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坐落在婆罗洲北部,文莱湾西南角滨海平原,文莱河畔,这里拥有如今世界上最大的水上村庄,有一半居民还住在架于河面支柱上的高脚木屋内,所以斯里巴加湾市有“东方威尼斯”的美称。
斯里巴加湾原称文莱市,1970年更名为斯里巴加湾。“斯里巴加湾”是现任文莱苏丹父亲的封号,斯里为“光荣、辉煌”之意,巴加湾意为“神圣”。整座城市处处呈现出高贵、典雅、祥和的景象,是全国的文化教育中心。随着文莱石油经济的飞速发展,该市现已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城市。
这里的生活充满了乐趣,活泼的孩子、操持家务的妇女,俨然是一派悠闲景象。历经4个多世纪的水上城市如今依然留存着昔日的风貌,各种由石柱支撑、木板盖成的水上房屋布满了文莱河的两岸,拥有居民约3万人。水村还有学校、诊所、警察局及教堂,生活是现代和传统的结合,很有情趣。难怪在文莱会有“宁愿‘水上漂’,不愿‘陆上居’”的说法。
说起水村的过往,可谓历史悠久。当地有句话说:未有文莱,先有水村。文莱就是由这些本是打鱼为生的水上村落发展而来的。这些房屋至今还有很多人生活在其中。早在1521年,这些迷宫般矗立在河上的水上村落就给初次到达文莱的麦哲伦探险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些水上村落的棚屋外表虽然看上去有些陈旧,但其实这里的人生活水准非常高。生活在水村的人都是文莱本土人,享受公民的福利,他们很多人都是政府的公务员,衣食无忧。他们之所以一直住在水上,是因为早已习惯了这种祖祖辈辈临水而居的生活方式。而且,水村里面的设施非常现代化,每户人家有成套的家电以及互联网等现代通讯设施。而且,这些水上的房子里非常舒适,海风轻拂,地板下就是清凉的海水,燥热全无,根本不需要什么空调设备。怪不得那么多住惯了水村的人不愿意搬到陆地上居住。
杰米清真寺作为文莱最大的清真寺,绝对是不容错过的景观。该清真寺由第 29 任苏丹(现任苏丹)主持修建,一眼望去,29 个黄金打造的巨型圆顶在日光下熠熠生辉。7 座拱门和 15 个喷泉,暗合苏丹生日“7 月 15 日”之意。清真寺内部的装饰则更加精妙绝伦,奢华的水晶吊灯装饰在挑高的壁顶,华贵的地毯铺满地面。一个偌大的可同时容纳 3000 人的祈祷室更是富丽堂皇,不难想象,當满厅虔诚的穆斯林一齐祷告时会是怎样壮观的景象。
每天来这里游玩的旅客和祈祷的居民络绎不绝,在百姓和外来游客心中,杰米清真寺仿佛已经成了文莱富庶安宁的永恒标志。
坐落于斯里巴加湾市中心的苏丹奥马尔阿里赛义夫丁清真寺也是同样的精致脱俗,只一眼,瞬间,便让你甘愿驻足一世。这是一座用金子、花岗石、雪花石、大理石、五彩水晶石筑成的宗教建筑物,耗资 500 万美元。建筑材料均属上乘,花岗石来自中国,大理石来自意大利,五彩水晶石来自英国。
该清真寺位于文莱河畔一个人工湖上,通过一座长桥和水村相连。清真寺大部分的寺基隐在湖水环绕之中,寺身高大巍峨,周围群塔簇拥,使清真寺就像一艘漂浮在碧波的古舟。寺内的花岗石柱子,犹如一株株挺拔而立的树干。而寺外的主拱穹顶金光璀璨,在夕阳映照下,巨大的圆形金顶、镂空乳白色尖塔和水平如镜的湖水交相辉映,如同银海泛金,在霞光的勾勒下宛如幻象。清真寺内建有现代化的高速电梯,可以直达塔的顶部,寺内主要用于祷告,一缕缕熹微穿过精美的花窗玻璃,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宗教故事。
