在智慧中绽放、在关爱中秉持、在奉献中传承!教育的温度就在校园的某个角落,就在新时代中国的某个地方,就在一代又一代教育人的传承之中。
  二、立足立德树人,做有信仰的思政人
  春风化雨,德育为先。德育包含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如何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候,让德育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我们思政人不懈探索的课题。同时这也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努力、相互协调,形成教育合力。
  1.社会良好氛围是德育的土壤
  中国是文明古国,素以“礼仪之邦”享誉于世,中国传统文化就其基本特征而言,属于礼仪文化。在讲述文化生活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相关内容时,有一位老师介绍了某城市发布的“文明有礼二十四条”,分为文明用餐、清洁卫生、公共场所、安全出行、爱我家园、热情待客六个部分。“餐桌举止非小事,一筷一勺见文明。”“文明有礼二十四条”中有两条是关于“文明用筷”的,分别是“长者先动筷”和“夹菜用公筷”。课后,很多学生加入了文明“筷”行动,在餐桌上体验尊敬长辈、使用公筷的就餐快乐。
  2.学校深耕细作是德育的滋养
  一直以来,学校都在深耕德育课程,以活动为载体,将德育之花处处开放,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行动中涵养美德。上海市Y中学数十年坚持开设小公民实践课程,学生所提的建议促进了校车线路、红绿灯设置、垃圾分类等多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而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能力素养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北京市一直要求把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实践学习列入课时计划,让社会大课堂成为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阵地。在社会大课堂上,学生们体验“拓展训练”的艰辛,“搭建高楼”的谨慎,“航模放飞”的激动,“陶泥制作”的喜悦,“电子积木”的神奇,品尝亲手磨制出的豆浆……孩子们在实践课程中得到了锻炼,学会了劳动,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创造,使学生们既体会到劳动的艰辛,更感受到劳动果实的甘甜。
  岁月无语,青春有言。成长路上,每一个脚印都会成为未来的珍贵回忆。江苏某中学上了一节特别的思政课,那节课在运动场举行了校歌快闪活动,助力高三学子高考。学校领导和全校3000余名师生一道奏响青春乐章、舞动时代风华。大家挥舞着手中的五星红旗,深情地唱响校歌,既表达了对祖国和学校的祝福,同时也祝愿每一名学子在青春的道路上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在锦绣华年里谱写最动人的乐章。校园处处洋溢着老师对学生的爱,学生对老师的感恩,在歌声和祝福声中,孩子们迈开大步勇敢追梦、起航。
  3.家庭大力配合是德育的支持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若只有学校而没有家庭,或只有家庭而没有学校,都不能单独承担起塑造人的细致、复杂的任务”。德育,离不开家庭。某校向全体学生发放了《家务劳动指南》,分年龄层次,建议学生掌握洗衣服、做菜等家务技能。除此而外,还先后发放了新家庭教育“好父母”“好学生”指南,学校每年开展“校园亲子节”和“好家风好家训好家规传承活动”,倡导教师、学生、家长共同成长,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本固才能枝荣,根深才能叶茂,德育需要平和舒畅的氛围,需要时空情感的真诚演绎。高质量教育的目标不仅是成绩,更应该是为学生的长久发展奠定基础。思政课是德育渗透的主阵地,我们要立足立德树人,做有信仰的思政人。
  三、打造幸福课堂,做有情怀的思政人
  1.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以生为本,要把学生的身心健康、幸福成长放在首要位置。乌申斯基说过:“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而牺牲这种幸福,这一点当然是毋庸置疑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的幸福。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使命。构建幸福的课堂,是归依教育目的、回归教育理性的迫切需要。构建幸福的中学政治课堂,就是要让学生享受幸福的教育,让教师收获教育的幸福。幸福课堂,既是一种理想的课堂,也是教学的理想,更是教育理想的诗意实践。
  2.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我们教师应该真诚、和善、平等地与每一位学生相处,公正无私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课堂上开展探究性活动的时候,虽然有了小组合作、全班讨论等形式,但是由于课堂上时间和空间有限的原因,表现活跃的往往是那些能说会道的孩子,其余学生很容易就成了观众和听众,久而久之,这些孩子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和信心则更不理想,更不可能在课堂上获得幸福感。我们要尤其关注这个群体,有意识地照顾到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收获学习的愉悦与幸福。
  3.实现深度学习的发展课堂
  深度学习是指在真实复杂的情境中,学生运用所学的本学科知识和跨学科知识,运用常规思维和非常规思维,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以发展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和交往技能的认知策略。北师大郭华教授认为,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学生在深度学习中表现出的积极情绪、过程投入以及收获的价值信念、学习成就也正是发展课堂、幸福课堂的特征和追求。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时常对照习总书记提出的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等六方面内容来严格要求自己。从教育理念、话语体系和工作机制等多维度来创新思政教育模式,精心打造幸福思政课堂。我们要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拓展视野,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努力成为让学生喜爱的思政课教师,努力做好一名守望幸福教育的思政人。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核心素养之一是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的意识,数学建模是让学生将数学课本上理论化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运用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有了数学建模意识,学生就不再认为数学是一门学而无用的科目。本文就在高中数学课堂培养学生数学建模意识的现状、意义和方法分析如何构建学生高中数学建模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加强学生的数学方法和意识,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
