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究策略,提高复习质量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tu0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就生物学科而言,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越来越重视考生对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的深层次理解及对图表等信息的识别与判断能力,而且重点考查学生的理解与表达、实验与探究、综合运用等能力。而这些能力方面的体现,归根到底还在于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但这些方面的能力与学生的高三复习直接相关,复习的好坏也对学生在应试时有着很大的相关作用。
  关键词:策略;高三生物;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3-0127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像我们学校的学生,就其他学校而言,学生的底子比较薄,基础比较差,而且在理解方面与其他学校相比也有所不足,针对这些方面,笔者只能重点使他们牢牢掌握基础知识,夯实基础,尽量做到不致于在简单基础的题目上失分。而在这个基础上,培养他们的分析题目,理解题目的能力,从而尽量在中档题以及难题上有所突破。而如何提高学生的应答能力呢?笔者认为只能是想尽办法来引起他们记忆的兴趣和提高他们记忆的方法,从而使他们能够主动地去记、做、想。
  一、重视基础,提高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
  基础知识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源泉,基础知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在生物学科高考中拿分的高低。虽然高考中强调了对学生能力方面的考查,但如果学生的基础不够扎实的话,即使能力再好,没记住东西可能也无所下手或者答非所云。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因此笔者认为在高三生物复习过程中,首先还是应该强调学生的基础掌握方面的问题。
  1. 教师给出知识点提纲(粗纲)
  目标是让学生在头脑中有一个起着固定作用的概念,不求每字每句都与书本里的知识相同,只要求其记住大概的相关知识,为以后构建知识体系、对知识有所联想和对知识的良好认知结构打下夯实的基础。
  2. 由学生自己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教材,整理出一份较详细的提纲(细纲)
  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仔细阅读教材,自己通过思考,整理出一份对自己来说最容易记忆的知识体系,从而加深对教材的印象,全面细致地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和加深对基础的记忆。但在这个过程中应使学生尽量用最简洁最有效的词整理出提纲,而不是让学生大段大段地文字抄袭。
  二、知识梳理,构建知识的网络模型
  从近几年的高考生物命题来看,试题充分体现了四个能力(理解能力、实践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读懂资料能力)。因此,在整个高三生物复习阶段要注意知识网络的构建,并透彻理解和灵活运用。
  1. 比较图表,构建知识网络
  在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很多知识点在概念上有相似之处但也有本质区别。就比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物质进出细胞的几种方式、光反应与碳反应等学生有些难以掌握的知识点之间的相关联系与区别,在复习时可绘制一系列的图表,利用横向比较的方法进行对比,通过比较的方法找出他们的共同点及差别之处,再找出他们所在的联系与区别,避免概念之间的混淆,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相关知识,并能在遇到相关题目的时候能很快地写出相应的知识。
  2. 逐步展开,构建知识网络
  如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細胞的结构等方面的知识,就可以用括号和精练的文字,按知的内在联系逐步将知识点展开,构成一个知识体络。
  3. 建立检索表,构建知识网络
  在生物高考中,遗传一直是高考的热点内容。而这一块又是生物中的难点。就比如在判断一些遗传病是属于哪一种类型的遗传病的时候,我们学校的一些学生就难以判断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建立一张检索表,或用口决的形式形成一张检索表,让学生在难以判断的时候能够对照表格来达到解题目的。
  三、细看考纲,注重复习内容的重点
  《考试大纲》是根据教学指导意见制定的,它规定了考试的范围、形式和命题要求等,是师生在复习过程中的指导性文件。由于《考试大纲》规定了一些知识点的要求,使得我们可以在复习过程中有目的地去进行舍取,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复习。
  四、研究高考,把握高考命题的趋向
  从近年来浙江省的考试情况分析,命题的总体趋势是强调能力的考查;立足主干,突出综合应用等方面。虽说高中生物的内容比较多,但就近几年的高考内容来说,大致也能够找出其一些共性所在,也就是说还是存在一些常考内容与少见内容。
  五、提升课堂,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从幼儿园时一个个充满灵性的“为什么”,到高考备战时一遍遍地背诵知识,一片片地埋头苦做,学生的提问能力越来越弱,惰性越来越强,自主学习的能力越来越差。而造成这些现象的种种原因,与教师的课堂教学也直接相关。当前新课改正在各个教学机构开展和推行,新课程改革针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因此,针对以往高中生物教学课堂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要改变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制定新的教学目标,突破传统教学的体系,实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六、回归教材,让知识得以巩固
  近几年来的高考按照书本中的知识点出题的数量越来越多,而教材做为知识的载体,高考考查的内容又离不开教材,只是在出问题的时候注重问题的新颖、灵活,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应用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在最终的复习过程中,还是应该让学生回归书本。
  参考文献:
  [1] 潘秀春.生物课堂教学生活化——有效教学的尝试[J].中学生物学,2010(1).