要想了解一座城市的历史,博物馆就不该错过。文莱国家博物馆(Brunei Museum)是一座颇具年代感的建筑,始建于 1965 年,收藏了众多文莱历史藏品。
文莱国家博物馆里展出了伊斯兰艺术、文莱石油发展、马来习俗、传统手工艺、考古发现、文莱历史、婆罗洲珍稀动物等陈列品。游览伊斯兰艺术长廊,你会找到该馆最古老的藏品——来自 9 ~10 世纪的伊斯兰国家的艺术品,如《古兰经》手稿、玻璃制品等;而文莱历史长廊则介绍了文莱在古代、现代东南亚文化贸易中做出的贡献;另一重要展厅是自然历史长廊,该厅详尽介绍了婆罗洲的各种生物。此外还有一个专区介绍文莱石油开采的历史。种种藏品令人目不暇接,也让人不禁惊叹文莱灿烂的历史文明。
相较于文莱国家博物馆,苏丹纪念馆(The Royal Regalia Buiding)则更能凸显文莱皇室的历史。苏丹纪念馆是为了庆祝苏丹登基 25周年银禧纪念,于 1992 年兴建的。展览馆展出了现任苏丹登基时所用的传统御用战车、皇冠、令牌,以及皇室活动照片等各项皇室珍藏。此般林林总总,均为苏丹陛下以及皇室成员在重要庆典活动上使用过的物品,可以说是皇室的博物馆。纪念馆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现任苏丹登基时所用的龙撵,全部由黄金打造,威风八面,其他皇家纪念品包括有镶以宝石的王冠、金丝织成的龙袍、复制的登基大殿等。
2楼还展示着各国送给现任苏丹的纪念品。该纪念馆同时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住宅,内有2200 个房间,可以居住 2000 名客人,为苏丹招待宾客使用。进入苏丹皇室纪念馆不能穿鞋,地面是大理石,建议穿上厚袜子。此外,除了大厅,内部是不能拍照的。
在文莱国家博物馆内禁止拍照,入馆前需要寄存相机和背包
博物馆开放时间:周日至周四 9:00 ~17:00;周五上午 9:00 ~11:30,下午 14:30-17:00;周六上午 9:45-17:00
闭馆前半小时不再允许游客入内
淳朴的水村村落生活
到文莱旅游,去水上村庄里走一走是必不可少的。在文莱河边上,放眼望去是一大片漂浮在水上的房屋,马来样式的杆栏棚屋连绵不绝,颇像一片风格独特的“水上城堡”,这些水天之间凸显的如浮萍般的房屋就是文莱著名的水村(Kampong Ayer)了。
高贵而肃穆的清真寺
印象中的寺庙或多藏于仙山福地之中,或僻于人烟之外,但文莱的清真寺却不太相同,杰米清真寺(Jame' Asr Hassanil Bolkiah Mosque)、苏丹奥马尔阿里赛义夫丁清真寺(Sultan Omar Ali Saifuddien Mosque)就落座于首都的繁华之处,建筑完美地将高贵奢华与肃穆庄严融合在一起,令人陶醉 这里的生活充满了乐趣,活泼的孩子、操持家务的妇女,俨然是一派悠闲景象。历经4个多世纪的水上城市如今依然留存着昔日的风貌,各种由石柱支撑、木板盖成的水上房屋布满了文莱河的两岸,拥有居民约3万人。水村还有学校、诊所、警察局及教堂,生活是现代和传统的结合,很有情趣。难怪在文莱会有“宁愿‘水上漂’,不愿‘陆上居’”的说法。
