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考的日益临近,高三英语教师带领学生进入如火如荼的复习阶段,而在英语考试中阅读所占分值很大,如何搞好高三英语的阅读教学教学,成为了毕业班英语老师将要面临的共同难题。本文就从这一方面教学展开探讨,以期对广大备考的英语教师提供一点借鉴。
【关键词】高三英语;阅读教学;任务型教学;讨论法
中学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因为阅读能力直接体现出对英语的掌握和运用能力,阅读教学因此也成为高中三年英语学习中最重要的部分,牛津高中英语教材的编排也充分体现了对英语阅读的关注程度,每个单元中的阅读部分都为教师的阅读教学提供了地道、标准的英语阅读范本,教师可以在阅读部分的教学中渗透进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的讲解,使得学生可以在阅读英语文章中巩固所学词汇的、认识新词汇,同时也对相关词组搭配和语法知识有了全面的了解。在阅读教学中主要采取的两种方法:
一、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的运用,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对阅读训练的培养和实践,可以让学生亲身领会这门语言的独特魅力,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对全文进行综合分析,找出教师预先提出的问题,通过分组合作或者自主探索去解决问题。
以牛津高中英语教材M11Unit1 Careers and skills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去读文章,
(1)What does the author discuss in the article?
(2)Can you give two examples of the so-called glamorous jobs?
(3)Why is being a lawyer a good job?
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开始对全文进行阅读,在对全文大意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其中根据文章的倒数第二段可以解答Which jobs look dull but are actually very important?即:Shop assistants,drivers,barbers and cleaners. 而问题(3)我们可以在M11Unit1reading中第三段清晰的看出答案It can be well-paid and interesting.其实学生在阅读时可以采用略读(skim)和寻读(scan)两种方式相结合去快速的定位答案在原文中的位置,从而准确地解决问题。牛津教材中每个单元的編排往往是以一篇阅读为主,再围绕着这个主题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能够对异国文化和风俗有更深的了解,以便培养英语思维,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阅读中的D部分就是训练学生通过对结合上下文来推测词义,这样就能在阅读中遇到生词也能大致猜测出来它的意思,在这一课的D部分,reflection一词在文章中的正确意思应为是careful thought about something,sometimes for a long period of time;通过运用这种途径来掌握单词的不同意思在具体语境中的体现可以让学生在以后的阅读中,学生通过对这一技巧的探索和运用,极大的增强了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学习信心。
二、讨论式教学法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去自主探索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手段,但还可以通过师生或生生之间的讨论来开展阅读教学,而且这种教学方式经过实践,在学生中深受欢迎。下面以Module10 Unit3 reading Aids Today为例,来看这一教学方法是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合理应用的。
这一单元是通过讲述一个非洲小孩Ajani的故事来告诫学生艾滋病的危害。文章中首次出现描写艾滋病及其危害性的新单词。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在于,训练学生查阅与本单元内容相关的信息资料,并且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提高阅读能力,并学会本单元的主旨即“关爱自己,善待他人,珍惜生命”。其中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把握本文的篇章结构,找出段落与文章的从属关系,理解吸毒的危害,并且培养理解前后文关系,将已知材料进行逻辑分析的能力,最后还要借助对本篇课文的理解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新词汇展开交际。
1.在阅读开始之前,教师可以运用之前提到的任务型教学法给学生布置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展开阅读,在学生对文章大意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What is AIDS? How is it infected? Who get it easily? What attitude do people have now?学生在略读完课文之后,开始分组进行讨论,回答这些问题,一方面可以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一方面又能在正式上课前,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接下来的阅读教学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2.进入正式阅读教学阶段,可以指导学生在理清文章结构的基础上,概括归纳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对于本文的中心,学生们都有一个正确、清晰的认识,大家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要抵制毒品,并要为宣传禁毒工作提供自己能力所及的支持。
3.接下来就可以安排学生自由结合进行主题对话交流和写作练习,小组之间各自分工去找到文章的主题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参与进来,给学生的讨论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介绍,供学生讨论,学生讨论结束之后,要选派代表去总结发言,该组对本篇课文是如何理解的,各组发言完毕,可以在进行组与组之间的交流,最后,在这种热闹的师生互动讨论之后,教师进行点评,要充分肯定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的学习态度,并对学生的这种积极表现进行表扬。
三、小结
除了以上探讨的这两种教学法外,还有很多教学方法可供阅读教学中加以运用,相信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阅读、思考、讨论和探究中激发英语阅读的潜能,就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最终促进英语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运香.语法与阅读[J].国外外语教学.2008.(3):30—31
[2]裴光刚.图式理论与阅读理解[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4):31
[3]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一~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12
(作者单位:江苏省姜堰中学)
【关键词】高三英语;阅读教学;任务型教学;讨论法
中学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因为阅读能力直接体现出对英语的掌握和运用能力,阅读教学因此也成为高中三年英语学习中最重要的部分,牛津高中英语教材的编排也充分体现了对英语阅读的关注程度,每个单元中的阅读部分都为教师的阅读教学提供了地道、标准的英语阅读范本,教师可以在阅读部分的教学中渗透进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的讲解,使得学生可以在阅读英语文章中巩固所学词汇的、认识新词汇,同时也对相关词组搭配和语法知识有了全面的了解。在阅读教学中主要采取的两种方法:
一、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的运用,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对阅读训练的培养和实践,可以让学生亲身领会这门语言的独特魅力,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对全文进行综合分析,找出教师预先提出的问题,通过分组合作或者自主探索去解决问题。
以牛津高中英语教材M11Unit1 Careers and skills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去读文章,
(1)What does the author discuss in the article?
