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产生学习倦怠的原因及应对策略分析

来源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ZZZ1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快节奏的发展,人们承担着来自不同方面的压力。成长中的小学生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学习倦怠,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影响了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经研究分析可知,小学生产生学习倦怠主要源于学校、家庭和个人方面的影响。文章主要对小学生学习倦怠的现象及应对策略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小学生;学习倦怠;应对策略
  过去对学习倦怠研究更多关注的对象为高中学生及大学生,在不同时期,他们均可能产生学习倦怠。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业压力与自身爱玩天性冲突,家长期望过高,易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逃避学习甚至害怕学习,这是学习倦怠的主要表现。
  精神病学家Freudenberger最早提出倦怠概念,用于描述服务工作人员在工作压力下,造成的精神与身体问题。随着进一步研究发现,不仅服务行业工作人员中存在倦怠现象,企业家、教师、学生及企业工人等也存在倦怠现象。倦怠不仅是一种压力的表现,更是一种消极的情感,会造成一系列不良的行为表现。小学生天性爱玩,若给予小学生过多的学习压力,易让学生感到疲惫、失望,丧失学习兴趣,造成学习倦怠。研究小学生学习倦怠现象及应对策略可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知识,感受学习的快乐,自发学习,避免学习倦怠。
  小学生学习倦怠主要表现为身心产生疲惫、人际关系处理出现问题及学业成就感较低,现在的小学生与过去相比,课程较多,学习任务较多,家长期望大,造成学习压力过大,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无法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学习倦怠学生缺乏对外界事物的热情,对学习产生畏惧,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目标模糊,无法正确处理与同学和老师之间的关系,不遵守课堂纪律,故意挑衅同学,对同学不友好,喜欢制造麻烦,影响正常上课。另外,学习倦怠学生常认为学习课程并无重要意义,对学习价值的认知不正确,虚度光阴,得过且过。
  一、小学生产生学习倦怠的原因
  (一)学校因素
  部分学校为了提高办学水平,持续性、高负荷的紧张学习,容易使小学生缺失学习目标,缺乏学习动力,产生学习倦怠感。因此,这部分学校还需进一步向素质教育过渡。在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出现多元的教学评价方式,但部分教师仍以学习成绩片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这样容易打击学生的学習积极性,使学生缺乏自信心。长此以往,会使学生产生学习倦怠感。另外,良好的学校教学硬件条件、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均可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习质量。但有的小学,教师教育观念落后,学生活动场所小,设施陈旧,未配置现代化教学设备,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影响了学习质量。
  (二)家庭因素
  相关研究表明,小学生产生学习倦怠感的重要因素为家庭教育。部分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忽略孩子真正的兴趣与爱好,并未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于是增加了他们的厌学情绪。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下,学生内在学习的动机强,会更加自信,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也较强。当孩子学习过程中出现问题,家长一味地进行指责或直接不管不问,均会造成学生学习倦怠,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质量甚至是心理健康。
  (三)学生自身因素
  不同的学生学习动机有所不同,部分学生为个人兴趣,部分学生为不受父母批评,但大部分学生主要是想获得较好的成绩以得到父母的肯定,避免被指责。他们缺乏良好的学习动机,较易影响学习效率,造成学习倦怠。
  部分学生制定的目标均为短期目标,并未制定长远的目标,且不会应用认知策略,过于注重教师上课讲的知识,被动接受,不会主动思考,无法充分理解上课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策略可包括学习过程中外显程序与内隐的规则系统,影响学生学习质量,与学习速度密切相关。大部分小学生学习策略应用能力较弱,无法合理调节学习速度,不能充分应用学习工具,学习方法较为死板,从而影响了学习质量。部分学生学习较为努力,但成绩并未提高,导致他们失去了学习兴趣,越学越不积极,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学习的热情。
  例如,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并没有自己思考书本课文所表达的中心思想,仅接收教师讲解的内容,学习主动性较低,学习能力无法提高,导致小学生学习成就感低,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造成学习倦怠,影响学习效率。
  二、小学生学习倦怠现象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学校管理
  1. 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学习,善于发现不同学生的优点,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就感,并将之转换为自我激励,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因此,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可防止学生产生学习倦怠。
  2. 优化课程设置
  过去传统的课程设置中,课程内容较多,且教学方法陈旧,易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为避免学习倦怠,学校需设置与社会关系密切,符合学生兴趣的课程,增加课程多样性与趣味性,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上课模式,引导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了解学习内容,积极参与学习。