说起水村的过往,可谓历史悠久。当地有句话说:未有文莱,先有水村。文莱就是由这些本是打鱼为生的水上村落发展而来的。这些房屋至今还有很多人生活在其中。早在1521年,这些迷宫般矗立在河上的水上村落就给初次到达文莱的麦哲伦探险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些水上村落的棚屋外表虽然看上去有些陈旧,但其实这里的人生活水准非常高。生活在水村的人都是文莱本土人,享受公民的福利,他们很多人都是政府的公务员,衣食无忧。他们之所以一直住在水上,是因为早已习惯了这种祖祖辈辈临水而居的生活方式。而且,水村里面的设施非常现代化,每户人家有成套的家电以及互联网等现代通讯设施。而且,这些水上的房子里非常舒适,海风轻拂,地板下就是清凉的海水,燥熱全无,根本不需要什么空调设备。怪不得那么多住惯了水村的人不愿意搬到陆地上居住。
杰米清真寺作为文莱最大的清真寺,绝对是不容错过的景观。该清真寺由第 29 任苏丹(现任苏丹)主持修建,一眼望去,29 个黄金打造的巨型圆顶在日光下熠熠生辉。7 座拱门和 15 个喷泉,暗合苏丹生日“7 月 15 日”之意。清真寺内部的装饰则更加精妙绝伦,奢华的水晶吊灯装饰在挑高的壁顶,华贵的地毯铺满地面。一个偌大的可同时容纳 3000 人的祈祷室更是富丽堂皇,不难想象,当满厅虔诚的穆斯林一齐祷告时会是怎样壮观的景象。
每天来这里游玩的旅客和祈祷的居民络绎不绝,在百姓和外来游客心中,杰米清真寺仿佛已经成了文莱富庶安宁的永恒标志。
坐落于斯里巴加湾市中心的苏丹奥马尔阿里赛义夫丁清真寺也是同样的精致脱俗,只一眼,瞬间,便让你甘愿驻足一世。这是一座用金子、花岗石、雪花石、大理石、五彩水晶石筑成的宗教建筑物,耗资 500 万美元。建筑材料均属上乘,花岗石来自中国,大理石来自意大利,五彩水晶石来自英国。
该清真寺位于文莱河畔一个人工湖上,通过一座长桥和水村相连。清真寺大部分的寺基隐在湖水环绕之中,寺身高大巍峨,周围群塔簇拥,使清真寺就像一艘漂浮在碧波的古舟。寺内的花岗石柱子,犹如一株株挺拔而立的树干。而寺外的主拱穹顶金光璀璨,在夕阳映照下,巨大的圆形金顶、镂空乳白色尖塔和水平如镜的湖水交相辉映,如同银海泛金,在霞光的勾勒下宛如幻象。清真寺内建有现代化的高速电梯,可以直达塔的顶部,寺内主要用于祷告,一缕缕熹微穿过精美的花窗玻璃,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宗教故事。
要想了解一座城市的历史,博物馆就不该错过。文莱国家博物馆(Brunei Museum)是一座颇具年代感的建筑,始建于 1965 年,收藏了众多文莱历史藏品。
文莱国家博物馆里展出了伊斯兰艺术、文莱石油发展、马来习俗、传统手工艺、考古发现、文莱历史、婆罗洲珍稀动物等陈列品。游览伊斯兰艺术长廊,你会找到该馆最古老的藏品——来自 9 ~10 世纪的伊斯兰国家的艺术品,如《古兰经》手稿、玻璃制品等;而文莱历史长廊则介绍了文莱在古代、现代东南亚文化贸易中做出的贡献;另一重要展厅是自然历史长廊,该厅详尽介绍了婆罗洲的各种生物。此外还有一个专区介绍文莱石油开采的历史。种种藏品令人目不暇接,也让人不禁惊叹文莱灿烂的历史文明。
