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数学课堂教学描绘绚丽的色彩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xing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与操作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数学知识本身所蕴含的生活性、趣味性,用幽默有趣的教学艺术去调动学生自主探索、分析问题的能力。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应用教学艺术营造学生自主探索的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一、巧言妙语拨心弦
  华罗庚说过:“就数学本身而言,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那种引人入胜的美,就得要求教师善于从教学语言上去下功夫。精心锤炼描述性的语言,不但能把学生带入美的意境,而且能快速地调动孩子探索的欲望、求知的心弦。如,在教学《圆锥的认识》时,笔者事先在圆锥上面罩了一个圆柱,然后要求学生跟着老师语言的描述想象:“当老师把这个‘身材魁梧、体魄健壮’的圆柱的‘头部’变变变,变成了个小圆点时,请大家想象,圆柱浑身上下还会这么‘匀称’吗?它会不会成了个‘丑八怪’?!”在拟人化言语的激发下,学生认识圆锥的迫切心情马上被调动了起来,大家开始热烈探讨着这个问题。紧接着,笔者用一块布把圆柱给遮盖起来,然后对学生说:“今天老师想模仿刘谦给大家来个魔术表演,大家喜欢吗?”听说老师也会魔术表演,学生们激情高涨,直到学生迫不及待时,笔者才慢慢地掀开那“神秘的面纱”让学生去认识圆锥的“全貌”。“哇塞!圆柱还能变圆锥,太精彩了!”学生感叹说。趁着这份激情,笔者引导学生从认识圆锥的各部分特征去领略圆锥体的“尖头美”,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大家勤于观察,便能发觉数学中的几何体也多么神奇呀!
  二、借情设景乐求知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新课标又提出“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根据教材设计一定的教学情景外,有时恰当地借助课堂情况创设情景教学,不但能使学生有亲临其境的感觉,而且更能唤起学生探索求知的兴趣。如,在教学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的课前复习时,笔者发现一个学生总低着头摆弄着一个篮球,无法投入课堂学习!于是,笔者走到他身边把他手里的篮球给拿过来,问:“这个篮球你买了多少钱?”他抬起头惊讶地看着笔者,说:“200元。”笔者说:“哎呀!这么贵。难怪你爱不释手,现在老师手里戴着的手表也很“贵重”,它时刻提醒我要珍惜时间,不过它的价钱却只占这个漂亮的篮球的……”笔者故意拖慢了语气,结果很多同学都急切地猜想说:“99 % ! ” “90 % !”还有的说:“80 % !”……注意力很快都集中到这有趣的数学问题中来。这时,笔者提高声调说:“还是老师告诉你们吧!”大家马上屏住呼吸,竖着耳朵静待我的答案。“其实老师珍贵手表的价钱只占这个篮球的10 %,谁能说说究竟值多少钱呢?” “老师,我知道,20元。” “你是怎样求出来的?”“用200×10%。”“说得真好!”“哦,老师你的手表20元钱还说‘贵重’呀?”该同学终于忍不住站起来反驳说。“你的问题提得太好了,老师表扬你能认真听讲。‘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钟表就是‘时间老人’的‘使者’,难道这不还不能体现它‘贵重’吗?”让笔者这么一说,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这时,笔者趁机说:“‘时间老人’现在提醒我们,复习到此为止。这节课我们还是继续来探讨较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吧……”在看似“无情却有情”的实际情景教学中,不但把分散注意力的学生拉到了课堂教学中来,教育了学生,也使到课堂教学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快乐教学效果。
  三、精备细讲推波澜
  一节好课,开头引人入胜,中间波澜起伏,结尾余音绕梁。在数学课堂上,同样是“文似看山不喜平”。因此课前精心钻研教材,读懂教材,善用教材是很必要的。新课标教材由教师自主选择的特点很突出,所以对教材创设的情景,在课前的准备时还要善于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去细化设计,做到量体裁衣、精益求精。
  如,在教学《动手做》时,课前笔者仔细研究教材,发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以及梯形的高,教學目标不但要求学生会画,还能灵活运用,特别是对于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不同高的理解和比较,就需要多花费些功夫,为了让学生学得“牢”、分得“清”、用得“灵”,课前笔者翻阅了好几本参考书,然后对教学内容作了适当改动,分解了教学难点。
  首先,笔者让学生先练习过直线外一点画垂直线段,然后用“变魔术”的手法,把垂直线段转化成平行四边形的高,从而引出“高”其实就是“垂直线段”,紧接着出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以及梯形的高给学生一个初步认识,并适当地做了一些简单的描述。第二步,让每个学生尝试画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当全班学生都掌握了其画法后,笔者并不急于教另一组高的画法,而是用两个同样的平行四边形按不同方向折出两组不同的高进行比较,再让学生画一画,因为有了上面的比较和实际操作,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另一组高的画法,并能深刻体会到高与底的对应关系。最后,笔者让每个学生重画一次并拿给老师检查,对个别出错的及时给予纠正,对正确掌握方法的则给以表扬,虽然由于时间关系,笔者只是给学生打个口头上的100分,可学生却都乐滋滋地互相传递着收获100分的喜悦。
  由于已初步懂得了“高”的画法,当笔者在第二节课教三角形和梯形的高时,学生便都能轻而易举地领会了,甚至对于直角三角形以直角边作高,钝角三角形钝角边上的高,学生也都能深刻理解,扎实掌握,为下一步学好面积公式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自主创新挖潜能
  每一个生命都是一粒神奇的种子,都蕴藏着不为人知的神秘,培养学生自主创新,便能很好地唤醒这种蕴藏着的美好与神奇。新课标提倡“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更好地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就是对挖掘学生潜能的最好演绎。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法去开启这扇神奇之门。
  在笔者接任本班学生的数学教学之前,学生因为没能学好数学而特别怕数学,一开始对笔者的课堂教学,大家的学习兴趣并不高。为了解开他们的心结,笔者给学生做了个形象的比喻:孩子们,你们的大脑里有一片“神奇”的土地,如果大家想在大脑中耕种出丰硕的果实(也就是拥有丰富的知识),那除了要辛勤的劳作,每天还要学习掌握老师播撒的知识种子,只有认真听讲,自主学习,知识种子才能在大脑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最后长成栋梁之材。
  学生理解了课堂教学的“玄机”后,自主学习的热情高涨了起来,课堂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期末考试全班数学平均分一跃为年级第一名。在此基础上,笔者又引导学生自主预习新课,自主探讨奥赛题等活动。结果,课堂教学的内容有时候就算笔者不讲,学生就已经熟知了。如,在教学采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时,有很多学生便能尝试通过公式计算进行检验。在教学三角形计算公式推导过程的第二种方法后,学生又探讨出:“等面积等底的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边形高的2倍;等面积等底的平行四边形的高是三角形高的一半”等扩展性的结论。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精神,不但让课堂教学更加灵活生动,而且学生的潜能也得到发掘。
