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语言一个十分重要的目的就是同活生生的人进行交际,听作为人类言语交际方式之一,在信息剧增、国际交际日益频繁的今天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提高听力始终为人们所关注,尤其是听力能力的提高。初学者要真正掌握一门外语,必须尽快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中学英语教师作为学生的英语启蒙老师首先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制定相应的策略,把重点放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听力的能力上。学生英语听力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较快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教师必须在听力技能的培养和提高方面下足功夫,以期收到最佳教学效果,下面分几方面表述。
一、影响听力的因素,弄清这些因素,提高英语听力教学质量
(一)词汇量不足、语法不过关是影响学生听力水平的一个重要障碍
听力训练中,如果遇到的生词太多,就很难懂得整篇文章大意。同样,没有一定的语法分析能力,即使听懂了单词,也未必能快捷地理解句子的意思。例如:“lie”一词除表示“躺,平躺”之外,还可以表示“位于”“撤谎”等意思。有时句子表面上有否定词,却表示肯定,例如:You can never be too careful while driving at night .(夜晚开车要非常小心)。
(二)发音不正确,辨音能力差是影响听力理解的前提
有些学生对于一些易混淆音素特别是音近的词不能正确辨识,从而影响了对句子意义的理解。英文中有一些相同发音不同含义的词,即同音字,如:hear,here;还有一些相似的拼写,易混淆的发音,即近音词,如: soup(汤),soap(肥皂);如果学生听音不准,就会接受错误的信息,就会判断错误。
(三)不良的情感因素,听的习惯及对英美文化的不了解是影响听力理解的重要因素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因为心理和情绪上的障碍,就会出现“情感过虑”,致使原本可以听懂的内容在理解上也大打折扣。还有的学生对英语国家的各方面文化了解不够,有一些听力材料中常会出现Thanks giving, April Fool等 ,学生若对感恩节,愚人节等不甚了解,就会对这些感到茫然。
二、消除听力干扰因素,提高学生听力水平
(一)打好语言基本功
语音、词汇、语法是语言的三个基本要素,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要提高英语听力水平,必须从语言基本知识抓起。首先应突破语音知识关。英语语音知识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不完全爆破、意群、连读、音的同化与失音、句子重音及语调。只有熟识这些变化才能正确理解所听单词、词组和句子的意思。其次还应掌握英音与美音的差别。听力理解中的每一个对话、语段、语篇都是由句子组成,而句子的基本单位是词或词组。在听的过程中,我们能模仿出听到的发音,但如不掌握一定的词汇量,便无法把与其所代表的词联系起来,也就无法得知它代表的意义。因此,词汇量的大小在一个侧面决定了听力理解的程度。
(二)巧过语音关
1、学会分辨出相似音。听音时,学会分辨出相似音很重要,如称呼Ms和Miss听起来很像,再比如: said和sad等。
2、识别非完全爆破。英语中的爆破音 如|K|,|g|,|t|,|d|,|p|,|b|为另外一个辅音跟随时,它的音不完全发出来,如:Jack can speak good French.
