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素养三维结构模型及培养路径分析——以在校大学生群体为例

来源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blueb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中坚力量,其心理健康素养备受关注.文章通过文献调查法、比较研究法、历史研究法等方法,提出心理健康素养的三维概念结构,包括“心理健康促进-心理疾病预防”“助己-助人”和“知识-技能-态度”.以在校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结合心理健康素养的三维概念结构,发现在校大学生存在心理健康知识片面化、心理健康技能实践不足、心理问题认识相对充分但主动解决的态度欠缺等问题.阐释个体因素和社会因素对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影响,并从校园、社会两个角度着手,提出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培养路径.
其他文献
随着生态环境的整治,农村垃圾治理成为整治中的困境,因地制宜的农村垃圾治理制度探索成为当务之急.探索以政府为垃圾治理的构建者,以企业为垃圾治理的先行者,以村民为垃圾治理的维护者的“3+3”共治制度模式,为农村垃圾治理提供制度支撑成为必要之举.
新时期,随着职业教育改革进程持续加快和深入,课程思政与“审计基础”教学的有机融合为审计行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样也为高等院校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奠定坚实基础.为此,文章以“课程思政”的基本含义为切入点,立足于当前现状,重点阐述了“课程思政”融入“审计基础”教学的瓶颈因素,并以此为契机,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体系,为提出“审计基础”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理论提供了参考依据,对推动“审计基础”课程思政融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