  数学老师应怀着爱心去驾驱课堂,恰当地运用幽默、有趣的情景教学,运用形象的比喻去讲解单调的数学知识,便能为课堂教学描绘绚丽的色彩,奏响一曲数学教学的“和谐之声”。
其他文献
【摘要】阅读与写作是初中语文重要的教学内容。将阅读与写作教学结合,对提升语文学习能力有很大帮助。本文就阅读与写作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写作;读写结合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是教学的重要部分。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运用,两者是密不可分的。语文阅读量能够丰富写作素材的积累,而写作能够反映学生的语文阅读。部分教师对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缺乏
【摘要】德育工作是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中心和重点,能够有力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在潜移默化之中构建和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而良好班集体成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奠基石,是学生健康成长、培养优良品质、实现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本文主要以笔者对于以德育人和班级管理的经验为基础,探究小学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以德育人;小学班级;规范化管理  在新课程改革和素
【摘要】写作本身也是一种创作,提升写作水平是为学生未来学习和工作中写作与表达奠定基础。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作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是听说读写综合素养的反馈,也是语文老师教学水平的间接体现。现阶段小学中高年级作文中存在一些不足,作为小学语文老师需要学会激发学生对写作的情感,培养学生写作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问题对策  小学阶段中高年级的作文与低年级作文教学的方式、方法、内容和思维等
【摘要】近几年来,实用类文本被设定为必考内容,新的《考试大纲》值得注意的调整是“传记”与“新闻”的位置有所改变。信息时代最“实用”、应用最广泛的文体——新闻,在高考中的重要地位得以体现。笔者从考查题型上入手,在非连续性新闻文本阅读教学时,尝试采用一种以题型分类为主体框架、以新闻报告阅读微课堂为辅助方式的高三实用类文本阅读复习教学的模式,紧抓考点,高效训练,注重阅读技巧,从而提升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摘要】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学生除体育课之外的重要锻炼时间,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首先分析大课间体育活动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作用,及目前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状况,进而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改善建议,以期充分发挥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作用。  【关键词】大课间;体育活动;体质健康水平  在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下,大课间体育活动受到了足够的重视。利用大课间时间组织学生来
【摘要】运用多媒体进行情境创设,运用多媒体提升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关键词】立德树人;龙文化;育人模式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以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突现自主探索、多重交互、资源共享等特点,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目标,形成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与多媒体的有效融合教学模式。  一、運用多媒体进行情境创设  课堂是深化课程改革的主渠
【摘要】高中化学课程的有效提问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与知识有较高的关系,且目的性较强,能够传递较深的创造性。課堂中的提问环节要注意提高有效性和趣味性,在提问的过程当中,教师要恰当把握提问的时间和控制策略,密切关注学生的动作和神情,并选取适宜的提问方式,并对学生的答案开展评价。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对当前化学课程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后,我们发现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当中,每一位
一、经典考题  (2018·新课标全国Ⅲ)1991年博茨瓦纳在索瓦(下图)建立纯碱厂,采盐沼地下卤水,入蒸发池,再用蒸发后的浓缩卤水生产纯碱,纯碱产品主要销往南非,近年来,由于采取环保新工艺和来自美国产品的竞争,纯碱厂常处于亏损状态。  (1)指出索瓦附近利于卤水蒸发的地形和气候条件。(8分)  二、考点分析  在特定地理区域条件下,以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地理要素综合思维方式,从区域地理
【摘要】习总书记说过,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爱学生,学生才会爱教师。也只有爱学生的教师才可以担负起教育学生的重担。所以说优秀的老师都应当是仁师。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位具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呢?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来陈述:理想信念、教育艺术和技巧、责任心、博爱之心。  【关键词】仁师;理想信念;教育艺术;责任心;博爱  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师
【摘要】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德育是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初中学校里,共青团组织是开展德育的中坚力量,由共青团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有效形式,因此初中学校在开展共青团工作的同时也要渗透德育,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共青团组织;德育;实效性  初中时期是学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有效地开展德育,能够更加清晰、明确地培养学生的方向,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