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批判力”如何生成——评贺桂梅《“新启蒙”知识档案:8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第2版)》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hechas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当代中国研究而言,上世纪80年代①是极为重要的枢纽时段.其重要性,不止于完成了从“革命”到“改革”的主题变奏,更在于造就了许多影响至今的“真理”与“常识”,形成了诸多支配性的认识论与价值观.而这正是贺桂梅《“新启蒙”知识档案:8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以下简称《“新启蒙”知识档案》)一书的思考前提.该书的封底上醒目地标识着80年代之于当下的影响:“这个时期形成的文学观念、知识体制与思维框架构成了近四十年来的新主流文化,也是人们理解当代中国乃至整个20世纪的基本认知装置.”②从中可看出,贺桂梅尝试在一种总体的、相对超脱的视野中辨识80年代遗留至今的“基本认知装置”,显示出一种清醒凌冽的反思气质.这些认知装置塑造着对于现代、中国、文化、文学、人等根本命题的理解方式,正是在细密拆解这些装置的过程中,本书渐次成型.
其他文献
自闭症儿童的阅读理解能力与同龄人相比较差,且很多自闭症幼儿在学龄前阶段就表现出早期读写能力缺陷.分享阅读干预被广泛应用于早期教育领域,对于自闭症儿童也是一种有效的干预实践,可以促进其阅读参与、口语和读写能力、情绪情感、脑功能等发展.另外,通过适当调整阅读材料形式,提供对话策略和支架策略,可以进一步提高自闭症儿童分享阅读干预效果.据此,本文对自闭症儿童阅读干预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建议.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基于游戏的评估就是采用游戏的方式,对个体的人格等心理特性和行为进行量化评估.对于特殊儿童群体,基于游戏的评估具有超越传统评估方式的诸多优势,在特殊儿童认知评估与诊断、学习与教育目标评估以及人格评估等方面有良好应用前景,但在满足信效度和公平性要求方面,面临困难和挑战.未来研究可关注以下几个方向:利用游戏实施动态评估、测量复杂构念,以及开发和应用移动终端的游戏测评.
尽“文字德性”以显“人性谐调”,可视为《边城》的诗学肌理.具体说来,文白结合、以白为主的现代书面白话,呈现出边城茶峒安静纯朴的境界.“大鱼来咬了你”和“摘虎耳草”的语言形象,尽显傩送的情趣与翠翠的灵动,将翠翠与傩送的爱情之美嵌入纯朴的边城.沈从文以叙事者的身份介入叙事,以“人事-人生”为中心的议论,将边城人们的“人事”转化对“人生”的思考,彰显其生命的意义,升华人性之光.而“处”字结构和替代法的结合,化虚为实,将叙事和议论扎入实有的状态,从而使得叙事和议论不离人物的生命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