相较于文莱国家博物馆,苏丹纪念馆(The Royal Regalia Buiding)则更能凸显文莱皇室的历史。苏丹纪念馆是为了庆祝苏丹登基 25周年银禧纪念,于 1992 年兴建的。展览馆展出了现任苏丹登基时所用的传统御用战车、皇冠、令牌,以及皇室活动照片等各项皇室珍藏。此般林林总总,均为苏丹陛下以及皇室成员在重要庆典活动上使用过的物品,可以说是皇室的博物馆。纪念馆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现任苏丹登基时所用的龙撵,全部由黄金打造,威风八面,其他皇家纪念品包括有镶以宝石的王冠、金丝织成的龙袍、复制的登基大殿等。
2楼还展示着各国送给现任苏丹的纪念品。该纪念馆同时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住宅,内有2200 个房间,可以居住 2000 名客人,为苏丹招待宾客使用。进入苏丹皇室纪念馆不能穿鞋,地面是大理石,建议穿上厚袜子。此外,除了大厅,内部是不能拍照的。
在文莱国家博物馆内禁止拍照,入馆前需要寄存相机和背包
博物馆开放时间:周日至周四 9:00 ~17:00;周五上午 9:00 ~11:30,下午 14:30-17:00;周六上午 9:45-17:00
闭馆前半小时不再允许游客入内
浪漫水晶
之夜如果你是一个追星迷,如果你喜欢水晶,如果想在夜晚品味文莱的风韵,那么水晶公园你一定不能错过。这是东南亚唯一一所现代化的主题游乐园。相传文莱苏丹 48 岁生日的时候,王妃送给苏丹一块 4500 千克的超级大水晶作为礼物,爱民如子的苏丹于是有了建造这座水晶公园作为送给全国人民的礼物的念头,并开始了公园的建造。
水晶公园建造时耗巨资约 13 亿文莱元,在 1994 年正式开放,有众多现代化的游乐设施,集美丽的自然景色和花样繁多的游乐项目为一体,堪称东南亚最大的游乐场。这里,也曾经是惠特妮·休斯顿、迈克·杰克逊举办演唱会的场所。如今,这座公园已成为斯里巴加湾市观赏靓丽夜景的好去处,到了夜间,华丽的灯光点缀着各项游乐设施,文莱的奢华与浪漫尽在眼前。
斯里巴加湾原称文莱市,1970年更名为斯里巴加湾。“斯里巴加湾”是现任文莱苏丹父亲的封号,斯里为“光荣、辉煌”之意,巴加湾意为“神圣”。整座城市处处呈现出高贵、典雅、祥和的景象,是全国的文化教育中心。随着文莱石油经济的飞速发展,该市现已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城市。
这里的生活充满了乐趣,活泼的孩子、操持家务的妇女,俨然是一派悠闲景象。历经4个多世纪的水上城市如今依然留存着昔日的风貌,各种由石柱支撑、木板盖成的水上房屋布满了文莱河的两岸,拥有居民约3万人。水村还有学校、诊所、警察局及教堂,生活是现代和传统的结合,很有情趣。难怪在文莱会有“宁愿‘水上漂’,不愿‘陆上居’”的说法。
说起水村的过往,可谓历史悠久。当地有句话说:未有文莱,先有水村。文莱就是由这些本是打鱼为生的水上村落发展而来的。这些房屋至今还有很多人生活在其中。早在1521年,这些迷宫般矗立在河上的水上村落就给初次到达文莱的麦哲伦探险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些水上村落的棚屋外表虽然看上去有些陈旧,但其实这里的人生活水准非常高。生活在水村的人都是文莱本土人,享受公民的福利,他们很多人都是政府的公务员,衣食无忧。他们之所以一直住在水上,是因为早已习惯了这种祖祖辈辈临水而居的生活方式。而且,水村里面的设施非常现代化,每户人家有成套的家电以及互联网等现代通讯设施。而且,这些水上的房子里非常舒适,海风轻拂,地板下就是清凉的海水,燥热全无,根本不需要什么空调设备。怪不得那么多住惯了水村的人不愿意搬到陆地上居住。
