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特重烧伤患者绿脓杆菌感染的特点与护理治疗方法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epnui2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研究重度烧伤患者绿脓杆菌感染的特点和护理方法。方法 对50例重度烧伤患者绿脓杆菌感染进行治疗和护理。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龄在12岁到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16.5岁。患者职业80%为工人。治疗后对患者进行随访1到4周。结果 50例患者中有7例患者因为经济困难没有进行治疗导致死亡,3例患者应为并发症导致死亡。对于救治成功的患者主要是对其采用了绿脓杆菌感染预防和药物使用,在护理中注意保持烧部位干净避免感染。结论 对特重烧伤患者绿脓杆菌感染患者进行治疗的方法主要是保证病房的温度和湿度,保持病房干净,对患者使用抗生素以及做好护理工作。
  【关键词】 特重烧伤;绿脓杆菌感染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1060-01
  特重烧伤是指患者的烧伤面积大,程度深。出现这样的情况一般容易导致绿脓杆菌感染从而导致患者抵抗力下降甚至死亡。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对2012年2月到2013年2月接受的特重烧伤患者中选取50例重度烧伤患者绿脓杆菌感染进行治疗和护理。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龄在12岁到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16.5岁。患者职业80%为工人。治疗后对患者进行随访1到4周。患者的烧伤程度大于55%,其中火焰烧伤有25例,热液烧伤患者达到20例,其他烧伤有5例。烧伤程度在55%到75%的患者22例,75%到95%患者18例,95%以上患者10例。50例患者中有7例患者因为经济困难没有进行治疗导致死亡,3例患者应为并发症导致死亡。
  1.2 方法 对于救治成功的患者主要是对其采用了绿脓杆菌感染预防和药物使用,在护理中注意保持烧部位干净避免感染[1]。
  1.3 临床分析 特重烧伤患者由于皮肤组织受到伤害,抵抗能力下降,容易受到感染,导致绿脓杆菌生长,而绿脓杆菌感染对患者皮肤组织的恢复以及身体抗力有严重的影响。特重烧伤患者治疗的费用很高,加上需要大面积的使用抗生素,使得很多家属负担不起而放弃治疗。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计算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两组间的比较使用X2检验,如果P小于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护 理
  对绿脓杆菌患者进行护理,是保证患者恢复的关键。病房环境。特重烧伤患者最好是住在单人间,并且保证房间整洁干净,室内的温度要严格控制在27摄氏度到30摄氏度之间,房间的湿度也要保持在55%到65%之间。在对患者进行创面照射时要注意仪器的温度必须在27℃到34℃之间。而且,避免患者受到感染,除工作人员以及在医师或者护士允许下的家属探望,其他人一律禁止探视;控制交叉感染。绿脓杆菌是通过血液和分泌物等产生的,因此,在对患者换药时,护士要穿隔离服装和戴手套。患者使用过的药物要进行包装然后及时处理掉。为了防止病人在室内感染,对病人住的房间每天至少进行2次消毒,对房间的紫外线进行防护处理,每隔一个小时处理一次。患者睡得床铺要使用过氧乙酸进行擦拭。只要是患者使用过的物品要及时销毁。清洁尿培养。每8到10天对患者进行清洁尿培养,更换患者的尿管进行清洗消毒;药物选择。在选择药物上要选择抗菌能力强和毒性低的药物。例如,美罗培南,替考拉宁等。患者用药后,要定时观察药物效果,一旦发生问题要及时更改药物;敏感抗生素的使用。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可以使用联合外用以及静滴作为患者抗生素使用。在对患者进行创面护理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定进行,创面要保持干净。患者包扎要使用湿敷的创面,然后使用灭菌纱布,选择的湿敷创面要含有至少11%的磺胺米隆,因为这样才有利于杀死绿脓杆菌。
  常规护理:除了对患者进行药物护理,保持环境清洁等,还要注意患者的常规护理和治疗[2]。因为患者的烧伤面积已经超过了60%,基本大部分的皮肤已经坏死,而且这一期间还有并发症的出现,这些对患者的治疗和恢复都有严重的影响。因此,对患者的这个期间各个阶段做好护理工作十分重要。在患者的恢复期,护士和家属要协助患者进行锻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3 讨 论
  对特重烧伤患者绿脓杆菌感染患者进行治疗的方法主要是保证病房的温度和湿度,保持病房干净,对患者使用抗生素以及做好护理工作[3]。这里主要讨论绿脓杆菌感染的特点。绿脓杆菌属于细菌感染,是通过患者烧伤面渗出的液体等进行繁殖的。这种感染性的病菌对药物还有抵抗作用,有很强的耐药性,因此在对特重患者进行治疗加大了难度。患者感染了绿脓杆菌一般会出现以下症状:感染一周后,患者的创面敷的药物会成草绿色,而且还有腥味;患者的体温高低不致,忽冷忽热[4]。如果患者出现以上症状则判定为已经受到绿脓杆菌感染,要及时采用治疗。本文通过对特重烧伤患者进行护理的对策,希望给医师和护士提供借鉴,减轻病人痛苦,早日恢复患者健康,减少患者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曹国芳,许涌,沈华美.浅析特重度烧伤绿脓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与护理[A].中華护理学会.全国神经内外科专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G].中华护理学会,2009.3.
  [2] 邢进.北京地区实验动物中绿脓杆菌耐药分析及PFGE和MLVA分型方法比较[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2.
  [3] 汪强,石苗苗,赵冬梅,马泰,程君,徐庆连,徐元宏,李家斌.2001——2008年烧伤科临床分离的非发酵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0,(09):707-710+720.
  [4] 孙树,薛宝升,丁宝财,王杨,杨新发.Ⅲ度烧伤面积≥90%烧伤患者30例救治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18):5424-5428.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在心电图带教过程中通过分组讨论教学,使师生之间可以实现意义的交换,实现知识共享,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心电图带教质量。方法:第一组应用分组讨论教学法;第二组使用临床普通教学法,学习12本同一疾病的相关病例的心电图特点。将第一组学生按学习能力情况分为四组,12本病例随机平均分为四份,每组各一份,而第二组共同学习12本病例。比较2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对分别采取分组
期刊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传统静脉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的手术患者6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手术患者采用传统静脉复合麻醉方式病例6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病例麻醉效果在术后清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术前所有患者术前肌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