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代中国反贫困工作进入新阶段,生活型贫困和主观贫困成为未来反贫困工作的核心议题.基于六省农村低收入群体调查数据,运用序次logistic模型和PSM方法研究发现,我国农村低收入群体主观贫困程度仍然较高,反主观贫困具有严峻性.就扶贫政策影响机制而言,扶贫政策具有生产性,其不但能够直接显著降低农村低收入群体主观贫困程度,而且,也会通过提高家庭消费能力的中介作用而间接降低其主观贫困程度,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双重效应,凸显扶贫政策效应的显著性.然而,由于扶贫政策的成本性、风险性及其不确定性等特征不同,生产性补贴政策的影响效应大于小额信贷政策,凸显扶贫政策效应的差异性.而家庭类型不但直接影响农村低收入群体主观贫困,而且,对扶贫政策的影响效应具有调节作用.无论何种扶贫政策,其对残疾人家庭群体的影响作用小于非残疾人家庭,凸显扶贫政策效应的分层性.因此,必须根据家庭特征和政策属性,采取相应对策以继续降低农村主观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