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媒体只是辅助工具,课堂真正的主导是教师,掌握多媒体正确的使用方法尤为重要。使用教学软件对教学内容做充分的准备,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教师的讲述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电化手段;高效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8-0175-01
实施新课程以来,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一大热点问题。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电化手段辅助教学,能够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中,从而让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有效地运用电化手段进行数学课堂教学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应用电化手段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教学重、难点,整合学习内容,从而为高效的数学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图画、声音、动感等形式逐渐向学生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比如我在教学“年月日”时,在制作的课件中通过演示太阳、月亮、地球三个天体的运行规律,再结合生动的解说和轻盈的音乐、活泼的画面把学生一下子带到了无比奇妙的宇宙空间,学生深深的被奥妙无穷的宇宙空间吸引了,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在瞬间就激发出来,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调动所有感官积极参与,其学习的情绪就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创造性思维也被激发出来。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教学手段就是借助创设生活情境,全方位、多角度地激發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小朋友们的学习热情。
二、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提供了形式灵活的教学方式
优化课堂教学秩序,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小学数学学习如果没有辅助教学将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把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则可以实现课堂的丰富性。通过信息技术设置较为有趣的现实情境,让学生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中,调动他们的大脑思维,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学习中来。利用多媒体技术的超文本或超媒体功能,可以有效地突破重点与难点问题,让学生感觉学习再难的问题也是那么从容与自然,信息技术为学习起到导航、导学的作用。比如“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这一知识的教学,如果只凭教师说教或者只凭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则很难让学生理解,而且在学习时,学生也会出现混乱。而利用多媒体教学,则有效解决了纸上谈兵的不足。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让知识化静为动,使学生真正看到“小数点向右(左)移动”的一幕,真正理解了动态下的小数点移动一位、两位、三位,数字就会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大(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原先不会动的小数点,则在屏幕上意外地忽左忽右,像一个小精灵一样牵动着学生的神经。形象生动的动画把学生的目光吸引过来,学生不仅学会了小数点移动影响数字的大小变化,而且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所提高,丰富了学生情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种教学方法打破了原有的学习方法和模式,使学生的知识面不断扩大与更新,从而获得更为广阔的知识。信息技术使教学的时间与空间都扩大信息技术的运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的学习不限于从教师那里获得知识,而是学会自学。通过自行查阅资料,学生的学习空间从课堂走向课外,知识面大了,知识视野扩大了,提高了信息捕捉能力。现行教材还是以文字形式传播知识信息的,知识多是抽象的。要想掌握知识,必须对新的知识进行分析、推理、想象、判断。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参与,会把原来的一本枯燥的文字表达形式的教材变成文、图、声、形并茂的活教材。比如在学习习面积和面积单位时,教师可以运用Flash演示面积的概念,可以通过中国与其他国家土地的比较,让学生明白面积的概念。这样生动的画面融合了丰富的知识,是以前旧的教学方法所不能比拟的。
三、利用多媒体手段,整合学习内容
江总书记在全国教育会议上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要重视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生的注意力不是很集中,对于一些零散的事物,他们往往不能有效地进行感知和理解,而对于比较集中的事物,他们是比较容易接受的。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电化手段整合学习内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三角形的认识”这一节概念多、知识点多,如果只让学生记住结论,把知识一一呈现给学生,那倒比较简单,但这种只重结论而轻过程,只用讲授法,而不用启发式的传统教学模式,是不能培养出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的。所以,我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过程,充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即从感性到理性和认知结构,故在教学时能直观的尽量直观。在教学三角形概念时,先利用电化手段让学生感知三角形,举例说出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哪些物体表面形状是三角形,再让学生尝试画三角形,并说说三角形的概念,然后用反正法教学形成正确的概念,这就遵循了儿童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动手操作,重视知识的发生、发展及形成的过程,教给学生思维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理解、掌握概念,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在教三角形分类时,先让学生小组合作尝试分类,再汇报结果,形成概念。这样,利用电化手段就能够使零散的知识整合化,从而促进小学生集中注意力投入到学习中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手段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率,从而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教学中,电化手段仅仅是一种辅助性的作用,在运用时,教师不能为了运用多媒体手段而运用多媒体手段,而是要为辅助课堂教学服务。
