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奥林匹克格言说起(一)

来源 :学苑创造·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yl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8月8日,对13亿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极其特别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渴望、等待了无数个日日夜夜的第29届北京奥运会将在这一天开幕,中国人的百年奥运梦想终于成为现实。在这个历史时刻到来之前,我们先走进奥运历史,看看奥林匹克运动的光辉历程。
  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的奥林匹亚村。公元前884年,希腊的伊利斯城邦和斯巴达城邦发生了一场为争夺奥林匹亚的战争。当时,频繁的战争使广大平民百姓渴望和平的生活。随后经协调,双方订立了神圣条约,规定奥林匹亚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并将其作为和平的圣地和竞技的场所。在古希腊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战争与和平这一对矛盾,就由体育竞技活动暂时将其统一了起来。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强”,1920年国际奥委会将其正式确认为奥林匹克格言,在安特卫普奥运会上首次使用,成为奥林匹克标志的一部分。奥林匹克格言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它不仅表示在竞技运动中要不畏强手,敢于斗争,赢取胜利。 还鼓励人们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不甘于平庸,要朝气蓬勃,永远进取,超越自我。
  奥林匹克的神圣不仅仅在于它的起源,富有进取心、感召力,勇于挑战自我的奥林匹克精神使它的身上色彩更加浓厚。奥林匹克精神强调对竞技运动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这为“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它让世界上最优秀的运动员信服地站在五环旗下。
  奥林匹克的神秘,奥运圣火的圣洁,注定了奥林匹克的神圣。神圣的奥林匹克结束了动乱和战争,带来了友好与和平。奥林匹克的格言使我们变得更勇敢、更健壮、更落落大方,它属于你,属于我,属于他,它遍布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其他文献
海水为什么不容易结冰    冬天,河水早就冻上了厚厚的冰,海水却依然波涛滚滚。海水为什么不容易结冰呢?  你可以做一个小实验:在严冬,把一碗清水和一碗浓盐水同时放在院子里。过一段时间,清水冻成了冰块,浓盐水却没有结冰。原来,盐水的结冰点低,在0℃的时候不会结冰,越浓的盐水冰点越低,有的海水在零下二十多摄氏度还不会结冰呢。  你也许会说,南极附近的海面上有冰山,北冰洋和北极更是冰天雪地,一定是因为那
打开青春的天窗,一切都变得多姿,一切都变得神秘,一切都变得美丽。  青春的脚步就像不经意撕去的日历,偶然翻阅往事,留下一纸淡淡的痕迹。打开青春的天窗,意味着不再为落红憔悴、花谢伤情,不再叹息流水东去太阳西沉,不再羡慕夸父逐日嫦娥奔月,不再迷恋于席娟琼瑶浪子走马迷阵的刀光剑影,不再沉醉于古龙风流女侠扑朔迷离的神奇传说。  打开青春的天窗,空闲时分,品幽幽绿茗,携朗朗清风。我喜欢独自走进郝思嘉的生活世
睡觉是人类的生理需要,如果有人连续几天“开夜车”,他的身体和精力就很可能支撑不住了。然而,有一个人40多年间从不睡觉,依然能正常地工作和生活。这个不睡觉的怪人名叫基杜尔,生活在印尼巴百岛上。每到深夜,当别人入睡时,基杜尔却去看戏,阅读报刊,收听短波广播,学习英文,弹钢琴、吉他,以此打发漫长的黑夜。天亮以后,他照样到田里干活。基杜尔从来没有患过什么病,他有18个子女。  基杜尔并非生来就不睡觉,他与
记得初到香港时,人生地不熟,又不懂粤语,连日常生活的沟通都成问题。那时,我特别害怕下班,回到空空荡荡的家,从不失眠的我,开始整夜睡不着。  有次我在某大楼的喷水池前等个朋友,看到水花不断上涌,再形成美丽透明兴致盎然的图案。喷水池的水怎样往上走,并且永远保持一种向上的姿态呢?这是因为水流被激射出来,形成水柱,这种力量一直往上推,才让顶端的水花永远盛开。  是啊,伤害和挫折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化解痛苦,
主持人:中国成语,历史悠久,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人们难免望文生义,结果,弄得这些词汇大大背离了其原始意义。其实,这种近乎数典忘祖的无知,绝不应听之任之,约定“俗”成。  七月流火(本指“天气转凉”;后人竟望文生义,愣说成“盛夏时节,天上下火”——为啥天太热?原来“太有柴”了。)  语出《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指夏历的七月:“流”,指移动,落下:“火”指星名“大火星”。“
父亲不懂得怎样表达爱,使我们一家人融洽相处的是我妈。他只是每天上班下班,而妈则把我们做过的错事统计成单子,然后由他来收拾我们。  有一次,我偷了一块糖果,他要我送回去,并告诉卖糖的说是我偷来的,说我愿意替他拆箱卸货作为赔偿。但妈却明白,我只是个孩子。  我玩秋千跌断了腿,在前往医院途中一直抱着我的,是我妈。父亲则把汽车开到急诊室门口,医生怒斥他,叫他把车驶开,说那空位是留给紧急车辆停放的,他听后大
六、《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 [整体解读]  本诗首联先写自己无罪而长期被贬的遭遇;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颈联用“沉舟”和“病树”来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尾联点明酬赠题意,以自勉自励结束。    2 [关键字词]  (1)酬:以诗相答;(2)乐天:指白居易;(3)长:振作。    3 [情感基调]  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低沉愤懑,后四句高昂乐观,前后形成鲜明对比。全诗
摘 要 《红楼梦》是整本书阅读的指定篇目,该书的阅读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探究整本书阅读的方法,感受古典名著的艺术魅力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教学设计以《红楼梦》中的几个经典片段为切入口,引导学生深入探索文本的奥秘,领悟作品的主题及深刻内涵,较好地实现了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落实了语文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关键词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名著导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作为统
1927年12月,欧洲报纸上登出了这样一条惊人的消息:法国遭到连续几天的严寒袭击,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桥受到严重的破坏。桥的铁架遇冷收缩,因此桥面上的砖突然碎裂,桥上交通只得暂时断绝。桥居然被冻短了!原来,这是冷缩的结果。我们知道,一般的物体都会遇热膨胀,遇冷收缩。例如钢轨的温度从0℃升到1℃,它的长度就会增加为原长的0.000011倍。在炎热的夏天,烈日照在钢轨上,温度可以达到30℃~40%。摸起
我,剪冬。  把冬的萧瑟剪成未萌的春芽,把冬的凄厉剪成柳笛的召唤。  我剪冬,将雪剪成串串槐花,寄给思恋槐花的远方朋友。  我剪冬,将雪剪成朵朵白云,捎给属于黄山的朋友。  我剪冬,  剪出生命的蓓蕾,剪出一颗水晶心。  冬日的太阳照耀着我。  我,剪冬。    三月  葛玉洁    三月里的艳阳,射进了少男少女的心房,播下希望的种子,沉入绿茸茸的遐想。  一弯淡淡的月儿升起来,将年轻的心事一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