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要倒着玩滑梯

来源 :动漫界·幼教365(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zhi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在玩中,孩子喜欢破坏规则,甚至还会做出一些危险的举动。是“堵”还是“疏”? 唯“安全大旗”是瞻的教师常常为此伤透了脑筋。然而,无论如何考量,教师都应该正视这种“危险需求”的合理性,而不应刻意回避。
  又到了下午的游戏时间,孩子们开心地到户外自主选择运动器械进行游戏。他们有的选择了五颜六色的圈,进行“好玩的圈”游戏,有的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起了拍皮球的游戏,还有的小朋友来到了滑滑梯前面,一个接一个地进行滑梯游戏。这时,牛牛突然满头大汗地跑过来:“王老师,小博倒着玩滑滑梯,很危险的,你看!”我一看,果然发现小博到了滑梯的顶部,头朝下,正准备倒着滑下来。看到这样的情况,我立马过去制止道:“小博,赶快下来,如果你再这样倒着玩滑梯,那么只能取消你玩滑梯的资格了。”小博一下从刚才神采奕奕的样子变得愁眉不展,耷拉着小脑袋,重新调整了自己滑梯的姿势,开始正着身体滑下来。平稳落地后,小博小声地抱怨着:“真没劲,下次我让爷爷带我到游乐场,我自己一个人玩。”很快,滑滑梯的小插曲在孩子们的欢笑声中逐渐烟消云散,但小博那句“真没劲”却萦绕在我的心头,久久不能消散。
  聆听孩子的心声
  为什么孩子们喜欢变着花样玩滑梯呢?是不是孩子们已经厌倦了千篇一律的滑梯游戏呢?我回忆了一下近阶段的游戏场景,确实,随着游戏器械的增加,孩子们对滑梯的喜爱程度不如以前,而且,那些平时爱探索、活泼好动的孩子,如小博、牛牛等更愿意尝试一些新添置的游戏材料。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价值。要让幼儿通过亲身感知、实际操作来扩展知识和生活经验”。滑梯游戏在幼儿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但孩子的天性是好动的,如果教师仅仅为了安全,强制规定玩滑梯整齐划一的标准姿势,而不允许孩子自主探索,确实会让幼儿产生厌倦和不耐烦的情绪。通过观察,我发现班里不止小博一个小朋友有倒着玩滑梯的现象,也有一部分孩子会趁老师不注意时进行倒滑、侧滑或躺着滑。这个现象也引起了我的反思:为什么孩子们明明都知道要顺着滑梯的方向滑,但还是要违反规则呢?
  为了了解孩子们喜欢倒着滑的原因,我决定走进孩子内心,聆听他们的心声。一次晨间谈话中,我和孩子们一起就“倒着滑”的现象进行了讨论。我问道:“孩子们,你们喜欢玩滑梯吗?”很多孩子异口同声地说:“喜欢。”我又问道:“是真的喜欢吗?我听一个小朋友说他觉得没劲,你们觉得呢?”这时,孩子们开始窃窃私语了。柔柔说:“有的时候会觉得没劲,老是这样滑下去,而且有时还要排很长的队伍才能滑下来一次,没意思。”在和孩子们的对话中,我发现孩子们对于一直以来排好队按次序滑的行为开始产生了“审美疲劳”,开始厌倦了这样的游戏。那可不可以让孩子们尝试一下他们感兴趣的倒着滑呢?在安全与挑战之间,我该如何进行选择呢?不言而喻,倒着滑相比原先顺着滑,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更具挑战性,而且倒着滑对孩子们的动作技能要求更高,由此带给孩子们的挑战感也更为强烈。思前想后,我觉得与其让孩子们“钻空子”倒着滑,不如在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的前提下,光明正大地让孩子们体验一把倒着滑的乐趣。
  支持孩子的游戏
  于是,我决定顺应孩子们游戏的天性,开展一次“花样滑梯”游戏活动。游戏前,我和保育阿姨预先到游戏场地检查滑梯周围的环境。我们仔细检查了滑梯的每个角落,确保滑梯周围没有凸起的物体,并在滑梯落脚处铺设好软垫,保证幼儿从高处滑下时有个缓冲。当然,游戏的主角是孩子,在客观条件确保安全的同时,我决定把规则的制定权从老师转移给孩子,让孩子自身成为滑梯规则的制定者。
  活动开始时,我问道:“很多小朋友想尝试倒着玩滑梯,老师觉得很有意思,也想来试试看,可是如果倒着滑,怎样才能不发生危险呢?”问题一抛出,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讨论起来。柔柔说:“要排好队,一个接一个滑,因为倒着滑,眼睛看不到前面,所以后面的小朋友一定要等前面的小朋友滑下去以后再滑。”琪琪说:“滑的时候要专心,不能想其他的事情,手要扶好两旁的扶手。”牛牛说:“一定要穿运动鞋,皮鞋容易打滑。”……瞧,孩子们在你一言我一语中,很快总结出了玩滑梯的规则、要求和一些简单的动作要领。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的能力超乎我们的想象,我们大人总是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来对孩子的发展加以诸多限制。其实,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只要我们稍稍加以放手,孩子们往往会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精彩!
