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低年级学生解决数学问题三部曲

来源 :读与写·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angzone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解决实际问题比较困难,而一些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习惯告诉学生这样的题应该怎样做,这是单纯的传授知识,学生只是学会了模仿,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我们往往不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忽视解决问题方法的发现过程的展示,忽视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传授,致使学生在独立解题时由于不知道思考方法而无从下手,使学生成为消极的结论接受者。这样的接受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看起来很顺利,但是,因为没有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学生就不可能达到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也不可能真正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低年级  解决问题  读题  画图  检验
  一、学会读题,找出“条件和问题”
  读题是审题的前提,是解题的基础。通过读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理清条件与问题,明确条件与问题的重重联系,使要解决的问题在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印象,为解题作良好的铺垫。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方法和习惯,很有必要。低年级学生由于识字不多,独立读题有困难,因此遇到纯文字的解决问题的习题,我总是进行范读或领读,或要求学生给生字注音。同时要求学生边读边画出题目中的关键词语,重要数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等。现如今的解决问题低段大多数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实际问题,学生必须先看懂图,正确收集整理图中的有效信息然后再结合文字进行理解内化才能解决问题。特别是那种一个条件以文字形式提供,另一个条件要通过收集图中的信息来获得的问题,这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在指导学生读题时要教育学生不仅要读懂字意而且更要读懂图意。指导学生逐步学会正确有序地看图,因为有些问题的已知条件隐含在情境图画中,学生通过“读图”来获取信息后,我便让学生将这些信息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再与边上的文字串联起来读一读,讲一讲,进一步理解题意。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P7的第3题文字描述“羊圈里原来有58只羊”。图画显示第一次跑走了6只,第二次跑走了7只,问现在羊圈里面有几只?可以先让每个学生读题,找出题中告诉哪些条件,要求什么?条件和问题存在怎样的联系,学生对题意理解好了,做起来就轻松正确。我是这样引导的:小朋友们看这道题,谁知道他们在干什么?(羊从羊圈里跑走了)原来羊圈里告诉我们有多少只羊?(已知条件58只)接下来看这幅图,现在羊怎么了?(跑了)跑了几批?(二批)分别能从图中找出来吗?(第一次跑了6只,第二次跑走了7只)最后的问题要我们求什么?(现在羊圈里面有几只羊?)请学生说说,这样他们心里可就清楚多了。
   二、理清关系,学会 “画图”
   读题让学生知道了已知条件,要我们求什么。一般来说小学生的思维是由于遇到问题而产生的。但遇到问题时,他们往往不会想或者想不清楚,思维杂乱无章。因此要使学生学会思维,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借助某些手段和方法进行有序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利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思考问题符合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通过画线段图可使较复杂的数量关系直观地反映在图上,对题目中的各个条件、问题建立起清晰的表象。如以上那题“羊圈里原来有58只羊”。图画显示第一次跑走了6只,第二次跑走了7只,问现在羊圈里面有几只?经过分析我就教学生把总数和已知的数量用线段画出来,剩下的用“?”表示。这样就把文图应用题转化成图形应用题,学生“按图索骥”就能寻找到解答问题的方法。
   画图除了画线段图外,还可以根据题意画出简单的图形把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明确地表示出来。如一年级下册P26的小猪动脑筋中这道题:我们一队有12个男生,老师让两个男生之间插进一个女生。问一共可以插进多少个女生?通过分析要求一共可以插进多少个女生,由于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很不稳定,他们的思维以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按照常规思路求解很困难。教学中如果能用图形演示,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题目。因此我让学生在读题、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教学生用○表示男生,用△表示女生。我先让学生画12个○表示男生的人数,然后在每两个○之间分别画上一个△表示女生人数。这样一共画了11个△,表示一共插进了11个女生。
  总之解题之前,首先让学生认真读题,弄清题意。如果题目较复杂,一时弄不清条件和条件,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可以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图,这样通过画图能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找到解题办法,久而久之,还会养成习惯,终身受用!
   三、认真解答,运用“检验评价”
  问题解决以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检验、评价,看看过程是否合理、简便,结果是否正确。验算是解答应用题的重要一环 ,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的重要方面 ,在数学教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不少学生解完题不会检查答案是否正确 ,即使检查 ,也常常是从头到尾看一遍解题过程 ,有了错也难以检查出来。新《大纲》明确提出要“重视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在解决问题教学中 ,我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
  逆向检验法。即还原法。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P6第2题:3个小组一共收集了94个饮料罐,一组收集了34个,二组收集了29个。问三组收集了多少个?学生通过读题、画图很快就解答了出来。列成算式94-34-29=31(个),解答好了,那到底算对了吗?在检验时 ,我就教学生只需把求出的部分三组的个数分别加上一组和二组的个数,看和是否等于三组的总数 ,和等于总数说明计算正确 ,和如果大于或小于总数 ,就是计算过程中的某一部分发生了错误。
  代入检验法。这种方法是将解出的结果 ,作为原式中的未知量 ,检查它是否符合题里给出的数量关系。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解决问题中“倍数的问题”中经常采用这种方法。如P78中的题,饲养小组去年养6只兔。今年养兔的只数是去年的3倍。今年养多少只兔?当小朋友列出算式3×6=18(只)时,小朋友还在怀疑这道题会不会做错时,我就教他们用代入检验法检验。今年养兔的只数去除以去年养兔的只数是否等于3倍。(即18÷6=3)
  幾年来我坚持运用以上三部曲,从以上三个方面优化了低年级解决问题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不但学得积极、主动、灵活,而且基础知识扎实,能够举一反三,最可贵的是孩子们非常喜欢做“解决问题”的习题,并且错误率较少,甚至升入中、高年级后,学生解答复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有效地培养和提高了他们的应用、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其他文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目的:探讨血浆循环DNA水平在酸、碱化学烧伤患者病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随机选择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61例酸、碱化学烧伤患者,其中酸化学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报纸
目的研究采用新加坡半定量风险评估技术对轮胎行业硫化烟气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评估,明确硫化烟气中各主要成分的风险等级。方法以山东某轮胎制造企业的硫化岗位为研究对象,对
依据个体差异的基本原则,选择锻炼目的、时间、强度和频率四个纬度制定符合女大学生体质情况且易于执行的运动处方。选取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50m速度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同时也使得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现在更多的人会选择在闲暇时间参加群众文化活动,而音乐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各类行为的涉网现象越来越普遍。涉枪犯罪巧妙地利用网络的便易,冲破了传统涉枪犯罪的"藩篱",而变得更加猖獗和不可控制。当下相关责任主体亟须协同联
猴头菇菌片是多孔菌目凿菌科猴头菌[Hericium evimaccus(Bull.ex Fr.)Pers.]的培养物所制成的片剂。在上海中药三厂协作下,江苏和上海市的十几个医院应用猴菇菌片口服治疗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