3、识别英语发音中的连续。在语流中,同一意群内部的各词之间并不停顿,以使言语更流畅自然。通常是前一单词词末的辅音与后面一个以元音开头的单词的元音音素拼一起。例如:When I put my card in ,
4、正确的理解语调。不同的语调说出会有不同的含义。例如:W:Are you ready? M:Ready?(在英语中升调重复词句往往表示否定的含义)。
5、了解英美英语读音的差异。
(三)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
1、保持良好的心态。在听音过程中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万万不可紧张。若偶尔遇到一个或几个生词,不要慌张,可置之不理,因为个别单词一般不会影响对整个句子或语段的理解。对于没听懂的句子,也应赶快放弃,专心听后面的内容,听完后必须对所听到的内容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选出与问题有关的信息。
2、学会用英语思维。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
有的学生在听力训练时,每当听完一词就喜欢把它翻译成汉语,这样既影响了听力的速度又容易遗漏有关信息,因此我们要加强用英语思维能力的训练,在我们现有的条件下,我们应当做到:
(1)在训练学生听文章时,要求学生关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句,因为它们往往是文章的主题句。开头句是信息内容的行导句,它揭示了整个语段讲什么,信息内容朝什么方向展开,同时要注意文章的情景语境,达到正确理解文章内容获取语言信息,提高听力技能的目的。
(2)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创造用英语思维的机会。例如老师坚持用英语上课,组织学生听英语广播,录音机,看录像,要求学生课外说英语,开展课外英语活动;讲英语故事,开展演讲比赛;开展多种形式的听写训练并且及时讲评,指导等。
(3)利用各种方法增加学生的听力兴趣调动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指导学生听说的自学性,逐步提高听力技能和技巧。
3、边听边记录。做简要的笔记也是良好的听力习惯。听音时对名字、数字、时间和某些关键的词做一些简单的标记或符号,这样可加深对听力材料的印象,否则这些听懂的内容到答题时也可能辨别不清楚,或者错位。
4、带着问题积极地听。在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浏览试题,以便明确听的目标,有的放矢地捕捉所期待的信息内容,从而减少记忆的负荷,提高听力理解的正确性。
三、培养学生静听的习惯,教给学生有用的方法
听的理解过程是一个较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当人的情绪处于紧张的活动或厌烦的状态时,易产生对抗心理。简言之,就是当学生的情绪有较大的波动时,是很难听进任何东西的。所以要培养学生静听的习惯。在开始的几节课里,就要让学生明确"听"的重要性,"听"有利于"读",比如说教字母单词时,就要先让学生听清老师的范读,不要急于模仿。同时也可以使用一些动作和如Be quiet.Listen to me carefully.Don’t speak.等一些课堂用语,使学生逐步养成静听的习惯。
在平时的听力训练过程中,还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为学生指点迷津,教给学生有用的方法。首先,在做听力题前,要让学生仔细审题,看清题目要求,比如有的题目会要求学生根据听到的问句选出正确的答句,学生往往会选出问句而致使全题错误;其次,让学生养成在听到录音内容之前抢先把选项内容快速浏览一遍的习惯,做到心中有数;第三,要让学生养成检查的习惯。录音内容在一般情况下播放两遍,第一遍选出答案,第二遍就要提醒学生进行核对。检查;第四,当学生错过一道题目的录音后,不要让学生继续把注意力集中在那道题上,那样不仅于事无补,而且错过了下一题的录音,让下一题也造成失误。以此类推,因小失大,后果可想而知。而应该是提醒学生立刻放弃那道题,马上把注意力转移并集中到下一题上。
一、影响听力的因素,弄清这些因素,提高英语听力教学质量
(一)词汇量不足、语法不过关是影响学生听力水平的一个重要障碍
听力训练中,如果遇到的生词太多,就很难懂得整篇文章大意。同样,没有一定的语法分析能力,即使听懂了单词,也未必能快捷地理解句子的意思。例如:“lie”一词除表示“躺,平躺”之外,还可以表示“位于”“撤谎”等意思。有时句子表面上有否定词,却表示肯定,例如:You can never be too careful while driving at night .(夜晚开车要非常小心)。
(二)发音不正确,辨音能力差是影响听力理解的前提
有些学生对于一些易混淆音素特别是音近的词不能正确辨识,从而影响了对句子意义的理解。英文中有一些相同发音不同含义的词,即同音字,如:hear,here;还有一些相似的拼写,易混淆的发音,即近音词,如: soup(汤),soap(肥皂);如果学生听音不准,就会接受错误的信息,就会判断错误。
(三)不良的情感因素,听的习惯及对英美文化的不了解是影响听力理解的重要因素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因为心理和情绪上的障碍,就会出现“情感过虑”,致使原本可以听懂的内容在理解上也大打折扣。还有的学生对英语国家的各方面文化了解不够,有一些听力材料中常会出现Thanks giving, April Fool等 ,学生若对感恩节,愚人节等不甚了解,就会对这些感到茫然。
二、消除听力干扰因素,提高学生听力水平
(一)打好语言基本功
语音、词汇、语法是语言的三个基本要素,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要提高英语听力水平,必须从语言基本知识抓起。首先应突破语音知识关。英语语音知识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不完全爆破、意群、连读、音的同化与失音、句子重音及语调。只有熟识这些变化才能正确理解所听单词、词组和句子的意思。其次还应掌握英音与美音的差别。听力理解中的每一个对话、语段、语篇都是由句子组成,而句子的基本单位是词或词组。在听的过程中,我们能模仿出听到的发音,但如不掌握一定的词汇量,便无法把与其所代表的词联系起来,也就无法得知它代表的意义。因此,词汇量的大小在一个侧面决定了听力理解的程度。
(二)巧过语音关
1、学会分辨出相似音。听音时,学会分辨出相似音很重要,如称呼Ms和Miss听起来很像,再比如: said和sad等。
2、识别非完全爆破。英语中的爆破音 如|K|,|g|,|t|,|d|,|p|,|b|为另外一个辅音跟随时,它的音不完全发出来,如:Jack can speak good French.