  [2] 宋晓新.提高高三生物复习课的有效性的几点做法[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5).
  [3] 赵雅玲.浅谈新课标下高三生物复习中学生能生的培养[J].现代阅读,2011(4).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泽国中学 317523)
其他文献
(续上期)rn36、速解冻虾:1)按1∶2的比例把烧酒和水混合在一起;2)将鲜虾放入酒水混合物中浸泡30分钟;3)将浸泡好的鲜虾放入冷柜中冰冻,以后食用时,就可以快速解冻了.原理揭秘
目的 初步研究深圳市急性白血病(AL)发病及可能致白血病危险因素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了2002年至2007年收治的1056例AL患者的资料.结果 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多见(男:女=1.78:1),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较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者多见(AML:ALL=1.87:1),AML以青壮年为主(65%),ALL老年少见(1.33%);AL病例数呈逐年增高趋势;治疗相关性白血病比
我们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 CSF)联合广谱抗生素等成功治疗 1例肺炎克雷伯氏菌败血症并粒细胞缺乏症 ,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 ,4 8岁。 2d前无诱因出现咽痛、咳嗽、咯痰、
目的 总结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NSCT)治疗两种类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17例SAA患者进行NSCT,预处理主要采用小剂量环磷酰胺、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或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移植后采用环孢素、吗替麦考酚酯(商品名:骁悉)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结果 9例(75%)SAAⅠ型患者及3例(60%)SAAⅡ型患者获得迅速造血重建、植入率高、并发症少且轻,预后佳.结论 NSCT是治疗
目的 探讨供者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后单采外周血干细胞(PBSC)移植物中的不成熟粒细胞与CD34+细胞及单个核细胞(MNC)之间的相关性.方法122例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供者用rhG-CSF 7.25~10μg·kg-1·d-1进行动员,于动员前及动员后对外周血及PBSC收集物中的MNC和不成熟粒细胞及CD34+细胞进行检测,并计算出输给患者
文章从正确认识实践教学的意义出发,结合自身学校特色,探讨了示范性高职院校建构实践教学体系的部分新方法,以期提高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以“关爱生命、安全发展”为主题的2009年全国“安全生产万里行”暨福建“海西安全发展行”活动6月6日上午在福州五一广场正式启动。此项活动由中宣部、国家安监总局、公安部、国家广电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国家煤矿安监局副局长黄毅,福建省副省长李川、福州市市长郑松岩等有关领导出席了出发仪式并致辞。  黄毅代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骆琳在出发仪式
目的 探讨Fas配体(FasL)基因及Fas相关酪氨酸磷酸酶-1(FAP-1)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并以β-肌动蛋白(β-actin)作为内对照,检测54例AML患者和10名健康对照者FasL及FAP-1基因的表达,并观察16例患者治疗前后FasL的变化.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54例AML患者Fas抗原的表达情
6月6日上午,全国“安全生产万里行”暨“海西安全发展行”采访团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座谈会在福州举行。  一边坐着副省长李川及省政府安委会所有成员单位的负责人,一边坐着国家煤监扃副局长、国家安监总局新闻发言人黄毅及采访团全体成员。座谈会场面热烈,记者们争先恐后地提问。当会议主持人宣布记者提问时间结束时,仍有记者举手要求提问。    特色监管模式引关注    在座谈会上,李川着重介绍了福建省政府出台《福建
目的 分析血液病患者感染的特点及防治.方法 对3年来诊治的203例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血液病中社区感染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减少和初诊恶性血液病患者居多,院内感染多见于化疗中及化疗后患者;感染率与化疗强度及骨髓抑制期长短有密切关系.结论 明确疾病诊断、及时治疗原发病、创造尤菌环境、感染的监测与诊断、及时正确用药是预防、降低和控制血液病患者感染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