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来源 :中国伤残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ying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7年4月-2019年4月开展本次关于脊髓型颈椎病的研究,期间总共选取无特殊性8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对照组在患者右侧髂骨,观察组选用相匹配的ROI-C.总结2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指标以及术后康复效果.结果:2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5.00%,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OI-C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方式对于脊髓型颈椎病具备较高的临床疗效,操作简单并且创伤小、患者恢复速度更快,不良反应更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品管圈工具与手法在提高颈椎术后患者舒适度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4月144例颈椎术后24小时内患者,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2例,观察组
目的:研究不同颌重建条件下相关口颌肌肉及韧带的约束反力变化规律,为TWIN-BLOCK矫治器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三维有限元法建立颞下颌关节—下颌骨—TWIN-BLOCK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骨性关节炎合并外翻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26例骨性关节炎合并外翻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研究对象均采用
摘要:新课改下的物理具有“三多”的显著特点,即:课程结构多样化、课程内容多层次、课程实施注重实践。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改进教学方法,本文旨在论述物理教师在新课改下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  关键词:新课改 教学方法 课程结构 引导 归纳总结  【中图分类号】G633.7  连续带了两年的高考,对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学有了较为深入的
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的效果.方法:将9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5例,观察组使用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对照组使用硫酸吗啡注
目的:研究证实釉基质蛋白(Enamel matrix proteins, EMPs)可以促进牙周组织包括牙槽骨的再生。本研究的目的是:1.提取并分析确定乙酸法提取的EMPs是釉原蛋白占优势的釉基质蛋白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下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椎间盘源性下腰疼痛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2组,每组各41例,分别接受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