3、识别英语发音中的连续。在语流中,同一意群内部的各词之间并不停顿,以使言语更流畅自然。通常是前一单词词末的辅音与后面一个以元音开头的单词的元音音素拼一起。例如:When I put my card in ,
4、正确的理解语调。不同的语调说出会有不同的含义。例如:W:Are you ready? M:Ready?(在英语中升调重复词句往往表示否定的含义)。
5、了解英美英语读音的差异。
(三)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
1、保持良好的心态。在听音过程中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万万不可紧张。若偶尔遇到一个或几个生词,不要慌张,可置之不理,因为个别单词一般不会影响对整个句子或语段的理解。对于没听懂的句子,也应赶快放弃,专心听后面的内容,听完后必须对所听到的内容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选出与问题有关的信息。
2、学会用英语思维。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
有的学生在听力训练时,每当听完一词就喜欢把它翻译成汉语,这样既影响了听力的速度又容易遗漏有关信息,因此我们要加强用英语思维能力的训练,在我们现有的条件下,我们应当做到:
(1)在训练学生听文章时,要求学生关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句,因为它们往往是文章的主题句。开头句是信息内容的行导句,它揭示了整个语段讲什么,信息内容朝什么方向展开,同时要注意文章的情景语境,达到正确理解文章内容获取语言信息,提高听力技能的目的。
(2)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创造用英语思维的机会。例如老师坚持用英语上课,组织学生听英语广播,录音机,看录像,要求学生课外说英语,开展课外英语活动;讲英语故事,开展演讲比赛;开展多种形式的听写训练并且及时讲评,指导等。
(3)利用各种方法增加学生的听力兴趣调动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指导学生听说的自学性,逐步提高听力技能和技巧。
3、边听边记录。做简要的笔记也是良好的听力习惯。听音时对名字、数字、时间和某些关键的词做一些简单的标记或符号,这样可加深对听力材料的印象,否则这些听懂的内容到答题时也可能辨别不清楚,或者错位。
4、带着问题积极地听。在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浏览试题,以便明确听的目标,有的放矢地捕捉所期待的信息内容,从而减少记忆的负荷,提高听力理解的正确性。
三、培养学生静听的习惯,教给学生有用的方法
听的理解过程是一个较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当人的情绪处于紧张的活动或厌烦的状态时,易产生对抗心理。简言之,就是当学生的情绪有较大的波动时,是很难听进任何东西的。所以要培养学生静听的习惯。在开始的几节课里,就要让学生明确"听"的重要性,"听"有利于"读",比如说教字母单词时,就要先让学生听清老师的范读,不要急于模仿。同时也可以使用一些动作和如Be quiet.Listen to me carefully.Don’t speak.等一些课堂用语,使学生逐步养成静听的习惯。
在平时的听力训练过程中,还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为学生指点迷津,教给学生有用的方法。首先,在做听力题前,要让学生仔细审题,看清题目要求,比如有的题目会要求学生根据听到的问句选出正确的答句,学生往往会选出问句而致使全题错误;其次,让学生养成在听到录音内容之前抢先把选项内容快速浏览一遍的习惯,做到心中有数;第三,要让学生养成检查的习惯。录音内容在一般情况下播放两遍,第一遍选出答案,第二遍就要提醒学生进行核对。检查;第四,当学生错过一道题目的录音后,不要让学生继续把注意力集中在那道题上,那样不仅于事无补,而且错过了下一题的录音,让下一题也造成失误。以此类推,因小失大,后果可想而知。而应该是提醒学生立刻放弃那道题,马上把注意力转移并集中到下一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