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馆:藤条上的舞蹈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mu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500个挂片每片约1.5平米见方,外面用藤条围成框,里面的芯则是用蒿柳编成。为了保证这些挂片既具观赏性又具耐用性,每一片藤柳都必须经过防腐,干燥、塑形,涂色、编织,上阻燃剂、挂桐油等近10个步骤的工艺处理
  驻足卢浦大桥向南眺望,坐落在世博园浦东c片区的那座“身披”藤柳编外衣,状如大花篮的西班牙馆格外醒目。
  在上海阴雨连绵的初春时节,覆盖在西班牙馆表面的藤柳挂片经过雨水的浸润,散发出淡淡草木清香,大自然的气息扑面而来。5月1日之后,当游客在炎炎夏日步入世博园区,将会在西班牙馆营造的一大片天然而环保的“树荫”下感受悠悠凉意。
  传统的藤条被创造性地用作建筑材料——西班牙人用一种全新的建筑语言告诉人们,这是一个对自然、对生活充满热爱的民族。
  
  “要把西班牙的动感表现出来”
  
  西班牙馆采用的是三维曲面体设计,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它都拥有流线型的线条美感。附着在馆表面的藤柳挂片也不是平板一块,而是被扭成曲面造型,层层叠加,远远望去,流转蜿蜒,如波浪般高低起伏,让人联想起舞动着的弗拉明戈裙摆
  “我们想把西班牙的想法浓缩到建筑中去,这个国家是充满活力和热情的国家,设计的时候要把西班牙的动感表现出来。”西班牙馆的女设计师贝纳德塔·达格利亚布艾这样说。
  作为西班牙最优秀的女设计师之一,达格利亚布艾在设计场馆时,明确了“跳出传统建筑四方造型”的理念。她最初的设想是:一个互动性很强、外部看起来很开放,内部又有明确分区的建筑。于是,她与同事设计出了一个类似椭圆形的大厅和四个圆形小厅组成的模型。
  随后,她发现模型看起来像是个篮子——这给了她最终的灵感;生活中的篮子最早诞生在古代工匠手中,是当时人们优质生活的一种象征。而今天,在达格利亚布艾手下重塑的“篮子”,是一个找回传统,并对传统进行再创造、再升华的过程,可以被看作未来城市高质量生活的—个缩影。
  西班牙馆中心位置是一个足有1000平方米的室外广场,被三面合围而形成,让身处其中的人们虽然在室外,却仍有被保护的安全感。这个广场是设计师眼中整个展馆最不能被忽视的地方。“这样的开放式空间在西班牙随处可见,它体现了西班牙的传统文化。”西班牙馆项目主管伊格·佩拉萨对本刊记者说。
  每天,光和影都在广场上变换着不同的表情。白天,自然光通过广场上方,穿越藤柳编织的空隙,洒向广场上的人群和展厅内的参观者,夜晚,展馆内部的灯光透过立面玻璃,照亮藤柳建筑表面,不仅凸显展馆的变幻肌理,还将展馆内的活动向外投射。
  “广场将内部展馆空间与外部城市空间紧密联为一体,人们可以通过它到达各个展区,也可以在上面唱歌跳舞,尽情享受生活。”伊格说。
  早在世博会开幕之前,西班牙馆的“大篮子”设计,已经让达格利亚布艾在2009年世界建筑节上赢得“未来建筑”大奖和“巴塞罗那苏塔特维拉国际项目奖”。
  