关键词:小学数学;电化手段;高效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8-0175-01
实施新课程以来,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一大热点问题。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电化手段辅助教学,能够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中,从而让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有效地运用电化手段进行数学课堂教学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应用电化手段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教学重、难点,整合学习内容,从而为高效的数学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图画、声音、动感等形式逐渐向学生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比如我在教学“年月日”时,在制作的课件中通过演示太阳、月亮、地球三个天体的运行规律,再结合生动的解说和轻盈的音乐、活泼的画面把学生一下子带到了无比奇妙的宇宙空间,学生深深的被奥妙无穷的宇宙空间吸引了,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在瞬间就激发出来,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调动所有感官积极参与,其学习的情绪就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创造性思维也被激发出来。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教学手段就是借助创设生活情境,全方位、多角度地激發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小朋友们的学习热情。
二、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提供了形式灵活的教学方式
优化课堂教学秩序,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小学数学学习如果没有辅助教学将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把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则可以实现课堂的丰富性。通过信息技术设置较为有趣的现实情境,让学生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中,调动他们的大脑思维,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学习中来。利用多媒体技术的超文本或超媒体功能,可以有效地突破重点与难点问题,让学生感觉学习再难的问题也是那么从容与自然,信息技术为学习起到导航、导学的作用。比如“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这一知识的教学,如果只凭教师说教或者只凭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则很难让学生理解,而且在学习时,学生也会出现混乱。而利用多媒体教学,则有效解决了纸上谈兵的不足。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让知识化静为动,使学生真正看到“小数点向右(左)移动”的一幕,真正理解了动态下的小数点移动一位、两位、三位,数字就会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大(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原先不会动的小数点,则在屏幕上意外地忽左忽右,像一个小精灵一样牵动着学生的神经。形象生动的动画把学生的目光吸引过来,学生不仅学会了小数点移动影响数字的大小变化,而且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所提高,丰富了学生情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种教学方法打破了原有的学习方法和模式,使学生的知识面不断扩大与更新,从而获得更为广阔的知识。信息技术使教学的时间与空间都扩大信息技术的运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的学习不限于从教师那里获得知识,而是学会自学。通过自行查阅资料,学生的学习空间从课堂走向课外,知识面大了,知识视野扩大了,提高了信息捕捉能力。现行教材还是以文字形式传播知识信息的,知识多是抽象的。要想掌握知识,必须对新的知识进行分析、推理、想象、判断。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参与,会把原来的一本枯燥的文字表达形式的教材变成文、图、声、形并茂的活教材。比如在学习习面积和面积单位时,教师可以运用Flash演示面积的概念,可以通过中国与其他国家土地的比较,让学生明白面积的概念。这样生动的画面融合了丰富的知识,是以前旧的教学方法所不能比拟的。
三、利用多媒体手段,整合学习内容
江总书记在全国教育会议上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要重视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生的注意力不是很集中,对于一些零散的事物,他们往往不能有效地进行感知和理解,而对于比较集中的事物,他们是比较容易接受的。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电化手段整合学习内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三角形的认识”这一节概念多、知识点多,如果只让学生记住结论,把知识一一呈现给学生,那倒比较简单,但这种只重结论而轻过程,只用讲授法,而不用启发式的传统教学模式,是不能培养出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的。所以,我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过程,充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即从感性到理性和认知结构,故在教学时能直观的尽量直观。在教学三角形概念时,先利用电化手段让学生感知三角形,举例说出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哪些物体表面形状是三角形,再让学生尝试画三角形,并说说三角形的概念,然后用反正法教学形成正确的概念,这就遵循了儿童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动手操作,重视知识的发生、发展及形成的过程,教给学生思维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理解、掌握概念,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在教三角形分类时,先让学生小组合作尝试分类,再汇报结果,形成概念。这样,利用电化手段就能够使零散的知识整合化,从而促进小学生集中注意力投入到学习中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手段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率,从而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教学中,电化手段仅仅是一种辅助性的作用,在运用时,教师不能为了运用多媒体手段而运用多媒体手段,而是要为辅助课堂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