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中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当前市政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工程施工技术及其防治的措施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并对提高市政工程的质量控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市政工程 质量 技术 控制
  1.市政工程的施工技术
  1.1路基工程
  我们在进行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时,要防止路基不均匀沉降,造成此类质量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有的在填土中夹杂块状物或杂草,树根等有机物,块状物会严重妨碍颗粒间相互挤紧,达不到整体密实的效果,一旦有机物腐烂,会造成土体内有空洞,影响路基密实度。有的施工单位不按设计要求的厚度来施工,没有分层压实,或回填土带水回填,使土的含水量呈饱和状态,造成路基下降。
  1.2路面层工程的施工
  路面平整度差,出现波浪形,有时路面产生沉降、疲劳性裂缝,路面衔接不平,松散,路面有轮迹,路面泛油,光面均会影响路面的摩擦力,降低抗滑能力,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1.3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
  水泥砼路面施工中伸缩缝做不好,养护不好,是早期破坏的祸根,水泥砼路面损坏所造成的坑洞、错台、会严重影响路面的平整,易引发交通事故,大大降低路面的使用年限。混凝土板层浅表面做得不好,会影响表层的耐磨性和抗磨性,板块的裂缝和断裂,破坏了板块的整体性。
  2. 防治措施
  2.1路基工程的防治措施
  (1)控制回填土的质量,填筑前要清除地面杂草、淤泥,过湿土及含有机质的土不准使用,及时取出夹杂在土中的大石块状物。
  (2)压实前应排除积水,对过湿土要进行技术处理,降低含水量,积水排除有困难时,也要将淤泥清理干净,分层回填并压实。
  (3)严格按施工规范要求来施工,水平分层进行回填并压实,振压时段落的端头每层倒退台阶长度不小于1米,每接填下一段时,端头要与上一段压过的端头重叠,对于检查井等周围压不到的边角部位应用人力夯实。施工时要注意边坡松软不稳定的状况,因为边坡过抖,易滑坡,土路床压实不到位,小于路面结构宽度,路面边坡就坐在软基上,路肩积水易造成冲刷,使路基变窄或路基受到浸泡,从而影响质量。
  2.2 路面层工程的施工防治措施:
  (1)要提高基层的平整度,面层的沥清混凝土应采用摊铺配合机械来施工,以保证路面的压实度和平整度。对于压实产生的横向微裂,可在终展前经过复展予以消除,也用热的沥青灌缝,对路面开裂,龟裂,可采取刷油发处理,防止渗水使裂缝变大。
  (2)可提高路面基层材料的均匀性和强度,加强对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检查,对路面下雨支管槽,可适当采用低标号混凝土处理,预防路面造成损坏,同时,纵横向部位两边的厚度应力求一致,对压实不到位的地方,应派人进行找平。
  (3)加强沥青混合物料的管理,杜绝不合格材料使用,沥青混合料应使用软化点不低于45C的石油沥青,如果是基层原因引起的,应先处理基层再做面层,如是面层原因引起的,在高温下加热烘烤发软后铲除,然后找补平顺,如是基层强度不足或稳定性差,应挖除并作补强后,再修补面层。
  3. 市政工程的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
  3.1 精选队伍,任人唯贤,为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打下基础
  (1) 把好进场关。
  市政工程通过公开招投标,详细考察了施工企业的资质以及企业配备人员的资格,了解了企业能投入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特殊工种工人以及完成此项工程的企业实力,调查了施工企业业绩和诚信度。
  (2) 把好进场考核关。
  施工企业进场后,严格对其进行核查。a. 施工企业合同承诺兑现情况,包括进场人员是否与合同承诺一致;机械设备是否进场及时,能否满足施工现场的需要;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健全;后勤保障是否及时到位等。b. 现场考察施工企业的施工组织能力,特殊工种工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施工企业的后勤保障能力。经过一周的现场核查,结果发现,河南某建筑公司项目经理频繁换人,指挥无力;管理人员不配套;机械设备不能及时进场等,未能兑现合同承诺被清退出场。
  3.2 合理的施工组织是质量管理的保证