  每块藤条板颜色深浅、编法都不尽相同
  
  西班牙馆的建成,创造了建筑史上的“第一”——它是全世界第一座用藤柳作为建筑材料的建筑物。
  西班牙是一个传统手工业国家,西班牙人很早就开始运用藤条来编制各种手工艺品。而在中国,藤条编织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藤条因此成为了连接中西文化的纽带。它会让中国观众对我们的场馆产生一种熟悉和亲近感。”伊格说。
  设计师达格利亚布艾说,设计伊始,她就坚持一个理念,一定要使用完全取材于大自然的建筑材料,并用最富创意、最先锋的设计手段来应用它们。“藤条让我们联想到手工艺品、天然材料以及回归人性的再创作。”
  可是,在实际运作中要用藤条造房子却并非易事,负责施工的中国建工八局的工程技术人员拿到图纸后大吃一惊。
  “以前从没造过这样的建筑,我们光是研究图纸就花了几个月,和设计方的邮件往来不下6000封。”负责西班牙馆项目的建工八局项目经理韩淼兵对本刊记者回忆说。
  为了寻找藤编高手,他们跑遍了广东、江浙和上海,最终把目标锁定在有“中国草编之乡”之称的山东省博兴县。经过几个月努力,8500多片藤柳挂片终于被赶制出来。
  这些挂片每片约1.5平米见方,外面用藤条围成框,里面的芯则是用蒿柳编成。为了保证这些挂片既具观赏性又具耐用性,每一片藤柳都必须经过防腐、干燥、塑形、涂色、编织、上阻燃剂、挂桐油等近10个步骤的工艺处理。
  由于在制作过程中加水煮沸的时间长短不同,藤板产生了深浅不一的自然色泽。设计师利用这些藤条板本身的色差,经过精心排列,在西班牙馆的外墙上拼出了“日”、“月”等简单而抽象的中国文字,以此表达对中国文化的敬意。
  如果观察足够细致,还会发现,除了颜色不同,这些藤条板的编法也不尽相同。“主要有乱编型、标准型和剪切型三种。”韩淼兵告诉本刊记者。
  “编法不同,当光透过它们照进展馆,会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光影。”伊格说。
  由于藤条本身的承重力有限且不易固定,设计师又为西班牙馆设计了一副钢铁“骨架”,用以支撑整个展馆的流线形造型,再采用节扣式搭建方式将藤板在“骨架”上组合起来,使其包裹住整个场馆,却不影响自然光线进入。
  “使用自然材料是一种趋势,但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必须克服技术上的困难,而我们做到了这一点,我们坚信‘自然’就是建筑的未来。”达格利亚布艾说。
  从内部装潢上看,西班牙馆也是一座标准的绿色建筑。其内部展区的主要装饰材料是竹子和半透明的纸,顶部的太阳能板则为建筑提供能源。“西班牙馆内部的建筑材料都是环保的。比如地面上铺设的是重竹地板,门也是竹子做的免漆门。”韩淼兵介绍说。
  