  3. 改变传统的考核机制
  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易丧失学习信心,造成学习倦怠。学校需结合定量考核与定型考核,根据学生表现,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而不是仅仅关注成绩,积极发现学生的优点,可适当进行鼓励,避免学生产生学习倦怠。
  (二)更新家庭教育观念
  1. 学校与家庭形成教育合力
  学生家长及家庭氛围对小学生学习情况可造成较大影响,学校需关注学生的家庭情况,传授给家长正确的教育理念,教给家长科学的教育方法,实现学校与家长的有效合作,用客观的态度对待学生的学习,缓解学生压力,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避免学生发生学习倦怠。
  2.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家庭环境可对学生人格等重要方面产生较大影响。家长需为孩子学习提供良好、轻松的环境,缓解孩子的焦虑情绪,提供情感支持,帮助孩子克服学习困难,缓解学习压力,及时为孩子解答疑惑,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鼓励孩子主动进行学习,激发学习兴趣。
  三、总结
  小学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及学习方法的重要时期,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学习倦怠的产生,会滋长学生的厌学情绪,危害学生的健康成长,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需引起我们的重视。关注学习倦怠,家长与教师需采取积极的预防手段,避免学生的学习倦怠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主动进行思考,提高对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灵活应用课本上的知识,保持学习热情,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学习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状况及其关系[J].心理科学,2006(01).
  [2]郭英,周文静.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学习倦怠研究综述[J].教育学术月刊,2008(10).
  [3]徐步达,傅海伦.对学生返校期学习倦怠成因的深层追问及应对策略——从中小学数学教学谈起[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04).
  [4]李茂平,陈瑜.小学生家庭学习支持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J].校园心理,2014(01).
  [5]高志华,马红霞,杨羚,纪占杰,李海华,韩志鸿.唐山小学高年级学生班级环境与自尊对学习倦怠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4(07).
其他文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周围的环境质量也就有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视觉的享受,在生活和工作中享受自然和舒适环境的美好.往往在较多的居住小区、高档会所和公共场所中涉
混凝土静力受压弹性模量是衡量混凝土力学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详细阐述了静力受压弹性模量在工程施工中的意义,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总结了影响弹性模量大小的各种因素以
在内地人口资源丰富、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落后地区,地方政府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引导地方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积极鼓励农民外出务工.恩施州于199
近些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突出的进步,国家对基本的能源保证有了更高的要求,在电网建设的过程中,对供电的连续性有严格的要求,需要持续关注供电的稳定,实现高效生产和管理.
导入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环节重要的组成部分.巧妙的导入,会拨动孩子们的心弦,像磁石一样把学生吸引住,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有效的导入,会
随着电子商务在商品贸易流通领域里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其安全性和稳定性也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对电子商务安全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不仅有利于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且颇
秋天钓鱼很舒服,秋高气爽,温度适宜,最适合长时间蹲点垂钓。不过,秋天钓鱼也讲究“四情”,即天情、鱼情、食情、水情。四者皆宜,保证你钓得盆钵满满。  所谓“天情”。就是天公要做美。凡是有钓鱼经验的人,都知道季节与气候的变化,对鱼类的生活,有着密切关系。唯有公历9月上中旬,农历八月中下旬的白露和中下旬的秋分,谓之仲秋。这期间“一场秋风一阵凉”,水表层与水底层温差较小,水体含氧量比春、夏多,天气多以晴天
教师教育思想是列宁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列宁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根据本国国情对教育思想的创新与发展.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探究列宁的教师教育思想.其一
编辑同志:我是一位土地承包户。现在由于宅基地变动,致使居住地离其中的两块承包地较远,继续耕种费时费力。因此想与村里承包户陈某换耕土地,陈某同意与我交换土地,但担心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机关为了有效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将注重政府机关档案管理工作.本文将围绕新时期政府机关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现状进行阐述,为助推新时期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