杰米清真寺作为文莱最大的清真寺,绝对是不容错过的景观。该清真寺由第 29 任苏丹(现任苏丹)主持修建,一眼望去,29 个黄金打造的巨型圆顶在日光下熠熠生辉。7 座拱门和 15 个喷泉,暗合苏丹生日“7 月 15 日”之意。清真寺内部的装饰则更加精妙绝伦,奢华的水晶吊灯装饰在挑高的壁顶,华贵的地毯铺满地面。一个偌大的可同时容纳 3000 人的祈祷室更是富丽堂皇,不难想象,當满厅虔诚的穆斯林一齐祷告时会是怎样壮观的景象。
每天来这里游玩的旅客和祈祷的居民络绎不绝,在百姓和外来游客心中,杰米清真寺仿佛已经成了文莱富庶安宁的永恒标志。
坐落于斯里巴加湾市中心的苏丹奥马尔阿里赛义夫丁清真寺也是同样的精致脱俗,只一眼,瞬间,便让你甘愿驻足一世。这是一座用金子、花岗石、雪花石、大理石、五彩水晶石筑成的宗教建筑物,耗资 500 万美元。建筑材料均属上乘,花岗石来自中国,大理石来自意大利,五彩水晶石来自英国。
该清真寺位于文莱河畔一个人工湖上,通过一座长桥和水村相连。清真寺大部分的寺基隐在湖水环绕之中,寺身高大巍峨,周围群塔簇拥,使清真寺就像一艘漂浮在碧波的古舟。寺内的花岗石柱子,犹如一株株挺拔而立的树干。而寺外的主拱穹顶金光璀璨,在夕阳映照下,巨大的圆形金顶、镂空乳白色尖塔和水平如镜的湖水交相辉映,如同银海泛金,在霞光的勾勒下宛如幻象。清真寺内建有现代化的高速电梯,可以直达塔的顶部,寺内主要用于祷告,一缕缕熹微穿过精美的花窗玻璃,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宗教故事。
要想了解一座城市的历史,博物馆就不该错过。文莱国家博物馆(Brunei Museum)是一座颇具年代感的建筑,始建于 1965 年,收藏了众多文莱历史藏品。
文莱国家博物馆里展出了伊斯兰艺术、文莱石油发展、马来习俗、传统手工艺、考古发现、文莱历史、婆罗洲珍稀动物等陈列品。游览伊斯兰艺术长廊,你会找到该馆最古老的藏品——来自 9 ~10 世纪的伊斯兰国家的艺术品,如《古兰经》手稿、玻璃制品等;而文莱历史长廊则介绍了文莱在古代、现代东南亚文化贸易中做出的贡献;另一重要展厅是自然历史长廊,该厅详尽介绍了婆罗洲的各种生物。此外还有一个专区介绍文莱石油开采的历史。种种藏品令人目不暇接,也让人不禁惊叹文莱灿烂的历史文明。
相较于文莱国家博物馆,苏丹纪念馆(The Royal Regalia Buiding)则更能凸显文莱皇室的历史。苏丹纪念馆是为了庆祝苏丹登基 25周年银禧纪念,于 1992 年兴建的。展览馆展出了现任苏丹登基时所用的传统御用战车、皇冠、令牌,以及皇室活动照片等各项皇室珍藏。此般林林总总,均为苏丹陛下以及皇室成员在重要庆典活动上使用过的物品,可以说是皇室的博物馆。纪念馆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现任苏丹登基时所用的龙撵,全部由黄金打造,威风八面,其他皇家纪念品包括有镶以宝石的王冠、金丝织成的龙袍、复制的登基大殿等。
2楼还展示着各国送给现任苏丹的纪念品。该纪念馆同时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住宅,内有2200 个房间,可以居住 2000 名客人,为苏丹招待宾客使用。进入苏丹皇室纪念馆不能穿鞋,地面是大理石,建议穿上厚袜子。此外,除了大厅,内部是不能拍照的。