期刊
摘 要: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物理是基于实验的重要基础学科,实验教学是开展物理教学的主要方式和形式。本文结合实例探讨了核心素养导向下如何通过高中物理演示实验、设计实验、分组实验和课外实验的教学来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实验教学;能力培养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師往往不够重视实验教学。一些教师认为各种实验是浪费时间
期刊
摘 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作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目标,这对高中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突出表现在需要高中历史老师跳出历史学科界限,树立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历史教育”育人理念;系统学习和掌握唯物史观,自觉地以唯物史观贯穿和指导历史课堂教学;培养广泛的跨学科兴趣,构建既专深、又广博的复合型专业知识结
期刊
摘 要:高中阶段的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无论是从教学观念还是从方式上都得到了各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并且很大程度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实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文章中针对核心素养视野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有效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  引言:核心素养是当今社会上教育改革中的流行词语,它可
期刊
摘 要:只有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语文的核心价值,才能促使学生主动去了解语文这本学科内容,并从中学习到有用的语言文化知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懂得体现语文的核心价值,使得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意义,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更有效果。那么在文章中,主要以高中语文教学为研究对象,就如何体现语文核心价值展开如下的分析与探究,以期引导学生挖掘语文学习的价值、体会语文学习的意义。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价值;教学;
期刊
主题班会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人际交往中经常出现的三个效应,首因效应,刻板效应以及晕轮效应.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感受这三个心理效应的作用,以及一些常见应对措施.  价值观:学会用理性的态度去看待他人,客观,全面地认识,评价他人.  学情分析:高中阶段是一个特定的年龄阶段,其心理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和过渡性.其中在人际交往中如何客观,全面地认识,了解他人也是高中生需要学习和
期刊
摘 要:化学是高中阶段的一门学科内容,而有机化学又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内涵大量的核心知识,对学生了解化学世界、探究化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意义。其中,对高中有机化学“核心知识”的学习进阶研究,即可以提高高中有机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又促进了有机化学知识与实践融合,使得学生可以有效掌握有机化学中的“核心知识”。因此,本文主要对高中有机化学“核心知识”学习进阶展开研究,以期促进高中有机化学教学。  关
期刊
摘 要:在高中物理这一门学科上,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除了能够在日后的高考中有所帮助以外,也能够让学生通过物理这门学科的习题培养自身的逻辑能力,但是在现如今在高中学生在物理的学习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审题能力较弱或者是对题目的理解能力较差,这一问题需要教师的努力,对这一现状进行一定的改变。本文通过分析现如今在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学生审题习惯培养的漏洞提出了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在物理这门学科上面的审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动,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如今教育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更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课堂有主人翁意识,而在高中阶段,语文一直都是较为重要的内容。语文学习既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应加强对少数民族的关注,并将其渗透到自身的教学中。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也要注重培养学生个人能
期刊
摘 要:我国传统的高中生物课堂过于依赖教师,整个教学过程都是教师强制灌输,学生强行记忆的过程。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教育界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使学生在融入课堂学习内容的同时,加大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从而获取更多的学习知识,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生物;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