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未来的自己,感谢今天努力的我

来源 :作文通讯·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dhdhfdhsd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式比赛的那一天,是一个明媚透亮的清晨,泰安一中的紫藤萝开得正盛,远远望去,在阳光下倾泻出一串串浅浅的紫。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今天这一刻的抵达,这里,既是终点,也是起点。
  从培训到比赛,不过短短十几天,八个人与四位指导老师在会议室剖析辩题的时光,如今也变成了最珍贵的回忆。比赛前,每个人几乎都准备了一大摞相关材料,只要跟辩题沾边,不管有的没的,先记下来再说。正反方的一辩陈词也是改了又改,平均每天要改两三次,甚至在比赛前十分钟还在改,好像根本停不下来一样。
  但当我们作为参赛队员正式踏入泰安一中时,我明白,我们所有的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我们无须让别人知道自己在背后付出了多少,只需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辩论赛带给了我以前从未有过的体会与收获,辩手所必备的反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默契的团队合作能力,在这里都得到了锻炼。在辩论场上,我们彼此依靠,攻守相兼,尽己所能给予同伴无形的支持。空气中仿佛有一股暖流在涌动,将我们的心连在一起。正如康老师所说:we are theteam!
  说实话,刚开始比赛时,我的心里是有些紧张的,生怕一些意外情况会搅扰心绪。但随着比赛深入,我完全融入了这场辩论之中。而且,不光是我,团队的每个人都在享受着这场比赛,为自己、为队友、为了那十几天的辛苦而努力着。
  比赛结束后,感觉天空就像洗过一样,晶莹而明亮。阳光也从清晨的细致轻柔转为热烈磅礴,热情地包围着我。校园中的鸢尾花,像一只翩翩欲飞的蝴蝶,面朝阳光恣意舒展自己的身姿。一切都很美好,不是吗?
  感谢曾经努力的我,让我经历了一场短暂的旅行,也许沿途没有很美的风景,但在这个精诚合作、众志成城的团队里,我找到了最强烈的归属感,我看到了外面世界的一隅。愿未来的我,能感谢今天努力的自己,因为旅途仍在继续,这是终点,也是起点。
其他文献
一  清晨伸出两手,迅速拉开了蓝色的天幕。  苍白的月亮已退到了西边的天际,东方红光满天的曙色不经意间照到被夜来的露水润湿的红土地上,原野仿佛醒了过来。  一牛,一犁,一人,在浸了油似的田畴间,耕着,犁着,走着。  泥土被犁头一浪一浪地翻开,跳跃着贼亮贼亮的光泽;紫褐色的犁沟中,三五只喜鹊跳跃着抢啄被犁开的蚯蚓、土蚕……  牛,是弓着背的;犁,是弓着背的;父亲也是弓着背的。淡淡的清清的雾气,伴着润
一场在海外社交媒体发生的“表情包大战”,让人感叹表情包的作用,已经强大到可以用来“骂人”了。“骂人”其实是“表情包”的基本功能之一,这次“表情包大战”的看点在于,它升华了表情包,让其成为不同观点、不同思想的承载工具。照此趋势发展下去,大胆想象一下,未来人类真有可能实现返祖,弃用文字而改用图像来交流。  喜欢在文字中插入一两个表情符号,会被认为是具有亲和力、擅长释放友好信息的人,但表情符号只是网络社
女子感受到了男子的吸引力,是因为他的声音?还是因为他是男性?也许都有。  在最先的因事电话联系中,也许是男子的声音、腔调、乡音,女子就想见见此人。第一次见面,女子见到男子的本人有点儿失落,办完事情的第一个步骤走了。不久,男子打来电话,约定办事情第二个步骤的时间。这时,女子想以美好的形象迎接下次见面。临第二次见面前,女子梳整头发、穿戴整齐。见面时,女子精神焕发、显出自己的韵味和风采。临第三次见面时,