  体验别样的精彩
  孩子们制定好规则后,我们就开始了“花样滑梯”的游戏。由于规则是孩子们自己制定的,他们都乐于遵守,一个个都自主、有序地排队进行游戏。而且,孩子们还探索了很多不同的滑梯方法:小博不仅迫不及待地双手扶好扶手倒着滑,而且还把脸侧向一旁,体验了侧着滑的方法;柔柔在滑之前,神气地对后方的小朋友说:“现在我要潜入到灰太狼那里,你们不要发出声音哦!”后方的孩子互相用竖起的食指做出了“嘘”的动作,而柔柔则轻轻地“猫”着身子滑了下去;牛牛滑下后,还用两只手围成两个圆圈,变成了一个望远镜的形状,回应柔柔道:“柔柔,前方不远处就有灰太狼,我们要小心了……”
  看,没有了老师的干预,孩子们在自主的花样游戏中,得到了更多的大运动量的锻炼。在倒着滑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大肌肉,也让孩子的平衡能力得到了有效发展。而且,在游戏中,孩子们还大胆发挥想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给自己的滑梯游戏设置了“灰太狼”这样一个形象,小伙伴之间相互合作,在角色扮演中拓展了单一的滑梯游戏,丰富了游戏的情景性。当然,教师还是要时刻密切关注孩子,做好保育工作。当发现有孩子过于兴奋时,我会适时地和他谈一会儿话,问问他有了什么样的精彩探索,以让兴奋的孩子有个“缓冲”,因为孩子身体在疲惫状态下,动作灵敏性、协调性及反应速度都会大幅度降低。我还给他们分享的时间,以让他们在分享中适量休息。
  孩子的天性是好动的,相比于千篇一律的游戏,他们更愿意尝试、选择一些带有不确定性因素或冒险的游戏。游戏中的这些不确定性激发了幼儿进行探索、征服的欲望。教师仅仅因为安全考虑就限制孩子们的探索,反而体现出很大的局限性。教师应相信孩子、顺应孩子,创设支持孩子游戏的环境,满足孩子探索的欲望。其实有时候,“放手”也是一种很大的教学智慧!P
其他文献
大概是出于职业的原因,我特别喜欢孩子。不论在哪里,只要见到孩子,我就像是见到多日不见的老朋友似的,总是笑吟吟地蹲下身来,主动上前打招呼,与孩子说说话,聊聊天。  要是没有家长的参与(实际是“掺和”),小孩子跟我交谈会无拘无束,畅所欲言,一问一答,你来我往,没有年龄差异的障碍,谈得很好,很融洽,还经常开怀大笑,很有意思,其乐无穷。  若是有家长在身旁,情况可能就大不一样了:家长往往强行“插足”于我和
摘 要 如何提高本科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本文采用问题导向教学模式,将在线分析仪器的理论、方法和工程技术有机结合, 采用案例教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现场仿真实验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实践表明问题导向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问题导向 在线分析仪器 工程技术 教学模式 工程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
目的:探究在EB病毒检测中采用化学发光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的选取时间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共选取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
目的: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和控制策略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0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呼吸机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
齐齐跑到我面前,指着婷婷大声地喊道:“老师!她是小偷!”这时,其他的孩子也围了过来,争先恐后地向我“汇报”。“什么小偷?”我皱起眉头不解地问。“我看到石榴的手表在婷婷的书包里!婷婷是小偷!”齐齐飞快地讲着,好像发现了一个惊天大秘密似的。“哦……”我抬起头,看到婷婷不安地缩在墙角,两只手绞在一起,眼里满是惊慌。  原来,最近几天,班级里流行起了“啪啪表”,许多孩子都戴上了这种手表。可是昨天午睡起床时
目的:分析孕妇保健在孕期健康管理及妊娠期并发症预防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2月收治的70例妊娠期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离散分析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