  我们世代相传的城市
  
  西班牙馆内部以时间顺序划分为三个展厅,由三位西班牙著名导演分别打造。
  通过逼仄低矮的孔状入口,首先进入的是名为“起源”的第一展区。狭长幽暗的圆形通道让人仿佛置身岩洞。导演比格斯·鲁纳将通道的两边墙壁设计成白色的幕布。
  当观众进入展厅,就会看到一部6分钟的多媒体电影:在一片混沌中,陨石穿越火、海洋和大地,弗拉明戈起源之舞随后展开。从阿尔塔米拉岩洞的壁画到科尔多瓦大清真寺的琼壁画,再到毕加索的著名画作《葛尔尼塔》,不断切换的画面展示了自然和文明之间无法割裂的联系。
  当潘普洛纳奔牛节的画面出现时,地板开始颤动,并适时响起震撼的斗牛士之歌。
  第二展区“城市”的顶部纵横交错地悬挂着许多大屏幕。在音乐家马努埃尔的《彼得大师的木偶戏》的旋律中,设计者巴西里奥·马丁·帕蒂诺,以独特的万花筒方式展现西班牙城市从近代到现代的变迁。
  在第三展厅“孩子”中,女导演伊莎贝尔·库伊谢特以小主人公米格林对生活的梦想为主线,从婴儿的视角来展示未来。“米格林”是此次世博会西班牙馆的吉祥物。它不仅会用西班牙语“Hola”和汉语“你好”欢迎参观者,更能以童真的视角描绘未来城市的生活家园、公共场所、能源和交通。
其他文献
编者按  2014年全国两会上,关于环保的议案提案和建议,占比位居第一,其中有关雾霾的最多。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团发问:珠三角现在PM2.5是多少?  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向污染宣战---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他就任后的第一份《政府工作报告》中这样宣示决心。  2月末长达一周、波及15%国土面积的重度雾霾,让连片的城市群面目模糊,却让一句句追问如警报般清晰入耳:是否一定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经济发展?
十八岁,在这个冬季,终于脚步轻轻地向我走来了。  一向把十八岁看得很神圣,总认为这是个长大的标志,我对于这个分水岭年龄有着无限的憧憬与梦想,想到能够告别稚气与天真,拥有成熟与洒脱,我是这样热切地盼望十八岁的到来。然而岁月就这样把那遥远又朦胧的盼望不留痕迹地匆匆带来了。  刚刚来看望我的同学,那谈笑风生的声音犹在耳畔,那一份追求梦想的气息多么令我羡慕!她们在这一年一度的保送机会面前表现出色,被清华、
2017年冬直到2018年早春,北京的天空并没有出现一度成为“标志物”的雾霾。和往年不同,2018年的全国两会上,雾霾也不再成为“热词”。福建省漳平市永福镇台品樱花茶园美景  北京蓝天保卫战的成效,无需解释,一目了然。而在中国对空气、水、土地等诸多关乎人们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基本因子所做的治理工作中,蓝天保卫战只是最易为感知的一项。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五年
我的同学N,来自中东某国,是一位穆斯林。  其实,那个国家仅仅是他的故乡而已。他的父亲是那个国家的高级知识分子,他和哥哥妹妹,大学毕业后就都来到欧洲读书。他先在北欧读硕士,接着来英国读博士,然后留校担任讲师,加入了英国籍。  他是个“80后”,但性格比我熟知的中国同龄人要孤僻很多。英国大学生习惯用“脸书”组织派对,他是唯一一个只开了账号却从来不发帖的人,因此缺席了很多派对。即使是参加了派对,他也几
7月19日,孩子们在北京小学广外校区进行室内游戏。当日,北京市小学一至五年级学生的暑期托管正式开始(彭子洋/摄)  今年暑期,北京市宣布开设面向小学生的校内暑期托管服务,因其释放的校外教育走向公共服务的“风向标”作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事实上,暑期托管班早有上海、武汉等开设在前。此番,北京试水托管班的实际效果怎么样?是否可以满足人们的高预期?本刊记者近日走访发现,北京的暑期托管服务在小规模、高
在“一带一路”中,内蒙古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李鹏远从来没想过自己有一天能和“一带一路”产生如此紧密的联系。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时,李鹏远还在内蒙古一家互联网公司做运营总监,但嗅觉灵敏的他已经觉察到“一带一路”可能带来的巨大商机。没多久,他便辞职,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成立了禹力对外经济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禹力)。  “我们专做针对俄蒙两国的跨境物流和面向蒙古国消费
尽管学术界和传媒界对“中国模式”的讨论温度炽热,但是正如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所观察到的那样,中国官方并没有公开表示接受或者反对。  或许也正因为此,《学习时报》2009年12月7日刊出的四篇反思“中国模式”的文章才显得格外醒目。除了这份报纸是由中央党校创办,四位作者尤其前两位的身份更引人注目——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党校前副校长李君如,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原国新办主任赵启正,中央党校
郭孔丞 沈阳  1月14日,辽宁省委常委、沈阳市委书记张雷会见嘉里集团董事长郭孔丞一行。张雷说,沈阳正在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着力提升沈阳的外向型经济水平,进一步增强振兴发展动力,助推沈阳实现高质量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沈阳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来抓,着力建设诚信政府、法治政府,全心全意为来沈投资发展的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媒体点评 :希望嘉里集團企业积极投资沈阳,推动更多项目落户沈阳,努
城市复原无需证据,只要热闹、繁华就好  浙南山区的丽水,即明清时期的处州府。  处州府城墙,共有六座城门。每逢立春日,官员由东南门出郊迎春,以劝农耕。东南门遂称“行春门”。  城门保存不佳,仅留残痕。但城内的道路,依旧完好,城门的位置仍然是道路通往城外的豁口。这条东西向的街道,有个不俗的名字——大猷街。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为激励民气,国民政府在浙江建造了很多“戚继光抗倭纪念碑”或纪念亭
“大家一定会把它作为一个用来寻找他人的地标,我经常举一个例子:它会成为一个约会的地点”  大隐隐于市,是对北京城市雕塑的完美写照。  在众多艺术形式之中,城市雕塑是最能与生活空间有机结合的一种。不同于博物馆里陈列的文物、美术馆里展示的绘画、音乐厅中奏响的乐章,城市雕塑散布在北京的各个角落,可以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正中央,也可能隐藏在你家门口小公园的树荫下。  每天上班下班,无数北京人从城市雕塑旁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