接到易拉的电话时,李牧正在踩着积雪过马路。他要去对面那个看起来像一架钢琴一样的白色大楼里参加一个会议。雪是夜里下的。这个冬天,雪总是在夜里悄悄下,无声无息,像个阴谋,早上一睁开眼睛,整个世界都是白色的,让人在那个瞬间感觉一切很不真实,有些错愕——明明你是睡在自己的床上,却仿佛醒在别人的世界里。  快走到路对面时,李牧听到易拉说想跟他见一面。他问什么时候,她说就现在。李牧抬头看了看近在咫尺的那架巨大
“衣锦还乡”是一句成语,《旧唐书·姜暮传》有一句:“衣锦还乡,古人所尚。”也就是说,自古人们就崇尚衣锦还乡。  最出名的,莫过于《史记》中项羽与刘邦的记载。当了官或者富贵了,不回故乡就像是穿新衣走夜路,没人看得见。当年,项羽消灭了秦帝国,占领了咸阳,却不以关中为基业,建立霸权,只想着东归回故乡,《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是这样说的:“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富贵回故乡,是让人看的,明
一  到了村口,小妹下车去买纸钱,我在车上陪爹。爹躺在后座上。由于身长座短,他的脚弯着,侧身向外,一只手臂压在腰下,另一只横在腰上,两个手板分别从身上和身下伸出来,悬在座位外。爹双目闭合,脸色如常,似在熟睡。已经是下午五点,从爹在医院独自坐着离开人世,到现在躺着回老家,时间过去了五小时。这期间,忙着送爹进急救室抢救,徒劳一场后,又忙着将他送回家,焚香烧纸,仓促的祭奠之后,又忙着送他回老家,始终没跟
“人间有味是清欢”。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一句颇富人生哲理的诗句,原本是对远离喧嚣和争斗,忘却名利,走进山林,安然享受农家粗茶淡饭的一种心迹的诗意表达,后来则被诠释为对平静的素淡的简朴的生活之安与之爱的神往心驰,对各种境遇的直面、接纳、改造和顺应,演绎为一种时时处处的心理调适、畅通与知足,表现一种朴实无华里的惬意,展现一种清旷闲雅的审美趣味,体现一种至清至高的精神境界,彰顯生命里一种别样的人生体味。它
“安静得如同陵墓”,这是一个名作家的一部小说里的一句话。我对这部小说的记忆并不深刻,但对陵墓里的那种安静感,却较有体会。当然,这体会来自我时常去父母的墓地。  对活人来说,除了约定俗成的节日,一般情况下没有谁会喜欢往墓地里跑。活人有许多的事要做,每个人都忙得焦头烂额,何况墓地是死人的所在,即使有我们的亲人在,也不必要老往那里跑。  相比他们——那些忙碌的人们,我则很有时间,很闲适。我的时间除了读书
首先,我祝贺基石《柳青,一座不朽的精神灯塔》这篇文章获得 2019年度中国散文年会“精锐奖”!文章中涉及到的王维玲先生,是我熟悉的老朋友,他刚去世,马未都怀念王维玲的文章,四五天前我还转给了蒋建伟同志,因为他是《创业史》的责编。我的《文艺报》同事阎纲,是最早写《创业史》评论的。我到《文艺报》的时候,是 1978年 8月份,那时候,柳青先生已经于 6月 13日去世了。中国青年出版社看家的四部书,叫“
它发生在你的世界——素材A北京志愿者地铁里征集“绿色”  签名,呼吁绿色出行  2016年1月16日,北京地铁10号线纪家庙站的站台一角,一条写着“我承诺,爱北京,绿色出行”的横幅摆放在桌子上,二三十位年轻志愿者在上面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呼吁更多人绿色出行,支持北京冬奥会。按计划,他们希望征集到1万名市民的签名,并在今年7月31日,将其送给冬奥会组委会。据悉,目前在北京这样的地铁志愿者已经有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