(2)Can you give two examples of the so-called glamorous jobs?
(3)Why is being a lawyer a good job?
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开始对全文进行阅读,在对全文大意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其中根据文章的倒数第二段可以解答Which jobs look dull but are actually very important?即:Shop assistants,drivers,barbers and cleaners. 而问题(3)我们可以在M11Unit1reading中第三段清晰的看出答案It can be well-paid and interesting.其实学生在阅读时可以采用略读(skim)和寻读(scan)两种方式相结合去快速的定位答案在原文中的位置,从而准确地解决问题。牛津教材中每个单元的編排往往是以一篇阅读为主,再围绕着这个主题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能够对异国文化和风俗有更深的了解,以便培养英语思维,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阅读中的D部分就是训练学生通过对结合上下文来推测词义,这样就能在阅读中遇到生词也能大致猜测出来它的意思,在这一课的D部分,reflection一词在文章中的正确意思应为是careful thought about something,sometimes for a long period of time;通过运用这种途径来掌握单词的不同意思在具体语境中的体现可以让学生在以后的阅读中,学生通过对这一技巧的探索和运用,极大的增强了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学习信心。
二、讨论式教学法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去自主探索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手段,但还可以通过师生或生生之间的讨论来开展阅读教学,而且这种教学方式经过实践,在学生中深受欢迎。下面以Module10 Unit3 reading Aids Today为例,来看这一教学方法是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合理应用的。
这一单元是通过讲述一个非洲小孩Ajani的故事来告诫学生艾滋病的危害。文章中首次出现描写艾滋病及其危害性的新单词。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在于,训练学生查阅与本单元内容相关的信息资料,并且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提高阅读能力,并学会本单元的主旨即“关爱自己,善待他人,珍惜生命”。其中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把握本文的篇章结构,找出段落与文章的从属关系,理解吸毒的危害,并且培养理解前后文关系,将已知材料进行逻辑分析的能力,最后还要借助对本篇课文的理解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新词汇展开交际。
1.在阅读开始之前,教师可以运用之前提到的任务型教学法给学生布置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展开阅读,在学生对文章大意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What is AIDS? How is it infected? Who get it easily? What attitude do people have now?学生在略读完课文之后,开始分组进行讨论,回答这些问题,一方面可以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一方面又能在正式上课前,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接下来的阅读教学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2.进入正式阅读教学阶段,可以指导学生在理清文章结构的基础上,概括归纳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对于本文的中心,学生们都有一个正确、清晰的认识,大家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要抵制毒品,并要为宣传禁毒工作提供自己能力所及的支持。
3.接下来就可以安排学生自由结合进行主题对话交流和写作练习,小组之间各自分工去找到文章的主题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参与进来,给学生的讨论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介绍,供学生讨论,学生讨论结束之后,要选派代表去总结发言,该组对本篇课文是如何理解的,各组发言完毕,可以在进行组与组之间的交流,最后,在这种热闹的师生互动讨论之后,教师进行点评,要充分肯定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的学习态度,并对学生的这种积极表现进行表扬。
三、小结
除了以上探讨的这两种教学法外,还有很多教学方法可供阅读教学中加以运用,相信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阅读、思考、讨论和探究中激发英语阅读的潜能,就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最终促进英语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运香.语法与阅读[J].国外外语教学.2008.(3):30—31
[2]裴光刚.图式理论与阅读理解[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4):31
[3]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一~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12
(作者单位:江苏省姜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