在文莱国家博物馆内禁止拍照,入馆前需要寄存相机和背包
博物馆开放时间:周日至周四 9:00 ~17:00;周五上午 9:00 ~11:30,下午 14:30-17:00;周六上午 9:45-17:00
闭馆前半小时不再允许游客入内
淳朴的水村村落生活
到文莱旅游,去水上村庄里走一走是必不可少的。在文莱河边上,放眼望去是一大片漂浮在水上的房屋,马来样式的杆栏棚屋连绵不绝,颇像一片风格独特的“水上城堡”,这些水天之间凸显的如浮萍般的房屋就是文莱著名的水村(Kampong Ayer)了。
高贵而肃穆的清真寺
印象中的寺庙或多藏于仙山福地之中,或僻于人烟之外,但文莱的清真寺却不太相同,杰米清真寺(Jame' Asr Hassanil Bolkiah Mosque)、苏丹奥马尔阿里赛义夫丁清真寺(Sultan Omar Ali Saifuddien Mosque)就落座于首都的繁华之处,建筑完美地将高贵奢华与肃穆庄严融合在一起,令人陶醉 这里的生活充满了乐趣,活泼的孩子、操持家务的妇女,俨然是一派悠闲景象。历经4个多世纪的水上城市如今依然留存着昔日的风貌,各种由石柱支撑、木板盖成的水上房屋布满了文莱河的两岸,拥有居民约3万人。水村还有学校、诊所、警察局及教堂,生活是现代和传统的结合,很有情趣。难怪在文莱会有“宁愿‘水上漂’,不愿‘陆上居’”的说法。
说起水村的过往,可谓历史悠久。当地有句话说:未有文莱,先有水村。文莱就是由这些本是打鱼为生的水上村落发展而来的。这些房屋至今还有很多人生活在其中。早在1521年,这些迷宫般矗立在河上的水上村落就给初次到达文莱的麦哲伦探险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些水上村落的棚屋外表虽然看上去有些陈旧,但其实这里的人生活水准非常高。生活在水村的人都是文莱本土人,享受公民的福利,他们很多人都是政府的公务员,衣食无忧。他们之所以一直住在水上,是因为早已习惯了这种祖祖辈辈临水而居的生活方式。而且,水村里面的设施非常现代化,每户人家有成套的家电以及互联网等现代通讯设施。而且,这些水上的房子里非常舒适,海风轻拂,地板下就是清凉的海水,燥熱全无,根本不需要什么空调设备。怪不得那么多住惯了水村的人不愿意搬到陆地上居住。
杰米清真寺作为文莱最大的清真寺,绝对是不容错过的景观。该清真寺由第 29 任苏丹(现任苏丹)主持修建,一眼望去,29 个黄金打造的巨型圆顶在日光下熠熠生辉。7 座拱门和 15 个喷泉,暗合苏丹生日“7 月 15 日”之意。清真寺内部的装饰则更加精妙绝伦,奢华的水晶吊灯装饰在挑高的壁顶,华贵的地毯铺满地面。一个偌大的可同时容纳 3000 人的祈祷室更是富丽堂皇,不难想象,当满厅虔诚的穆斯林一齐祷告时会是怎样壮观的景象。
每天来这里游玩的旅客和祈祷的居民络绎不绝,在百姓和外来游客心中,杰米清真寺仿佛已经成了文莱富庶安宁的永恒标志。
坐落于斯里巴加湾市中心的苏丹奥马尔阿里赛义夫丁清真寺也是同样的精致脱俗,只一眼,瞬间,便让你甘愿驻足一世。这是一座用金子、花岗石、雪花石、大理石、五彩水晶石筑成的宗教建筑物,耗资 500 万美元。建筑材料均属上乘,花岗石来自中国,大理石来自意大利,五彩水晶石来自英国。