  市政工程的组织机构可以说是一个范例。对上有建管中心及各专业科室,下有业主代表、监理共同组成的驻地,与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组成了一个质量控制网。
  (1) 熟悉图纸、学习规范。施工伊始,所有管理人员首先是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熟记各项数据,以便指导施工。邀请监督站领导讲解新的市政施工规范以及太原市有关標准、规定,使每位管理人员明白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
  (2) 把质量控制体系的管理环节细化,明确质量管理的要点、顺序、标准和责任人,做到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职责及工作内容、权利范围、工作标准的具体明晰。
  (3) 业主代表、监理24h跟班作业,对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起到了一定作用。合理的施工组织为桃园路改造工程奠定了基础,无论是施工进度还是施工质量都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广大市民的认可。
  3.3 把好材料进场关,为一流质量创造条件
  建筑材料、设备、构配件是组成整个工程的基础。对工程质量进行事前控制,把好材料进场关是质量控制的关键。材料、设备、构配件没有产品合格证,没有检测报告不得进场;进场没有复试或复试不合格不得投入工程使用,是市政工程的既定原则。
  (1)建筑材料的采购一般分为:主要建筑材料采取“甲供”或“甲控”,一般建筑材料由施工单位自采。既保证了建筑材料质量,又避免了建筑材料在采购过程中的漏洞。
  (2) 甲供材料厂家的选定。先是公开招投标,确定采购意向后,组织由业主、监理和施工单位参加的考察小组,对厂家的资质、设备、生产能力、质量保证措施以及供货服务等情况进行现场考察。根据考察结果共同决定使用与否,从根本上杜绝了“人情料”。
  (3)无论是甲供材料,还是施工单位自采建筑材料,一律在监理的见证下现场取样送权威实验室复试,合格后方能使用。
  3.4 市政工程中的质量通病与防治
  (1)观察南昌市市政道路,多数雨污水井口下陷,俗称“眼镜”。分析其形成原因,主要是井口周围回填不密实。由于井口的存在,碾压时得不到与道路结构同样的密实度造成井口下陷,给道路的观感和行车带来诸多不便。
  防治办法:从道路结构的底基层到下面层(底基层下面是混凝土盖板) ,施工中有四次长井口过程。每次路结构高于井口,压路机在井口正常碾压,使井口周围达到与道路结构同等的压实度。然后采用“反挖法”施工。即:井口周围反挖50cm宽,与结构层厚度同等深度,浇筑C20商品混凝土。我们认为,将3.5 MPa水泥稳定碎石换成C20混凝土,井口肯定不会下陷的,让历史考验吧。
  (2) 市政工程无论是既有道路还是施工过程中,极容易被车辆刮蹭倾斜。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路缘石后背灰施作不坚固,造成路缘石失稳。
  防治办法:路缘石后背灰设计给出的是矩形后背,经与设计及有关部门协商,争得同意。将矩形后背灰改为与设计同等体积的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对路缘石予以支撑,既保证了路缘石的稳定又节省了支模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向鹏宇. 市政工程的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 中华建设, 2008, (05) .
  [2] 陈朝晖,李涛. 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思考[J]. 科技信息, 2009, (25) .
其他文献
分析了建筑施工裂缝产生的原因,并从工程施工和设计两方面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对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根据远程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探索了在远程开放教育中实旌导师制的必要性。提出远程开放教育下的导师的主要工作是“导方向、导方法、导品德、导论文”。最后对实施导
本文以河南省鹿邑县潘庄村为例,探索转型时期的农村社区,教育资源如何通过民办教育的兴起重新整合并达到合理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并从社区历史文化、国家政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年代,各种技术也在飞速的进步,通信技术更是如此。通信技术早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主流和前卫。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科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变化和发展