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物理教学的方针及方法

来源 :考试·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F668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物理作为一门研究对象广泛,基础性很强的自然科学,在其高中教学阶段,更是需要综合多种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与时俱进,做到科学教学。
  【关键词】 以下是本人就自身多年教育经验的体会浅谈 将从教师教育和学生发展两个方面具体阐述三点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0(a)-0075-01
  1 激发兴趣
  学习知识的本身就是一门科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反思问题,走好这三步就构成了教学和学习关键。但是首先要做的事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拥有探索精神和前进动力。物理与现实密不可分,这就注定了它要以贴切生活为主的方式授业解惑。例如在力学中,我们常常使用‘杠杆定理’节省力气,磁学中的变压器原理,则存在于家中的任何电器,也即交变电场引发磁场现象,当然还有建立在光学基础上光谱和胶片感光等等。而只有通过和学生就日常现象交流互动,才能避免枯燥无味的僵化模式,进而摆脱填鸭教学的弊端。在我看来,激发同学兴趣是一个由浅及深的过程,物理诚然深奥,但只要找对方法,循循善诱,自有通幽曲径。
  2 注重试验
  物理作为一门应用性偏强的科目,试验就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甚至可以说,绝大部分的物理概念,法则和公式,都是基于不断的物理实验才得以提出和印证。在科学家的头脑中,试验是印证假想的方式,而在学生的眼中,试验则是帮助他们理解物理公式的途径,是将抽象化概念进行具象化认知的必经之路。教师不仅要自己做好课上的演示实验,更要抽出一定的课时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例如,在研究与变速直线运动中,如何在已知T=5*0.02s=0.1s的情况下计算即时速度v,又如何利用“逐差法”求加速度a(Δs=at2),通过亲自使用打点计数器,学生能够得到更深刻的体会,记牢计算步骤。又例如,在描迹法平抛物体运动中,如果没有注意斜槽末端的切线水平和竖直线的重锤线检等一系列问题,在计算速度Vt=(Vx2+Vy2)1/2=[Vo2+(gt)2]1/2)与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中,就会造成较大的实验误差,这些实际发生的失误,可以使得他们以后在这些方面额外重视,也就避免了在习题和应用中的“马虎大意”。实际上,学生在做题中的不仔细来源于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不足,只是一味生般照套自然就容易遗漏某些步骤。我认为,必须注重实验的原因在于,试验不仅能够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根深蒂固,更能够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较强的动手能力,这些素质是他们一生都不可或缺的成功基础。
  3 分层教学
  我发现,很多学生在高中的物理学习上,与初中的物理学习存在断层。我们常说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并针对其不同差异采取个性化,专一化教学方式。在这里我要指出,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分析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的差异,高中物理成绩不佳的同学,有些往往在初中还能出类拔萃,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遭遇断层,成为了现代教育发展所面临的课题之一。初中物理的研究对象大多较为简单,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不高,而高中物理不仅在深度广度上都有所提高,而且就同一个问题的复杂程度也有所提高,更多的是抽象思维而非具象思维。所以学生在登上新的台阶后,难免会不知所措。在此需要在此强调的是,注重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提升类比推理,演绎能力和科学想象能力,之后,要做到因材施教,根据每位同学的实际水平,树立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多样化的教学目标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更能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达到充分发展。这里面有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教师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用不同方法进行辅导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并达到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
  综上所述,物理教学的宗旨应该在于先从感性到理性,再从理性回归到感性。首先提出生活现象使学生从感性上接触这门科学,在意识形态上加以认同,随后再客观地将科学层面上的知识加以传授,也即感性到理性的过程。一旦学生对公式和现象的掌握进入到更高层次阶段,就能够举一反三,看到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能够自觉联想到自己学过哪些知识,而非之前的从现实生活事例中感知物理,那么也就回归到了感性阶段,物理已经真正成为了他们经验积累的一部分,并不是仅仅用于考试的学术性知识。上述的三点论述主要基于克服教学的索然无味,激发学生动力和提高教学质量出发,其中,注重实验更是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既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研究兴趣,同时也为加深印象和分层教学打下基础。我相信,只要在恪守职业道德的标准下奉行优化的教学方法,将使得物理教学由难变易,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理解物理学识。
其他文献
课堂提问是一门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艺术。陶行知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知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知,只在每事问。”教师在课堂上要准确、恰当、适时地提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提问的目的性  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思维。课堂提问的目的必须清楚、明确。教师有目的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学
嗨!大家好,我就是传说中的功夫熊猫,北极熊的好朋友,现在在动物园里做兼职。最爱吃大份竹子沙拉,目前在减肥,但是减肥好辛苦哟。  大熊猫是熊科动物,属于熊类,和猫没有任何关系。它的学名其实叫“猫熊”,意即“像猫一样的可爱的大熊”,也就是说"本质类似于熊,而外貌相似于猫。严格地说,“熊猫”是错误的名词。  链接:中国现存大熊猫有多少只?  世界上的野生大熊猫仅存约1600只,主要分布在中国四川省周围的
期刊
一、对即将或刚刚进入高一的学生说  1.预习很重要  初中阶段,老师一般都不强调学生要预习新课,因为“听说领先,读写跟上”,一旦预习了,上新课时“导入部分听的效果”会大打折扣,知道了要学内容的中文意思,导入的“情景”就成了“多余”。  进入高中以后,阅读的量明显加大,文章长了、生词多了,课前若不预习扫清词汇障碍、了解背景信息,课上往往较难跟上节奏,不光影响听读还影响理解,更难实现当堂识记或运用。 
在倡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己任的当今社会,积极将心理学植入教育当中,洞察呵护初高中学生敏感而脆弱的心,是对新时代下教师的基本要求.本文首先
【摘要】初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除了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数学知识以外,其基本出发点应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新课程标准中则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并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本文从分层教学的实践出发,提出了几种分层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5  所谓分层教学法就是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
英语教学分为听﹑说﹑读﹑写四大块。过去,由于缺乏教学上的软件和硬件设施,同时又缺乏语言环境,加上思想上的不重视,偏重做题,使这门工具学科变了味,使许多英语学习者只能“纸上谈兵”,成为“既聋又哑”的学生,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听力教学要求越来越高,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浅议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策略。  策略一,训练语感,重视对语言的直观感受和直接把握  语感是英语学习和使用的核心,教学的成败最终要落实到语
研究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寿命的延长,女性生殖健康疾病已成为国际性关注的女性健康指标,其中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diseases,PFD)的防
英语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了,但是很多出国的人回国之后说的最多的是,不管你在国内英语考了多少级,是否过了雅思托福的考试,到了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国家,你该说的话都不会说。这是为什么呢?就是没有重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一、对跨文化意识的了解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跨文化意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一种语言与使用这个语言的民族的文化一定会有无法割断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