该清真寺位于文莱河畔一个人工湖上,通过一座长桥和水村相连。清真寺大部分的寺基隐在湖水环绕之中,寺身高大巍峨,周围群塔簇拥,使清真寺就像一艘漂浮在碧波的古舟。寺内的花岗石柱子,犹如一株株挺拔而立的树干。而寺外的主拱穹顶金光璀璨,在夕阳映照下,巨大的圆形金顶、镂空乳白色尖塔和水平如镜的湖水交相辉映,如同银海泛金,在霞光的勾勒下宛如幻象。清真寺内建有现代化的高速电梯,可以直达塔的顶部,寺内主要用于祷告,一缕缕熹微穿过精美的花窗玻璃,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宗教故事。
要想了解一座城市的历史,博物馆就不该错过。文莱国家博物馆(Brunei Museum)是一座颇具年代感的建筑,始建于 1965 年,收藏了众多文莱历史藏品。
文莱国家博物馆里展出了伊斯兰艺术、文莱石油发展、马来习俗、传统手工艺、考古发现、文莱历史、婆罗洲珍稀动物等陈列品。游览伊斯兰艺术长廊,你会找到该馆最古老的藏品——来自 9 ~10 世纪的伊斯兰国家的艺术品,如《古兰经》手稿、玻璃制品等;而文莱历史长廊则介绍了文莱在古代、现代东南亚文化贸易中做出的贡献;另一重要展厅是自然历史长廊,该厅详尽介绍了婆罗洲的各种生物。此外还有一个专区介绍文莱石油开采的历史。种种藏品令人目不暇接,也让人不禁惊叹文莱灿烂的历史文明。
相较于文莱国家博物馆,苏丹纪念馆(The Royal Regalia Buiding)则更能凸显文莱皇室的历史。苏丹纪念馆是为了庆祝苏丹登基 25周年银禧纪念,于 1992 年兴建的。展览馆展出了现任苏丹登基时所用的传统御用战车、皇冠、令牌,以及皇室活动照片等各项皇室珍藏。此般林林总总,均为苏丹陛下以及皇室成员在重要庆典活动上使用过的物品,可以说是皇室的博物馆。纪念馆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现任苏丹登基时所用的龙撵,全部由黄金打造,威风八面,其他皇家纪念品包括有镶以宝石的王冠、金丝织成的龙袍、复制的登基大殿等。
2楼还展示着各国送给现任苏丹的纪念品。该纪念馆同时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住宅,内有2200 个房间,可以居住 2000 名客人,为苏丹招待宾客使用。进入苏丹皇室纪念馆不能穿鞋,地面是大理石,建议穿上厚袜子。此外,除了大厅,内部是不能拍照的。
在文莱国家博物馆内禁止拍照,入馆前需要寄存相机和背包
博物馆开放时间:周日至周四 9:00 ~17:00;周五上午 9:00 ~11:30,下午 14:30-17:00;周六上午 9:45-17:00
闭馆前半小时不再允许游客入内
浪漫水晶
之夜如果你是一个追星迷,如果你喜欢水晶,如果想在夜晚品味文莱的风韵,那么水晶公园你一定不能错过。这是东南亚唯一一所现代化的主题游乐园。相传文莱苏丹 48 岁生日的时候,王妃送给苏丹一块 4500 千克的超级大水晶作为礼物,爱民如子的苏丹于是有了建造这座水晶公园作为送给全国人民的礼物的念头,并开始了公园的建造。
水晶公园建造时耗巨资约 13 亿文莱元,在 1994 年正式开放,有众多现代化的游乐设施,集美丽的自然景色和花样繁多的游乐项目为一体,堪称东南亚最大的游乐场。这里,也曾经是惠特妮·休斯顿、迈克·杰克逊举办演唱会的场所。如今,这座公园已成为斯里巴加湾市观赏靓丽夜景的好去处,到了夜间,华丽的灯光点缀着各项游乐设施,文莱的奢华与浪漫尽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